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行!我来!我上!”普陀这群“后备军”好燃!

 阿福根 2022-08-26 发布于上海

“第二梯队”,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期,成了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广大党员、群众纷纷参与,为战“疫”作出了了不起的贡献;在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阶段后,他们凝聚力依旧强劲、向心力持续升温,主动投身持久战,化身“常备军”,为“社区治理、同心抗疫”赋能出力。

不断加固社区疫情防线

长寿路街道知音苑居民区是一个大型居民区,下辖5个小区——知音苑、水岸茗苑、阳光新苑、蔚兰水岸、万航渡后路老式小区。今春新冠疫情暴发后,知音苑居民区多次接到封闭管理通知,居委工作人员们克服连续作战的疲劳,奔赴在社区防疫的转运、保供、消杀的各条防线中。

为充实社区防疫力量,加固社区疫情防线,知音苑居民区发出号召广大在职党员到居民区报到参与疫情防控的动员令。不到一周时间,广大在职党员纷纷行动,真正把“进社区、亮身份、践承诺、作表率”落到实处,用实际行动筑牢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让党徽在社区发光。

至此,以临时党支部为核心,一支“第二梯队”在大家的努力下逐渐清晰起来,楼组长有了年轻的“秘书”,志愿者队伍有了专业的力量,当居民在群里的呼唤开始有了回音,那些不满与抱怨就得到了缓解。

遇到困难一起干一起扛

知音苑小区有近3000位居民,其中老年居民占比四成,封控期间的就医、配药问题涉及面广、要求细致、任务艰巨,成为重要且突出的一大民生难题。

针对这一情况,知音苑居民区不断完善社区配药接待及现场配药的工作提速机制,设计了一套就医配药工作流程,一个由居委工作人员翟升钧牵头负责、“第二梯队”成员分工配合的配药小组也应运而生。从居民需求排摸到配药登记,再到医保卡的收集和赴医院配药,最后药品分发和费用结算,每个环节都离不开配药小组的辛勤付出。

特别是赴医院配药环节,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还要见缝插针迅速核对整理并分装好每张医保卡及对应的药方,等到药房叫号大批量取药的时候,则需要思想高度集中,耳听八方、眼快手疾,保证所有药品“对号入座”。药品返回社区后,需要马上组织协调分发配送,力争做到药品配送日清日结。

除了配药,知音苑小区还曾遇到一次非常棘手的紧急情况。一位独居老人是一位血透病人,原先会定期前往医院血透,然而医院因疫情暂停开放,无法继续血透,急需协调至其他医院。此时,“第二梯队”成员中的姜贤祝、蔡砚苨、胡海军、张宝春等党员主动请缨,从中协调并多次奔波往返接送居民前往医院血透。这位老人的情况同时也一直牵动着同楼组居民们的心,后来老人住院后,居民们自发排班为老人准备饭菜,再交由“第二梯队”成员送往医院,一股邻里间守望相助的暖流不断涌动。

图片

配送的药物

人人参与成为生活日常

如今,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核酸检测采样工作还在持续进行,在点位采样人员紧缺的情况出现后,几位“第二梯队”成员又自发前去核酸采样培训,经过前期严格的岗前培训和实操练习考取采样资格证书,他们承包了小区核酸检测现场的叫号、扫码、登记等工作。

“成为采样人员后常常被居民误以为是医生,居民们看到我就会大声喊'医生来了,快来排队做核酸’,忽然感觉到了期待和被需要,我会为大家好好服务的。”“第二梯队”队长刘晓峰说道。

“第二梯队”的这份责任感让知音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蒋群赞赏有加,她告诉记者,在封控期间,和居委会、下沉干部并肩作战的“第二梯队”成员们成为后疫情时代社区治理的“新鲜血液”。“我们居民区的5个小区以前交流很少,现在他们常常会互相讨论社区治理痛点、难点,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共下一盘棋。”蒋群说:“知音苑居民区正在朝着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共享的社区治理新局面不断发力,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建设美好家园的愿景一定能实现。”

图片

知音苑居民区第二梯队成员

记者:曹瀚文

编辑:尉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