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学中医,宝宝少生病

 幽默的数据线 2022-08-25 发布于甘肃

孩子夏天不吃饭

坐标:广州

主人公:小赵

年龄:29

职业:全职宝妈

南方盛夏,梅雨将至,

“蒸笼”天气来袭,

忙碌一天的小赵,浑身黏腻,

需要及时冲澡,但此刻的她却还顾不上这些……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孩子这几天食欲不佳,开始“不吃饭了”,

这可急坏了一家人,

孩子的姥姥买来山楂煮水给孩子喝,

效果似乎不是很好。

这时,小赵想起前段时间收听的:

《妈妈学中医,宝宝少生病》课程,

里面李杭洲老师提供了一个经验方

专治小儿暑夏湿热没胃口

按图索骥,立马去药房抓方

炒枳实15g,土炒白术30g

木香5g,砂仁5g

混合打粉,荷叶煮水给孩子送服。

药很快就买回来了,但是孩子喝不下去

思来想去小赵将白糖与药粉掺杂,

用荷叶煮水,少量送服,才勉强喂了一些,

等着药效的发挥……

等待是漫长的,

好在结果令人欣喜,

孩子终于开口吃饭了,

而且食欲大增,

小赵向我们反馈了情况,表示了感谢。

小赵的孩子所患的是中医讲的“痊夏”之疾。梅雨季节,暑湿增多,孩子脾胃娇嫩被湿邪所困,分消降浊功能的不足,所以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本质在于脾虚。

图片

做宝宝健康的“守护神”

小赵的情况并非个例,经常有朋友在评论区留言:初为人母、初为人父,面对人生角色的突然转变,难免会有些手忙脚乱……新生命虽具有无限的活力,但也常常因为过于娇嫩的体质而容易受到伤害,尤其是一些健康问题,出现之后经常会让许多“新晋”的父母不知所措。

其实,古代的医生们也知晓儿科诊断的不易,所以常说“宁治十妇人,莫治一小儿”把“儿科”叫做“哑科”。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弊也是利,正是由于许多小儿生活简单,心思单纯,不善表达,所以他们的一些日常表现、临床特征才更具有客观性。

这里为大家讲个小故事:

宋神宗时期,嘉王赵颢的儿子七太尉生病了,于是邀请儿科大家钱乙进行诊治。

钱乙到达王府,判断七太尉并无大碍,过不了多久就会康复,反而是旁边活蹦乱跳的另一个儿子八太尉,近两天午时一定要注意预防出现急性惊风抽搐。

嘉王赵颢一听钱乙这话就有点来气。我请你来治七太尉,明明病殃殃的,你说孩子没事,不给开药。另一个儿子八太尉身体向来康健,精力十足,你却说马上就要有急病。庸医,乌鸦嘴,纯粹是在咒我儿子啊。

于是钱乙被不太友好的“请”出了王府,当然他本人面对赵颢这种家长也是很郁闷的。

时间来到了第二天中午,八太尉突发抽搐,不能停止,这下王府可乱了章法,赵颢赶紧再次邀请钱乙治疗,钱乙自然也不负重托,治好了八太尉。

经此一事,赵颢开始认真请教钱乙前面的“预言”依据,钱乙回答道:“八太尉脸上腮部红得厉害、目光微微发直、喜欢坐在冰凉的石头凳子上,我分析他肝经受邪,体内有热。另外他的身体肥胖,脉象急促,所以我推断近期会出现抽搐。”钱乙说完王府众人皆道佩服。

这是一个记录在《小儿药证直诀》的真实医案,当然和大家讲这个故事不是要求各位达到钱乙那么高的水平,而是说小儿“腮部发红、眼睛发直、喜欢坐在凉的地方”等等表现,很有可能就是身体出现的“预警”,而这些情况作为父母,我们更需要多加留意。

古人还说到小儿“脏气清灵,随拨随应”,患病后易趋康复,所以我们如果能发现常见病在生活中的表现,稍微加以调拨治疗,就能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防患于未然。

图片

 

父母的“零基础”育儿经

上文“小赵家的孩子在梅雨季出现食欲不佳”的情况,其实古人很早就有了论述,民谚也:“立夏胸挂蛋,小儿不痊夏”的说法。倘若能提前了解,那么在孩子出现相关情况的时候,作为父母就能沉着应对,还孩子以健康。

所以,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新晋”父母,掌握一些儿童常见病的表现与预防调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向大家推荐李杭洲老师的《妈妈学中医,宝宝少生病》系列课程。

妈妈学中医,宝宝少生病》系列课程,从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小儿自身的生理特点,为朋友们直观讲述如何通过舌苔、指纹、大便、肤色、言语……判断小儿的健康状况;同时筛选感冒、咳嗽、发烧、积食、腹泻、便秘、食欲不佳、夜啼,等小儿常见病,为大家提供精准预防,合理调护的科学建议与操作方法。

授课讲师与课程简介

图片

李杭洲博士

北大中医学社特约讲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

10多年儿科经验

北京中医药大学仲景中医药协会发起人之一,并曾任该协会第一任负责人。

善于针药并用治疗各科疑难病证,对小儿感冒、发烧、咳嗽以及脾胃病的治疗与调理,有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详情目录

1.爸妈必知:处理小儿发烧常见的几个误区

2.小儿的生理特点及发病规律

3小儿用药的原则及常识

4.中医治病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5.怎么看舌苔,辨别小儿疾病

6.怎么看指纹,辨别孩子疾病

7怎么通过大小便掌握孩子身体健康状况

8.认识小儿感冒有哪些类型

9小儿感冒家庭处理方法

10小儿发烧的常见类型及认识误区

11.小儿发烧的常用处理办法

……

36.孩子不同年龄阶段该如何用盐

父母是孩子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希望各位能够通过老师通俗易懂的讲述,

掌握一些宝宝常见病的防治,

做好孩子健康的“守护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