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俗话说:“日不晒根,口不吞阳”,它们是啥意思?有道理吗

 崆峒樵隐 2022-08-26 发布于河南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传承中,流传下来很多具有我国特色的专有领域,其中“风水学说”就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门。自从清王朝灭亡,封建社会告一段落后,本来相关的行业渐渐势微。但近些年,这种隶属玄学的行业,却再一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因为风水学说受到的关注,相关的方式方法,以及关于风水的俗语,也开始成为人们口中经常提起的话题。比如“不怕青龙高万丈,只怕白虎抬头望”,就是指在房屋修建的时候,最好不要建的西边比东边高。

这些俗语里面,很多都因为涉及到玄学或者迷信的内容,从而无法确定其真实性。但其中也有一些,是符合当时的环境的说法,比如“日不晒根,口不吞阳”,这句话里面就包含了,适合旧时建筑习惯的道理在其中。

01风水学说

风水又叫“堪舆”,最初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中。为了凸显祭祀对象的崇高和对于神明祖先的崇拜,通常在祭祀的时候,选择的时间和地点都需要遵循特别的规则。这种繁琐玄虚的规则经过长期发展,开始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约束。

而风水发展到成熟以后,逐渐成为了涉及建筑和殡葬方面的学问,也就是风水中重点提到的所谓“阴宅”和“阳宅”。换句话说,无论或者还是死去,都要遵循其中的规矩。

在风水学说中,普遍认为得水为上,藏风次之。特别是指代选定坟墓地点的位置,最好附近有活水存在,其次最好是气流不对流的位置。通常这样的位置,因为不通风而难免平静肃穆,这也暗含了逝者得到安宁的想法。

而在建造新居的时候,往往涉及到朝向,采光,空气流通,取暖,防御灾害等方面。所以需要在特定的位置建造,以达到使居住人家住的舒服的目的。虽然很多理论在现代,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但在当时的时代还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

这门复杂且神秘的玄学包含多个流派,但追溯到根源其实隶属于两种堪舆方法。即使用八卦勘定的“卦理派”,以及使用罗盘等辅助工具的“五行派”。风水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五花八门的流派,在以古籍为本的基础上,也和日常生活结合的更加紧密了。

我国有很多城市在修建的时候,就暗合风水理论。比如浙江温州,因为此地出过很多道家的著名风水师和相士,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也采用了很多风水理论。如群山环绕以避祸,引入活水以宜居等等。

02日不晒根

然而高深晦涩的风水理论,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讲,很难把它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所以,为了推广浅显的房屋建造规则,一些风水基础理论,被变成了朗朗上口的俗语,靠着口口相传流传在民间。

前半句的日不晒根中,里面的日指太阳,而根原指山脚,这里是墙角的意思。也就是说修建房屋的时候,窗子的高度十分重要,尽量不要修成能让太阳晒到墙根的高度。

这也就注定了古时的房屋,窗子的高度不能太低,否则就会出现阳光晒到墙角的情况。这一点与现代建筑的区别很大,因为落地窗的出现,会让整个房间更加明亮,也让在屋子里居住的人感觉到更加的温暖,减少室内的压抑感觉。

对于这个说法的固有解释,有迷信的成分存在,但其实仔细考量的话,和古人建筑的材料有很大关系。因为过去的房子在建筑中,使用砖结构的房屋不多,水泥更是还没有出现,大多数的墙壁都是用泥土筑成。

如果墙壁的底部经常被日光暴晒,那么会让土结构中的水分加速会发,干燥的墙壁难免产生皲裂。长此以往的话,整个房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就必然受到影响。

而墙角又通常是不容易注意的地方,这也就暗含的危险发生的可能性。除此之外,古人的室内相比现代,是更具隐私的存在。与现代不同,古人一天的生活大部分在室外,而房屋是难得的隐私之地,自然对于隐私性有更高的要求了。

03口不吞阳

这句俗语的后半句,同样出于隐私性的考量。其中的“口”,并不是嘴巴的意思,而是指门口,而“阳”则是太阳的意思,指阳光直射。也就是说门口不可正对太阳的方向,避免阳光直射。

除了隐私的需要以外,因为古时的家具布局,通常桌椅是正对门口的。如果阳光直射,会晃得人睁不开眼,这也就不符合宜居的标准了。而且在酷夏之中,阳光的直射还会显著升高屋内温度,让人心浮气躁。

阳光的暴晒除了会带给房屋主人不适以外,对于家具也是一种破坏。被阳光直射久了,家具的材质和外部漆层都会或多或少的变质和脱落。不但影响美观,而且会减少其使用寿命。

更不用说很多旧时家庭,习惯把祖先的牌位供奉在正对大门的位置了。如果每天被阳光长时间照射,既是对祖先的不敬,也是对于相关摆设,器皿的一种损坏。如果实在避不开太阳直射,古人也发明了很多其他方法挽救。比如使用房檐和影壁,这样既善用了光线,又减少了光照对房间内摆设的破坏。

尽管在现代,对于风水的重视程度已经大大减少了,很多现代人也对相关的说法嗤之以鼻。但如果考虑风水学说盛行的时代局限,那么它不再适合现代的生活习惯,也就可以理解了。

04结语

风水理论和其他流传下来的古代玄学一样,现如今已经慢慢发展成为一种消遣了。喜欢的人也只是出于个人爱好,如果这样看,似乎它是否符合大部分人的价值观,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