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遇明师,幸事也——读《从师记》有感

 皮皮创意写作坊 2022-08-25 发布于江苏

遇明师,幸事也

——读《从师记》有感

文/望之

“一个学者在成长过程中,能遇到好老师,往往会影响到他的一生。”这是刘跃进所著《从师记》的引言中的第一句话。其实,不仅是学者,对于每个人来说,遇到好老师都是一件幸事。
什么才是好老师?各人有各人的评判,我认为好老师应该是一位“明师”。能做到关注孩子的自身,了解孩子的需求,明白孩子的处境,懂得孩子的心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做出符合孩子当时的教育行为来,这样的老师可以算明师
名师易求,明师难得。很多人误以为名师就是明师,却不知名师是可以打造出来的,而明师却需要沉入生活,融入学生,走进孩子的世界,关切孩子的内心,不断地反思、辨析,针对不同的孩子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名师谈的是理念,明师谈的是生活。教学是生活,教育学生也是生活。名师谈理念,不谈生活;明师谈生活,不谈理念。不要被“名师”的光环所蒙蔽了,有些名师仅仅是名师而已,人的一生中若是一直遇到“明师”,那是何等地幸事啊。
《从师记》的作者刘跃进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哲学部副主任、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这是书上的名头,从这名头,就可看出他的文字定和学术研究有关。全书共分部分,分上编和下编。上编以作者个人经历为线索,写到了知青生活、求学经历、清华生活、文学研究所的工作,下编是对九位前辈学者的追忆和纪念,分别为俞平伯、王蔚林、魏隐儒、王继权、傅璇琮、王伯祥、吴世昌、吴晓玲和裴斐九位先生。
我不是学者,自毕业后便很少读文史哲的学术类文章,对学者的圈子并不太了解,对刘跃进也不了解,只是在“布衣书局”看到这本书的名字《从师记》,觉得内容似乎于我有用,便买了刘跃进的签名本。读完此书,我的感觉首先是对于刘跃进的文字,一种学者所用的语言,扎实平实,抒情较少,这点以前在读文史类杂志或文章时深有感受,区别于情感浓烈的散文书写。其次便是这部书的内容编排,以时间为辅线,以走上学术道路进行学术研究为主线,写了作者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明师”,诸多“明师”都不是他的真正的教学老师,而是在他的学术生涯中提携过他、帮助过他、指点过他的前辈学者,虽不是师徒关系,却有学术上的师承关系。这些前辈都深刻影响着刘跃进的人生,有时是人生态度,有时是论文方向,有时是做事风格。
读完此书,刘跃进的学术人生很让人艳羡。他在走上学术道路的各个阶段若都能遇到明师,不得不让人感受到他的幸运。但这幸运应该不仅是运气而已,背后还有他自身的努力和付出,这点他没有非常明显地写出来,但我知道,得明师者,必先自强。
刘跃进在写前辈王继权一文中写道:“他希望把自己的所知所得,毫无保留地告诉后学,让他茁壮成长。如今,我也是一名老师,也像王老师那样,努力工作,培养学生,多出成果,这也许是对王老师的最好回报。”这便是师道传承。
刘跃进笔下的师生情让我想起我的求学生涯,哎,一言难尽,不说也罢。我只能说,羡慕刘跃进笔下的师生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