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轿夫正在求饶!警惕,有人正在千方百计毁掉你的工作。

 云说职场 2022-08-25 发布于陕西

文丨小云    来源丨云说职场

你好,我是小云。

重庆的轿夫正在求饶,原因竟然是一波热搜。

1即将失去收入的轿夫们

最近有网红在重庆武隆坐轿夫的轿子,并拍了自己坐轿子的视频,发布在了网上。

然后被骂上了热搜。

“抬轿子的大叔好可怜,你怎么还好意思坐啊?”

“实在太残忍了,怎么忍心让那么大年纪的轿夫来抬?”

“生而为人,你凭什么花钱践踏别人的尊严?”

网友们倒是骂爽了,最惨的却是轿夫。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敢坐轿子,怕被骂。

轿夫们自然也就没有生意。

以前一个月下来还可以赚5000块钱左右。

现在别说赚钱养家了,就连这份工作也快要丢了。

网暴唯一的作用,就是帮助轿夫们吓走了客户。

人人平等没错,平等在人格上,每个人的生存技能却不尽相同。

这让我想起了武汉街头卖糖水的爷爷。

2糖水爷爷已经失去了工作

这位爷爷已经在街头卖了十七年糖水了。

十七年里,几乎没怎么涨过价。

唯一一次涨价,是三年前,糖水从一杯一元涨到了两元。

而且可以无限续杯,老人和小孩还可以免费。

这位老人的心思很简单,找点事情做。

30多年前,他从河南老家来到武汉打拼,卖过菜,摆过摊,最后选择卖饮品。

看到能为大家做点事情,自己也很开心。

但是他也被送上了热搜。

原因很简单,有人认为,糖水爷爷这么大年纪了,还在街头卖糖水,他的儿女一定十分不孝顺,才让老人走上街头,在高温天气里,还在拉着小推车,一杯一杯的卖糖水。

老人无奈,不想让儿女背上这样的骂名,就收了十多年的摊子,回老家了。

武汉的街头,再也看不到这位糖水爷爷了。

这两件事情,让我很感慨。

人们正在被普世价值观绑架,被普世价值体系绑架,最后都活成了信息茧房。

3我也曾深陷茧房里

我的父亲,现在已经六十多岁了,还干着一份清洁工的工作。

我们曾多次劝说父亲,不要干这份工作了。

第一次,是因为他在单位,总是被安排夜班。

清洁工,也是分白班和夜班的,夜班是到晚上十一点下班。

我们觉得夜班太辛苦了,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就劝说父亲,辞掉工作不干了。

父亲摆了摆手。

第二次,是因为西安疫情严重了,觉得他总是在外面不太安全。

在路上,地铁上,总是会接触到很多人,总是担心他感染。

可他说,自己会做好防护。

第三次,今年夏天特别热,怕他在外面容易中暑。

看了50多岁的大厂洗碗工和建筑工地农民工因为夏天太热,得了热射病,不治而亡的新闻后,也开始为父亲担心,毕竟今年夏天是60年以来,最热的夏天,热到四川一个电力大省都要断电和限电。

而且他今年的工作任务做了调整,需要每天开着清洁车。

开车的话就更不自由了,每天都要开着车在路上转悠,这样就不能够在天气非常热的时候,找树荫乘凉,总是担心他会中暑。

我们都说,每个月给父亲生活费,让他不要打工了。

但是他还是不听。

他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他或许也觉得这份工作是自己能为家里所做的贡献。

让他无所事事,他反而难受。

想明白了,就干脆提醒他做好防护,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多喝水,感觉太热就找个地方歇一歇。

现在大家为什么越来越卷?

就是因为在存量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每个人都应该去找自己的增量,从明白这三句话开始。

4第一句话人和人是平等但职业没有贵贱之分

人和人之间的职业,到底有没有高低贵贱?

那些网暴坐轿的人,从本质上来讲,是对职业的歧视。

他们觉得轿夫这个工作,跟所谓的网红,存在一个极大的落差。

所以,当网红坐上轿子,弱势一方就被放大,网红就被骂成了筛子。

在我们的价值体系里,有一个关于工作优越性的排序,把工作分成了三六九等。

建国初时,人们出门不敢坐黄包车,认为这是资产阶级拉车人的剥削。

现在,人们不敢坐轿子,认为这是对抬轿人的不尊重。

在这种价值体系里,眼睛总是向上看的。

有一次,看一部电影时,我感到非常受鼓舞。

舞会上来了一对新婚夫妻,女性是大学教授,男性是水管维修工。

这位少妇,在介绍自己的新婚老公时,显得一脸得意,她依偎在丈夫的怀里,脸上溢出的幸福,嘴角上扬的愉悦,眼睛看向丈夫开心,都是溢于言表的。

我们总说人人平等,但人和人真的平等吗?

有的人天生就是富二代,有人天生就是庄家户。

这能一样吗?

