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文学·布托尔

 置身于宁静 2022-08-25 发布于浙江
                        法国小说家、批评家、诗人和剧作家,1926年9月14日生于里尔。他在巴黎长大、受教育,有很高的哲学、文学修养,并先后在埃及、英国、瑞士、美国及法国的尼斯等大学任教。他50年代后期方与“新小说”派作家一起著称于文坛。像同派其他作家一样,他拒绝遵循传统的情节及人物概念,开始了他系统的探索: 描绘组成我们对世界的感知的关系网。他在结构和写法上大胆创新,反对流派的概念。他作为小说家、诗人、批评家等的因素在其作品中是相互渗透的,因而这种分法对他的创作发展不太合适,有人把他称之为“我们的浮士德”,因为浮士德是宇宙的探索者和著名教师,他的作品也带有教诲色彩,读者要认真体会才能抓住作者从对世界和日常生活的研究中获得的东西。布托尔第一部小说 《米兰巷》(1954)是抱着把哲学和诗歌结合起来的愿望写成的,他在作品中对构成社会要素的历史、时间及永久变化作了形式化的描述。在第二部小说 《日程表》(1956)中作者把时间分割成许多片断,又巧妙地把它们交错在一起,仿佛时间自身就构成了小说主人公的生活。主人公意识到他必须明了自己的过去和他周围环境的历史以求生存。《变》(1957) 是作者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作者对“新小说”派所作的重要贡献。在以下三部同时出版的作品中,作者继续试图评价人们对世界的感受: 《度》(Degres,1960)、《地方特色》(1960) 和 《文集》 ( Ⅰ)(1960)。在小说 《度》中他用带说教的生硬的方式把小说的结构割裂成数不清的组件,把它们拼起来以表现人类命运的全貌。此作把 《地方特色》 (关于城市的文章) 与《文集》(Ⅰ) (文艺评论集)结合起来,作者的写作技巧也开始变化,过于追求细致的描绘。过时的作品有 《运动体》 (1962)、《航空网》(1962)、《圣马可的描写》(1963)、《作为小猴子的艺术家的肖像》 (1967) 等,还有《每秒钟六十八万一千公升水》(1966)。60年代后他几乎放弃了小说创作,从事诗歌、评论、散文等的写作。1962年他与别人合写了歌剧 《您的浮士德》,同时他还写了一系列文艺批评随笔,收入 《文集》 Ⅰ、Ⅱ(1964)、(Ⅲ) (1968)、(Ⅳ)(1974)、(Ⅴ) (1982)。作者还对一些文化史迹进行了研究,出版了 《地方特色》丛书 (60-70年代),致力于告诉读者如何把周围世界组织起来以明了人类的伟大创造。70年代中期他又开始创造心理学的研究,并出版了一系列著作,以 《梦的内容》(Matiere de reves) 为总题:《梦的内容 (Ⅰ)》 (1975)、《地下第二层: 梦的内容 (Ⅱ)》(1976)、《地下第三层: 梦的内容 (Ⅲ)》(1977)、《第四层底层: 梦的内容 (Ⅳ)》 (1980)。他深受乔伊斯、卡夫卡、普鲁斯特及抽象画派的影响,努力获取“小说的诗情”,作品表露出对抒情诗意及古典主义的怀恋。他的视野之广是分类所无法概括的。萨特1960年曾说布托尔是唯一有能力阐述全部问题的当代作家,这是非常确切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