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阳询这件险绝神作

 johnhake 2022-08-25 发布于山东

近些年不少人跟在“二田”背后亦步亦趋,恨不得拿上尺子一板一眼量着写字。殊不知这样千篇一律的写法无论如何也写不出真正的书法作品。

但是不论“田楷”如何名声大噪,他们都没有否认一个事实:祖师爷其实是欧阳询。

“田楷”之所以不被中书协承认,之所以饱受争议,之所以赶不上欧阳询,最大的原因就是它并没有变化。没有变化,千篇一律,便失去了书法的灵魂,只能被叫作写字。

欧阳询对于书法的贡献,除了留存下来的真迹,还有就是那些珍贵的理论遗产,比如楷书“欧阳询八诀”。

“点如高峰坠石,横如千里之阵云,竖如万岁之枯藤,撇如利剑断犀象之角牙,捺一波常三过笔,竖弯钩如长空之新月,斜钩如劲松倒折落挂石崖,横折钩如万钧之弩发。”

这“欧阳询八诀”要求每一笔都笔墨犀利,极具艺术张力。既要兼顾楷书的平正,又要写出变化和险绝之势,是极其难的。于平正中见险绝,也是欧阳询楷书最大的特点。

在欧阳询留下的众多墨迹当中,论险峭第一,当属他的楷书《皇甫君碑》。

《皇甫君碑》原名《随柱国左光禄大夫宏义明公皇甫府君之碑》,虽是欧阳询早年所作,但其结体与用笔已经完全成熟,神采盎然。

欧阳询的书法最初是学王羲之,可以说他书法中的变化最开始便是受王羲之启蒙,只不过后来自成一格,形成以险劲为主导的艺术风格。

《皇甫君碑》可以说是碑刻书体由隶入楷的重要里程碑,其结体匀称严谨,一丝不苟,这是属于楷书的平正。《皇甫君碑》已经是唐楷的成熟代表作。

在用笔上,《皇甫君碑》偏于内敛,笔势刚健且迅疾。迅疾却一点不见慌乱,每一处点画都恰到好处。

其中“高峰坠石”,“千里阵云”的各种险绝之势也主要是通过笔画的劲健来展现的。

清代文艺理论家杨宾在《大瓢偶笔》当中说:“信本碑版,方严莫过于《邕禅师》,秀劲莫过于《醴泉铭》;险峭莫过于《皇甫诞碑》,而险绝尤为难,此《皇甫诞碑》所以贵也”。

众所周知,唐代是楷书发展的成熟期,也是楷书发展的巅峰。人们学习书法取法乎上,以魏晋书法为师,但是唐楷的巅峰地位是无可置疑的。

欧阳询作为“唐楷五家”之一,集魏晋南北朝楷法于一体;而《皇甫君碑》又是欧阳询险绝神作。

只有求变,才能算是在练字,千篇一律只能叫写字。而求变之中,最难的就是险绝,论险峻,古今无人能出欧阳询之右。

可惜欧阳询的另一部代表作《九成宫醴泉铭》有相当程度的残损,论险绝还是《皇甫君碑》第一,这部作品堪称是我们走向唐楷的必经之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