他们的家境、眼界、能力、资源,天然不同,一出生就站在了不同的起跑线。

所谓平等,更多的是人格上的平等。

你看向我时的目光,如同我看向你时的一样。

每个人天生占有的生产资料和资产力不同,他们的生存技能自然不同。

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发现自己擅长做的事情,用自己的技能,去社会上交换等价物。

或许,抬轿子已经是轿夫们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工作了。

每个人都有能力边界,也不是每个人都生在罗马。

如果你真的尊重轿夫,甚至心疼他们,可以在坐轿子的时候,跟他们平等对话,不要高人一等。甚至,可以在高温天气,小雨天气,给他们一些小费,聊表谢意。

他们会因此感激你。

但廉价的同情,善意的发声,无知的网暴,只能让他们的生活陷入更大、更深、更密的网。

5第二句话生活是找幸福的不是找成功的

前段时间,一位985毕业的上财硕士,选择裸辞了年薪20万的写字楼工作,去当外卖员了。

很多人说,读了985硕士,跑去当外卖员,脑子进水了。

我们觉得写字楼里的工作,比外卖员的工作体面,但是他不这么认为。

他为什么辞掉年薪20万的工作?

原因是这份工作太累了。

身体累。每天加班加点,身体每天被掏空的感觉。

心里累。公司人员流动量太大,每天在人际关系上耗费太多精力。

他觉得干外卖的工作,能够让自己感到开心。

工作了近十年,我也见过周围一些人,已经获得了年薪五六十万的工作,但还是感到不开心。

这两天活跃在荧幕上的张朝阳,说自己创业成功后,每天晚上都失眠睡不着觉。

俞敏洪说,如果可以自由选择,他最想做的事情是找一个乡村院落,每天看书和写字。

普世意义上的成功,并没有为那些成功人士带去深深的幸福感,反而更多的是焦虑,失眠和困顿。

所以,工作不是找体面的,而是找舒心的。

你擅长做什么,你喜欢做什么,你做什么别人能付钱给你,这才是最核心的。

对于那些轿夫来说,他们在家里务农,一年到头也赚不了多少钱,无法给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

他们甘愿做轿夫,一个月可以拿到五千块钱左右的工资,这是他们的价值,他们的意愿。

明星为什么会自杀?

企业家为何会抑郁?

其实,都是因为他们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

我很认同吴军老师的观点,生活的目标是找幸福,而不是找成功。

只有当你的目标设置妥当,你才能找他通往它路径。

否则,只会是南辕北辙。

6第三句话用自己的价值体系去衡量对方是对别人的藐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性。

我很清楚的记得,在鲁豫有约中,鲁豫在采访乡村孩子的时候,孩子说,每餐饭都没有肉。

结果鲁豫问孩子,是因为肉不好吃吗?

鲁豫不曾思考过,还在所生存的世界,生活资料有多么贫瘠。

那些将轿夫、糖水爷爷送上热搜的人,也是如此,他们根本就不愿意去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对方的生活,而是用自己所获得的一切,家境、收入、能力来衡量对方。

自己的父母已经在旅游,跳广场舞了,怎么糖水爷爷还在街头顶着一杯一杯卖着糖水。

而你不知道的是,他也许在家里闲不住,想要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他最后的这点自由和权利,也被剥夺了。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向下兼容,另外一种是向上兼容。

向上兼容,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为人们总是很难去理解超越自己认知的事情,所以才有那么多人说,你只能赚到你认知范围以内的钱。

但是向下兼容,每个人都是可以做到的。

而能不能做到兼容,就要看一个人愿不愿意去思考对方的世界,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其实是一种共情能力。

只有当你真正与这个世界共情了,才能理解这个世界的悲苦与喜乐。

只有真正看到过这个世界的悲惨一面,才能深切感受那些还挣扎着的苦乐。

如何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呢?

董宇辉的做法是,看文学作品。

当然,看书,聊天,历事,都是途径。

7不要用感性思维尽可能用市场思维

对于工作中的人来说,他提供产品和服务,你给予他报酬,这就是最基本的尊重。

如果在过程中,能够对他的工作,表示尊重,不歧视,不轻贱,不恶语相向,就是最好的尊重了。

真正对别人的好,是以别人认为好的方式。

我喜欢吃葡萄,你非要给我橙子,还问我为什么不开心。

对不起,那是为你好。

就像在《士兵许三多》中,成才在老A选拔赛中,扔掉了被摔断了腿的队友伍六一,一个人冲向了终点。事后,他很难过、羞愧、不安,就掏光了身上所有的钱,给伍六一买了各种补品。

他是为了伍六一吗?

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为了自己,为了能让自己安心。

黄晓明说过一句话,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市场里的事情,市场说了算。

别人的事情,别人说了算。

不要用你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去随便评价对方的选择,以及工作和生活。

你不是他,你不知道他的世界。

在《贫穷的本质》里,有这么一个小故事。

有一个富翁,觉得那些底层的人,真是太笨了。

世界上,有太多种赚钱的方法,他们怎么就看不到,每天还那么辛苦的工作,最后得到的东西却很少。

他说,如果让自己去底层体验生活,他一定很快就能够过上自己现在的生活。

结果他真的去体验了。

去了底层,他每天搬砖,累的要死,每天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吃饭和睡觉。

两年过去了,他依然是那个在底层搬砖的人。

正像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每当你想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不是所有人都拥有你所拥有的家境,资源,人脉,资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

8写在最后

人和人虽然都是平等的,但是每个人的生存技能是不同的。

生活是找幸福的,不是找成功的。

用自己的价值体系,去衡量评价别人的生活,是对别人的藐视。

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

必要时,请向下兼容,请你努力理解那些服务人员、保洁人员、保安人员,努力理解那些老弱病残人群。

未知别人经历,不轻易站在道德制高点审判别人,这也是向下兼容的豁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