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语“一家不容三姓人,一屋不住三辈人”咋理解?今天还有道理吗

 三农小毛 2022-08-25 发布于北京

导读:俗语“一家不容三姓人,一屋不住三辈人”咋理解?今天还有道理吗

在农村里,有很多的老话、俗语,它们都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当然了,也有一些是带有迷信色彩的,到了今天也就不值得一提了。

但还是有不少是非常有道理的,它们往往几个字却涵盖了大道理。而且由于这些俗语都是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它们多数都是口口相传,是在课文上学不到的,所以现在知道这些俗语的也就越来越少了,好多的即便是听说了也未必知道其意思和道理。

那大家可有听说过“一家不容三姓人,一屋不住三辈人”这句老俗语呢?在今天还有道理吗?我们就一起来简单了解一下吧!

一家不容三姓人,啥是“三姓人”?

所谓“三姓人”,指的是在三种姓氏的人。而“一家不容三姓人”的意思就是说,在一个家庭的成员中最好不要有三种姓氏的人,不然不利于家庭的和睦和团结。

那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其实出现“三姓人”主要有两种情况,一般的家庭就是两种姓氏,子女和父亲是一个姓氏,当然了也有些子女是和母亲一个姓氏,在近些年这种情况有所增多,而母亲的姓氏就往往和家里人不同。

但是当儿子长大了以后,如果结婚成家了以后,娶进来的儿媳妇就往往和家里的成员姓氏不同了,这样也就出现了一家有“三姓人”了。

如果儿子成家了以后,自己独自在外面建房子,或者是买房子他们一家人居住在一起,这样一家人依然还是两种姓氏。但如果儿子成家了,依然还是和父母一起居住,自然就是三姓人了,这样的话儿媳妇和婆婆就容易发生一些矛盾。

自古以来婆媳矛盾就是无数家庭都无法避免的,有些婆媳矛盾搞得严重,甚至家里都是鸡犬不宁的。

所以这句俗语背后的深意是在告诉我们,一旦子女成家了以后,儿子就要懂得独立了,要学会自己当家做主了,不能再和父母住在一起。

而对于父母来说,也要懂得给儿子一家有独立的空间,不要和儿子一家住在一起。其实在古代,一般儿子成家了,就会及时分家产,然后让儿子陆续搬出去住,这样也是有道理的。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人在成婚了以后,如果嫁娶的是二婚的,并且还带有孩子的话,那么家里面也有三种姓氏。

比如男的结婚娶的是一个离婚的还有孩子的女人,这样以后男人和这个女人生孩子以后,他是和父亲一个姓氏,而所娶的女人是一个姓氏,女人带来的孩子又是一个姓氏。

至于后面的情况,不用笔者介绍估计大家也很清楚了。那就是后妈是很难当的,并且有些后妈还很偏心的。这样时间长了,就会因为在对待各自孩子的事情上容易发生纠纷,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因为矛盾多了而分手。

因此这种情况的话,它是在提醒我们要珍惜感情,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就不要轻易地说分手,这样不仅对大人不好,特别是对于孩子身心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一屋不住三辈人

在我的老家这边就有这种说法,它的意思是说一栋房屋,不能连着住几辈人。也就是如果房子是祖辈建的,父辈可以在里面住,但是孙辈就不能再继续住了。不然的话,在村里是容易被人说闲话的。

其实吧,这样说也是有道理的,因为在农村里对房屋看得很重的,基本上每个人一辈子都在为房屋奋斗。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也是无数人终身奋斗的目标。因为一套房子,不仅会让家里人住得舒服,而且还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一屋不住三辈人”,说的是祖辈建的房子,传给儿子住住没什么,因为祖辈传给下一代天经地义。但如果孙辈还住在里面,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后代没什么能耐,连一套自己的房子也没有,还是住在祖辈的房子里。

换言之,这一家人就很穷,并且越往后就越落魄了,用现在的话来说,他们就是啃老,让人瞧不起。

记得在几十年前,农村里相亲了,也会先去男方家里看看,就是为了看看有没有住的房子。因为房子是基本的保障,有了房子以后,哪怕穷一点也无所谓,只要以后两个人努力生活、辛苦劳作日子就会越来越好。但如果连住的房子都没有,就说明太穷了,生活毫无保障。

其实还有另外一种解释,那就是以前的房屋都不是太结实,多数都是木结构,或者是土砖结构的,尤其是普通老百姓的房子,多数都不会太舍得花钱,因此住上二三十年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如果住上两三代人,那就不好了,因为房屋的结构已经不稳定了,存在安全隐患,这也是不住三代人的原因。

另外还有些人解释说是因为一栋房子,如果里面住着三代人,那样不仅不利于家庭和睦,容易发生纠纷。而且这样的房屋结构不稳固了,万一发生了倒塌,一家人祖孙三代都在里面就很危险。这个也就是和民间常说的“父子不同车,夫妻不同船”是一样的意思,也就是一个概率事件。

因此,对于古人所说的一些俗语,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就有不同的含义。笔者认为这句俗语即便是到了今天依然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他是在提醒我们要学会独立,成家以后更加要发愤图强,让家里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同时在对待感情方面,要懂得包容和理解,不能太过于儿戏,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更好好好珍惜对方,不然以后苦了自己,更苦了孩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