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障税收利益的同时,提高征税效率,降低征税成本

 渐渐见见 2022-08-25 发布于四川

前言

实质课税原则赋予税务机关判断是否具备合理商业目的重新认定交易行为的权力,针对实质课税方面的争议,税务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较大,不再受到税收法定原则的刻板制约在反避税领域,我国是行政主导型模式,税务机关兼任裁判员运动员两种角色税务机关作为国家税收征收管理的职能部门,面对琐碎的征税工作,需要在保障国家税收利益的同时,提高征税效率,降低征税成本在此背景下,自由裁量权过大,极易侵犯纳税人权利

适用实质课税原则的困境

(一)实质课税原则个别条款缺失

明确实质课税的内涵和外延是税法界追求的目标,伴随着我国立法工作的不断完善,内涵和外延均较抽象的实质课税原则逐渐具体化然而针对实践中各式各样的避税行为,类型化的实质课税并不能满足现实需要因此,公告有效规制了避税行为,为纳税人缴纳税款和商业决策提供了指引实质课税的一些条款本质上是法律实质主义的体现,并没有突破税收法定原则,是符合我国税收实务,抑制税务机关自由裁量权的工具制定税收政策要坚持税收法定原则,在上位法的框架下,考察税收实务中的一般性和特殊性问题,进一步扩充实质课税的条款,使税法规范明确具体,为纳税人和税务机关提供法律支持

(二)实质课税原则效力层级低

法律位阶关系到法律条款的适用广度和权威,税收法律规则位阶越高,越有利于保障纳税人的权益当前,我国不同位阶的法律规范都涉及实质课税综合来看,主要包含核定税收和纳税调整两方面,反避税规则又分为特别反避税规则和一般反避税规则,前者是类型化实质课税的体现,后者适用于一般避税行为,类似于兜底条款我国税法规范中有涉及实质课税的内容,然而以实质重于形式等概念清晰认定实质课税的,只在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规章与部分文件中存在没有实质重于形式的反避税概念,税务机关在税收实务中,主要根据税收规范性文件开展税收活动,制约了税法的权威和可预见性

(三)外部监督缺乏独立性和有效性

关于税收征管的内部监督问题,明确规定了复议前置,但是内部监督的局限性较大,纳税人通常在承担复议成本后,复议机关大概率维持原有决定,因此外部监督格外重要司法是维护税收公平正义的重要外部手段,法院有与生俱来的中立性,有利于制止税收征管中的违法行为涉及行政违法时,法官必须做到中立,在当事人和行政机关之间作出公正裁判实质课税原则通常适用于错综复杂的避税行为,相较于审查普通涉税争议而言,司法机关要更加细致谨慎,作出中立权威的裁判但是我国并没有开设专门的税务法庭,司法审查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因此在税务裁判中,司法机关片面认可税务机关的决定,涉嫌违背中立性原则如此一来,既无法保障纳税人的权益,也损害了司法机关的权威性

税收征管中实质课税原则的完善

(一)实质课税原则载入税收征收管理法

狭义的税收法定是指税收征管税种税率由法律确定由于实质课税原则事关纳税人权利,因此法律应当明确规定目前我国仍未颁布税收基本法,税收征管主要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然而它并未涉及实质课税原则在税收实务中,税务机关多次适用关系实质课税的法规政策批复等税务机关自由裁量权较大,征税效率明显提高,有效打击了避税行为但这些法规政策批复的位阶较低,在实践中的权威性不高考察国外其他国家的相关规定,德国税收通则》、奥地利联邦税收通则》、法国税收程序法等都明确规定了实质课税原则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也应借鉴他国经验,完善相关法条税收征收管理法中明确实质课税原则,规范各种避税行为,可以考虑将纳税人义务举证义务等反避税规则纳入配套措施中实现适用实质课税原则有法可依,有效约束与规制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缓和税收法定和实质课税之间的矛盾

(二)以类型化方式完善实质课税原则

税务机关首先应当根据税收实务总结实践经验,立法者再根据现实情况制定针对性较强的特殊反避税规则,实现实质课税原则的具体化和类型化关于适用顺序,相比于抽象概括的一般性规定,应当优先考虑上述具体化和类型化的个别规则纳税人可以根据一般性和特殊性规定,规划交易活动,避免违反上述规定当纳税人和税务机关意见相左时,确定性的特别反避税规则也能为双方提供指引,有效规制避税行为与此同时,还应兼顾反避税规则的广度和深度,如果避税行为性质相同,则适用相同的反避税规则通过进一步细化适用方法标准程序等具体规定,参考其他国家的实践经验,促进量能课税和税收公平

(三)税务机关应保持谦抑态度

第一,执法机关需要确定适用实质课税原则的条件,如纳税人开展避税活动纳税人获取非法利益国家税收利益遭受损失等第二,执法机关应当将实质课税原则作为例外情况适用,只有在特殊情形下才考虑适用实质课税原则对于交易实质和法律形式相符合的纳税行为,税务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明文规定征收税款,纳税人按时缴纳税款只有在特殊情形下,即交易实质和法律形式不符时,执法机关才需要考虑适用实质课税原则,依据交易实质认定是否符合课税要件第三,税务机关应当优先适用法律实质主义,在税法已经对实质课税做出特殊规定时,优先运用该规定规制避税行为,避免概括化的经济实质主义赋予执法机关过多的自由裁量权,最终服务于征纳双方

(四)加强司法机关的外部监督适用实质课税原则

要求司法机关保持中立,司法救济能够有效保障纳税人利益税务机关对于纳税人而言,具有绝对的强势地位,其是否准确平等地适用法律,是否尊重纳税人意见,是否保障纳税人利益等均需要经过司法机关审查司法监督有利于营造公开透明的纳税环境,征税方和纳税方的主张都能在法庭上展示事实上,通过司法监督这一手段,能让纳税人体会到透明公开的权利救济途径司法机关为税收征纳双方创造了中立客观的环境,双方的主张和证据都可以在法庭上得到检验

结语

纳税义务人是否存在避税行为是否逃避纳税义务由法官裁决,但纳税义务人也可以对税务机关的决定进行质证和辩论所以,司法机关应当重视税收案件,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对税务机关的决定进行中立分析,不能一味认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