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贝肝功能异常 |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新用户8825scGG 2022-08-26 发布于北京

作者:山西省永济市肝胆胃病专科医院 肖玉珍 邵鸣 王琦 李腾

在我们的身边有一些特殊的群体,他们不被大家关注,有的甚至还受到歧视;这些特殊的群体,他们生活的怎么样?让我们跟随笔者,去看一下三个4岁孩子的真实世界。

1

1号宝贝航航(化名),男孩

4岁的孩子正是天真烂漫、活蹦乱跳的年龄,可是他却不愿意走路,总想让爷爷奶奶抱着,是他懒吗?还是另有什么原因呢?

原来1年前他入托时体检查出肝功能异常,近1年来肝功能多次异常,谷丙转氨酶:215~726U/L间波动,谷草转氨酶:143~437U/L间波动,步态不稳;他的发育、语言、智力均较同龄儿童落后;平时不喜欢多走路,多让家长抱着。爷爷奶奶带他多处就诊,病因不明。

第1次见到孩子时是这样的,他体型瘦小,身高98cm,体重15Kg,问之不语。住院后完善相关的检查项目,肝功能仍异常,排除病毒性肝炎、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其中肌酸激酶:6303U/L,肌酸激酶同工酶:507U/L;这两项数值为什么这样高呢?

为进一步明确病因行基因检测,在本例患儿的测序数据中,检测到DMD基因[MIM:310200]变异。最终确诊为: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什么是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

杜氏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MD)是最常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性肌肉变性疾病,在男性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3500。DMD是由于Xp21.2区的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MD)突变所致,主要为男性患病,女性携带者大多表型正常。

本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进行性、对称性肌无力该病的病史特点:3岁前主要表现为运动发育延迟,学龄前期主要表现为走路易摔跤,爬楼梯、跳跃等运动能力较同龄儿落后;学龄期出现上楼困难、下蹲后起立困难,并逐渐出现行走困难或不能;青少年期需借助轮椅;成年期将出现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由于呼吸肌和心肌受累,通常在30岁前死亡。通过基因检测,可以为93.1%的患者找到遗传学病因,为早期治疗和指导家庭成员的生育奠定基础,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预防这些家庭再次生育DMD患儿。

随访这位患者:现在上幼儿园,状况尚可。因父母亲在外地工作,由爷爷奶奶照顾,一些好心人给他买书包、营养品等,希望他的状况越来越好。

2

2号宝贝欢欢(化名),男孩

主因“肝脏肿大、肝功能异常1月”就诊。他的发育、语言、智力和同龄儿童一致。住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排除病毒性肝炎、肝豆状核变性、血色病。查体时肝脏在右肋缘下7cm处可触及质稍硬(如下图,黑线标记处为肝脏下缘)。

腹部彩超:1、肝体积增大,回声增强、增粗(肝损害结合临床);2、脾稍大;3、胆囊结石。住院期间曾有低血糖发作史。经肝穿刺活检及完善基因检测,确诊为:肝糖原累积症

什么是肝糖原累积症?

肝糖原累积症(GSD)为一组较少见的婴幼儿先天性隐性遗传性糖原代谢紊乱性疾病,同胞子女发生率明显增加。肝糖原累积症是糖原累积症较常见的类型,是因肝内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所致。多数由于糖原代谢酶的缺陷而导致糖原分解或合成障碍,从而产生不同组织器官中糖原或异型糖原的过多累积,主要受累的器官有肝、肾、肌肉、脑和小肠等。糖原累积症由于不同酶缺陷而分为12型,该患儿属于IXa1型。

随访这位患者:现在上一年级,学习成绩也优秀。现生玉米淀粉继续服用中,并配合正常人群的食物服用。复查腹部彩超结果肝脏肿大消失,继续随访中。

3

3号宝贝莎莎(化名),女孩

她是在照百天像时因抬头困难,引起了家长的重视,7个月时就诊于某三甲医院完善检查确诊为苯丙酮尿症1岁时接受低苯丙氨酸饮食,其中的专用(低苯丙氨酸)奶粉,服用起来有一种特殊的气味,有时一顿饭下来,需要1个小时,家里的人都是很有耐心的照顾她。90年代,她的父母亲收入微薄,发的薪水都不敢有大的开支,为了给她购买专用食品(低苯丙氨酸的奶粉、饼干、面粉),省吃俭用。虽然日子过的清贫,但是父母也不曾放弃疾病的治疗及对她精心的照顾。

什么是苯丙酮尿症?

苯丙酮尿症(简称PKU)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导致酶活性降低,苯丙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导致疾病,是先天性氨基酸代谢障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大多患儿父母优先考虑带孩子去儿科就诊。临床表现为:智力低下,皮肤、毛发色素浅淡和鼠尿臭味。

苯丙酮尿症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为终身疾病,需要终身治疗。治疗及时,控制良好,一般不会影响自然寿命。少部分患者幼年时夭折。

随访此患者:现在莎莎28岁了,不会说话,能听懂简单的生活用语。她的头发长了,需要理发,但是理发师的电动推发出轻微吱吱的响声,她会害怕,于是她的母亲自学成才,已是她的专属理发师10多年了。每次理完发(2厘米长)整理好后,看上去和理发店理的一样,叫她一声“小帅哥”,她就开心地笑笑。

莎莎会自己剥鸡蛋皮;知道节约用电;会自己拿杯子从饮水机接水喝;给家长拿眼镜,这些对于平常人来说虽是微不足道的事,但莎莎的每一个小进步都让父母感到欣慰。有时候她也会尿湿或大便在裤子里,没办法,毕竟孩子是智力障碍,所以她的父母总是对她有更多的耐心、爱心、包容。有时在街上玩,一些好心的人给她买些矿泉水、面包等食物。现在的社会还是好心人多,孩子也得到民政部门的救助,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为她的父母不放弃的精神点赞,愿莎莎在她的世界里快乐生活、开心每一天!

那么,对于这些特殊群体,有什么好消息吗?

提高临床医生对于罕见病的认知度、降低误诊漏诊率,对于改善广大罕见病患者的生存境况意义重大。近年来,某些基金会持续开展罕见病医师培训,让更多的医生重视罕见病,切实提高全国罕见病相关科室医生临床诊疗水平,助力推动我国罕见病事业发展。此类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意义重大,关系到家庭及社会。

近年来,国家对于罕见病患者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中,7种罕见病用药纳入医保目录中,极大减轻了患者的负担。

通过政策倡导、科普宣传等一系列举措,为罕见病群体争取了更大力度的关注和支持,改善了罕见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如果你身边有这些特殊的群体,请对他们多一些关注、关爱、包容。祝这些特殊群体里的宝贝们开心快乐每一天,为他们助力加油!

(医学科普具有普适性,如有个性化需求,建议您就诊咨询。)

分享一波

顺便点个赞

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