分享

高考712分被人民大学录取,毕业后嫁到农村生6个孩子,靠低保生活

 疯癫史鉴 2022-08-25 发布于河北

1994年,伍继红参加高考,以712分的优秀成绩,被人民大学录取。入读人民大学后,伍继红当了班里的生活委员和学生干部,处理了很多工作。

大家都觉得,伍继红是个很有前途的人,结果毕业后嫁到农村,生了6个孩子,只能靠低保维持生活。她到底经历了什么?

创作不易,请您抬起幸运的手,点点大拇指,您的支持和鼓励,是我们持续创作的动力,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一、考入知名大学,家人为之自豪

伍继红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她的父亲,是个很开明的人。他知道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一直希望女儿能靠着学习获得优秀成绩,将来过上更好的生活。

因为父亲的谆谆教诲,聪明伶俐的伍继红,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学后,她的成绩一直都很好。

每次看到伍继红的成绩单,父亲的脸上都会不自觉地挂满笑容。为避免耽误孩子的学习,父亲经常对伍继红说,你安心学习就行,家里的事情,你不用操心。

伍继红知道父亲的心意,她不愿意辜负这份期待,努力地读书,认真学习每个科目,用优秀的成绩,回报了父亲的慈爱。

1994年,伍继红肩负着家人的期待,去了广东省和平县参加高考,因为发挥比较好,考出了712分的优秀成绩,得到了人民大学的录取。家人得知后都很高兴,觉得这是个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大好事。

伍继红上大学时,读的是档案学,这个专业相对冷门,但是大家并不担心工作的事情。

因为国家当时还管分配,知名大学的毕业生,基本上都能靠着优秀的学历,获得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

话虽如此,伍继红并没有懈怠,成为学生干部后,一直尽心尽力地为班里的同学解决问题。因为表现比较优秀,伍继红还得到了丰厚的奖学金。

当时,伍继红班里只有2个人获得这么多奖学金。由此不难看出,那时候的伍继红,应该是个很优秀的人。可是残酷的命运,却给她开了一个相对恶劣的玩笑。

二、应聘工作,频繁受挫

1996年,有关部门突然颁布了一个重要通知,这份通知改变了无数大学生的命运。

从这一年开始,分配工作彻底成了过去式,不管什么大学毕业的高材生,都得靠自己的本事去人才市场上应聘。能不能找到好工作,全靠自己打拼。

1998年,伍继红顺利毕业,跟着其他同学一样,辗转来到人才市场应聘。

也就是这一年,伍继红的家庭,出现了重大变故。她的爸爸,因为肝病没了。

伍继红的姐姐后来回忆说,伍继红得知噩耗时没有哭,一点眼泪都没有流,她不是无情,而是悲伤到了连眼泪都无法流出的地步。

姐姐还说,如果当时伍继红能够哭出来,反而是一件好事,她把所有的情绪,都埋在了心里,越堵越难受。

去人才市场应聘后,有着名牌大学毕业证的伍继红,本可以找份不错的工作,结果因为专业比较冷门,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

她经常是笔试优秀,到面试的时候被人淘汰。大家都说,伍继红被淘汰,可能是因为精神状态太糟糕了,根本没有办法把自己优秀的一面表现出来。

后来,北京海淀地区有个档案管理部门,因为看中伍继红的学历和能力,打电话通知她去面试,结果伍继红还没来得及过去,就有人打电话通知她,不用来了,之前的岗位有人了。

伍继红很想知道,为什么这个单位明明打电话让自己去面试,结果出尔反尔,让别人直接入职,还取消了自己的面试资格。既然如此,之前为啥要打电话给自己,给了希望,又狠狠撕碎,这不是欺负人吗?

伍继红想不明白,但是她没有继续纠缠。之前的频繁碰壁,已经让她彻底明白,步入社会工作和在校园里学习,完全是两码事。就算是有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也改变不了求职者的弱势地位。

为了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伍继红辗转去了北京、广东、天津等地,可是她的情况,依旧没有太大的改变,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碰壁。

在求职的过程中,伍继红不是没有遇到过工作机会,她曾在广东的一家公司,负责过档案管理和信息录入,月工资大概是3000元。以90年代的经济水平,这份薪资算是相当丰厚了。

可惜,伍继红没有坚持下来,入职没多久,她就因为无法处理公司的人际关系,被迫放弃了这份工作。

出现这种结果,一方面是因为,社会环境和大学环境迥然不同,伍继红还没有完全适应。另一方面是因为她的内心,实在是太悲伤了,父亲的仓促离去和之前的接连碰壁,对她的身心都是一种伤害。

可是别人不会关心伍继红的内心世界,大家只是觉得她很怪,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

三、组建家庭,惨遭抛弃

失去工作后,伍继红颠沛流离,四处寻找就业的机会,她去过教育机构,也做过项目工程,最惨的时候,甚至去过服装厂打零工。

厂里的人,知道伍继红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后,都觉得不可思议,甚至有人议论说,伍继红是个有问题的人。

