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四十章 欲灭
2022-08-25 | 阅:  转:  |  分享 
  
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第四十章欲灭红林悟道《韩非子-解老》上一章韩非子为我们讲述了世人为什么那么容易弃道理而妄举动,只因不知道祸福转化的
深奥道理。深奥之处在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身在祝福转化的规律之中,而认识规律的唯一办法就是以身试法,而人生苦短
,能有多少时间去“试”,又有多少人能承受得了扛得住“试”的结果与代价。规律依附在时间上起作用,规律通过事物的变化体现其存在与作用,
时间承载着事物,而时间却以光速在前进,我们无法超越光速,站在事物之外看事物,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看到规律及其起作用的过程。但,人类有积
累认知的智慧,能将无数次的教训与痛苦总结为思想,凝结为文化,传受给后世。可问题是,就个体而言,他们没有经历过祸福转化的痛苦与无奈,
对于先贤的劝导置若罔闻。这就是世间痛苦的根源,不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怎么知道真经的价值,其实经过了磨难之后,懂得了祸福,懂得了珍惜,
也就得到了真经,经书只不过是这种经历的表述。中国先贤看到了这种弃道理妄举动会导致世间痛苦不断,才有了教育。教育的价值就在于将前人的
思想与智慧传受给后人,减少其以身试法的痛苦。孔子不单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还是思想家、教育家。也许,正是有了圣贤的存在,人类才会走今
天,整体来看文明大于野蛮,进步大于退步。愿望是美好的,但生活是残酷的。韩非子该如何看待世人的痛苦呢?痛苦,是因为想要的没有得到,韩
非子也认为“人莫不欲富贵全寿,而未有能免于贫贱死夭之祸也。”意思是人们没有不想富贵全寿的,但没有谁能免于贫贱早死的灾祸。绝大数人都
想富贵全寿,而绝大数人都因贫贱早死,这里的早死是相对于尽享天年而论,科学研究认为人的寿命应该在120岁左右,种种缘故导致绝大多数活
不到这个岁数。贫贱相对富贵,贫贱的原因是人们弃道理妄举动而导致的,这是天数。韩非子也承认这种愿望与现实的差距,其实人们的愿望往往是
“缘道理”的结果,但世人只知道作梦,却不知道实现梦想的道理。韩非子认为“心欲富贵全寿,而今贫贱死夭,是不能至于其所欲至也。”意思是
心里想富贵全寿,而现在却贫贱早死,这是没能达到他想达到的目的。一个是天堂的美梦,一个地狱的痛苦,这种差距没有几个人能承受得了。也许
理想就是黑夜里茫茫大海中的灯塔,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前不前进、怎么前进就看个人了。现实是绝大多数人走偏了。【人莫不欲富贵全寿,而未有
能免于贫贱死夭之祸也。心欲富贵全寿,而今贫贱死夭,是不能至于其所欲至也。】有多少人实现了曾经的理想或是梦想?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就像祸福转化一样深奥难以理解,也许有很多原因告诉我们为什么梦想实现不了?可哪一个原因不是自己的原因。理想的殁灭,总归是“执迷不悟”。20190305
献花(0)
+1
(本文系红林主人A原创)
类似文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