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林根 | 亭旁暴动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2-08-26 发布于浙江




亭旁暴动




文/孔林根

1928年5月26日,宁海亭旁暴动。亭旁暴动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影响下,中共浙江省委、宁海县委为了贯彻党的“八七”会议确定的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而领导发动的一次名闻全国的农民武装起义。

亭旁地处宁海县南乡,西枕天台山,东临三门湾,境内山岭起伏,林茂谷深,道路崎岖,居临海、天台、宁海三县之间,离县城较远,国民政府鞭长莫及,视同“化外”。亭旁民生强悍,不畏强暴,素为各种势力所倚重,豪绅官僚不敢轻惹。

1927年,中共党员包定受宁海县委指派,以亭山、桂林小学为据点,以小学教师职业为掩护,回亭旁区开展革命活动。包定召集了包昭光、邵茂潘、包昭华、邵宜民等秘密组织“穷人会”、“壁虎社”,开办干部训练班,培养干部,建立中共亭旁支部,成立农民协会,组织平民夜校,利用多种形式对群众进行革命宣传和鼓动,使亭旁的革命力量得到迅速发展。1928年3月,中共浙江省委扩大会议决定“以武装暴动推翻国民党建立苏维埃政权为工作总目标”。会后,省委派王瘦竹到宁海传达党中央“局部暴动,循环游击,扩大影响,争取群众,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行武装革命”的方针,确定在宁海亭旁农民经济斗争的基础上,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武装暴动。5月23日,在包定、叶信庄、梅其彬、任畴、包昭光等的具体领导下,联络临海、天台两县农民武装,举行暴动,并正式成立亭旁区革命委员会和红军指挥部,包定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兼红军总指挥。26日,暴动队伍占领亭旁,召开群众大会,庄严宣告建立苏维埃政权——亭旁革命委员会,这是当时浙江省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由于遭到国民党绝对优势兵力的疯狂围攻,起义最终失败。党中央于6月作出了《关于亭旁游击战争的指示》,高度肯定了这次暴动。

 
亭旁暴动爆发在革命低潮时期,是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建立红军和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的一次伟大实践,其规模和声势在浙江都是空前的。亭旁起义建立了浙江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并创建了红军,在短时期内组织发动了周围几县数千名农民武装,控制了几个区的局势,证明武装起来的农民群众是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一支主力军,它为我党积累了在农村开展武装斗争的经验。亭旁暴动标志着浙江的革命开始进入创建红军的新时期。

作者简介

孔林根

孔林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宁海县作家协会会员、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出版《宁波传统村落田野调查:清潭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