这些人的背后议论,又给伍继红造成了伤害,干了一段时间,她就离开了服装厂。

2000年,伍继红在广东顺德地区谋生时,偶然间遇到了自己的初中同学,两人也算是老熟人,见面之后都觉得对方很亲切。

很快,两人就确定了恋爱关系,结婚之后生育了一个女儿。从这时候开始,伍继红基本放弃了找工作的打算,一直在家照顾年幼的孩子。

传统观念认为,男主外女主内,伍继红履行自己的责任,在家里整日操劳,为丈夫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可是丈夫却变心了。

两人的婚姻,仅仅持续了5年,丈夫就在外面找了别的女人,还把伍继红的女儿也带走了。

丈夫的狠心离去,对伍继红来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绝望之余,伍继红狼狈地逃回了赣州娘家。

街坊邻居听说伍继红的事情后又开始嚼舌根,所以她只在老家待了几天,就回到了丈夫家。

也就是这个时候,伍继红惊恐地发现,自己居然又有了身孕,她不忍心让孩子受苦,哀求丈夫回来,结果遭到了无情的拒绝。

那个狠心的男人,明知道伍继红的肚子里,有他的亲生骨肉,结果他一分钱都不愿意拿出来。

这时候,伍继红已经很久没有工作了,就算是想去应聘,也会因为肚子里有孩子,遇到种种问题。伍继红不知道该怎么办,又没有脸面再回娘家,她的人生再次陷入了绝望。

四、改嫁之后,生活依旧困窘

后来,有些好心人因为实在不忍心看伍继红如此艰难,给她介绍了邻镇的邓家。伍继红没有抗拒,挺着大肚子,改嫁到了邓某家里。

改嫁后,伍继红又陆续生育了5个孩子,一家人的开支,全靠邓某打工维持。邓某踏实肯干,可是他挣来的钱,却总是入不敷出。没办法,他们家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

有人曾问邓家人,既然生活都这么难了,为啥不做手术,避免生育那么多孩子。邓家人给的理由是,伍继红的身体实在是太差了,不适合做手术。

因为家里比较困难,伍继红生育前3个孩子时,没有去医院接受治疗,只是就近请了个业余的产婆。

生第4个孩子时,伍继红的身体,已经到了非常糟糕的程度,产婆害怕出人命,没敢答应接生的事情。万幸的是,伍继红没有因此丧命,咬牙把孩子生了下来。

因为家里实在太过困难,伍继红和丈夫申请了村里的低保。有一次,扶贫干部来伍继红家探望时,意外得知伍继红居然是人民大学的毕业生。

在扶贫干部的印象中,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一般都是很有本事的人,生活水平要比普通人高不少。结果到了伍继红非但没有体面的工作,反而沦落成了只能依靠低保维持生活的困难户。

这个巨大的落差,给扶贫干部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冲击。后来,扶贫干部通过媒体,把伍继红的事情传了出去。

很快,伍继红的事情,就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很多人民大学的毕业生,看到伍继红的现状后,都觉得不可思议。

大家实在没有想到,当年那个优秀的伍继红,居然变成了这样,如果不是她的样貌跟过去还有些相似,大家根本不敢认。

五、接受采访,伍继红再次扬帆起航

为进一步了解伍继红的真实情况,有记者来到了她家进行采访。伍继红的家,是土坯材质的危房,给人的感觉非常危险,仿佛随时都有可能塌掉一样。

伍继红的精神状态也不是很好,大家怕伍继红精神有问题,带着她去了医院做检查。医生判断说,伍继红没啥精神疾病,她只是因为长期跟社会脱节,出现了一些交流障碍,只要耐心开导,应该能恢复过来。

校友们都对伍继红的遭遇非常同情,帮她翻修了危房,还给她送了一些课本资料,积极帮她缓解心理压力,希望她能重拾信心,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记者对伍继红采访时,她似乎不愿意提起过去的事情,但是她对当年的高考分数和大学生活,记得特别清楚。

记者问她,高考金榜题名,进入人民大学读书,是不是她一生最辉煌,最幸福的时刻?

伍继红摇头说,在她的印象中,父亲陪在身边的时刻,才是最幸福的。如今,父亲已经去世了很多年,对现在的她来说,能跟孩子们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

伍继红很清楚,自己的生活状态很糟糕,给不了孩子们太多的帮助。之前,她也想过走出农村,去外面打拼,可是最后都放弃了。

原因很现实,第一,她的孩子太多,也太小了,都需要照顾,她根本脱不开身。第二,她已经在农村待了十几年,跟社会严重脱节,她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

因为这些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伍继红始终没能走出农村,校友们的支持和鼓励,给了她久违的温暖,也给了她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伍继红的前半生是不幸的,她在时代的浪潮下,苦苦挣扎了许久,也没有战胜客观的困难和内心的悲痛,只能躲在偏远的小山村,蜗居在家里,过一天算一天,荒废了十几年。

伍继红的后半生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但是至少,她有了重新来过的机会。

伍继红毕竟是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她当年能考出700多分的成绩,靠得绝不是侥幸,她有这个能力,也有较为丰富的知识。

人们常说,女本柔弱,为母则刚。伍继红哪怕是不考虑自己,也要为孩子的未来做打散。但愿她能真正摆脱过去的阴影,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