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鲜战争中,唯一获得一等功的女兵解秀梅,回国以后过得怎样

 疯癫史鉴 2022-08-25 发布于河北

在惨烈的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女兵解秀梅,只开了一枪,击毙了一个敌人,却是那场战争中唯一获得一等功的女兵。

那么,她的一等功荣誉是从何而来的?辗转回国以后,解秀梅的后续生活,又过得怎样?

解秀梅出生于1932年,老家在河北省高阳县。战争时期,解秀梅一家因为战火的摧残,受尽了地主恶霸的欺辱。万幸的是,解秀梅一家坚持了下来,还迎来了解放。

1950年,解秀梅怀着报效祖国的信念加入部队,参军没多久便跟着大家去了朝鲜。

当时,解秀梅很柔弱,只有18岁,很多人以为她不能吃苦,结果她奔赴朝鲜时,硬是咬牙忍住了所有痛苦,背着跟男同志一样重的行李,连续行军18天,始终没有掉队。

期间,她看一个战友比较虚弱,主动帮对方分担了一些行李。一路上,解秀梅不停地为大家鼓劲,让大家的斗志又高了几分,她也因此评上了行军模范。

刚抵达朝鲜时,解秀梅只是个文艺兵,主要负责慰问工作和护理伤员,后来因为战况紧急,成了专职的医护人员。

她知道战士们在前线打仗很不容易,认真对待每一个伤员,尽可能帮他们恢复。朝鲜的冬天很冷,很多伤员被送去的时候,身体都是冰凉的,有些人的双脚,甚至会被冻得失去知觉。

解秀梅每次碰到这样的伤员,都会急忙脱下对方的鞋子和袜子,用还有些热度的双手,紧紧地捂着伤员的脚,碰到情况严重的伤员,她甚至会把伤员的脚,放到袖筒或怀里,为他们取暖。

有一个伤员被送来时,因为解秀梅的及时救治,勉强保住了双脚。恢复意识后,伤员哭着对她说,谢谢你救了我,等我伤好了,立刻去前线。

11月30日,敌机突然出现,对志愿军后方阵地狂轰滥炸。其他伤员因为领导的指挥,有条不紊地撤离到了安全的地方。

605团的排长李永华,因为伤势过重,没有及时离开,留在了熊熊燃烧的房子里。解秀梅为了救他,冒着随时丧命的危险,冲进大火里,把他救了出来。

刚离开房间,四散的火星,就点燃了他们的衣服。解秀梅不顾自己的安危,抢先扑灭李永华身上的火焰,才开始自救。

期间,敌人的炮弹,像大雨一样不断倾泻。李永华不想连累她,不停地催她尽快离开。解秀梅却不肯独自离开,执意背着他转移。

不久之后,一颗罪恶的炮弹,狠狠地砸下,落到了两人身边。在这个万分危急的特殊时刻,解秀梅迅速放下李永华,冒死为他挡住了爆炸的冲击。

事后,李永华的伤势没有恶化,解秀梅却因为用身体遮挡冲击,被碎片被炸得满身是伤。

就算是这样,解秀梅还是没有放弃,咬牙忍着身体的剧痛,拖着虚弱的身体,把李永华送到了安全的地方。

解秀梅冒死救下重伤战友的事情,感动了很多人,还因此获得了一等功。回国之后,解秀梅响应国家号召,去了印刷厂工作。

解秀梅晚年身患重病,因为药费太过昂贵,花光所有积蓄,被医院下达了停药通知。

子女不忍心看解秀梅受苦,向组织求助,领导知道她的功臣身份后,亲自前来慰问,给她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条件。

可惜,解秀梅最后还是因为病情太过严重,不幸去世了,享年64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