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金寨:数字金融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徐方梅 2022-08-26 发布于山东

每10个人就有1个用过数字信贷,数字贷款金额同比增幅超过200%,排在全省前列。这份成绩单,来自安徽省金寨县,这个被誉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县”的革命老区,如今,利用应用创新的数字金融,探索出了数字普惠金融的“金寨模式”。

革命老区的产业数字化

金寨县深处大别山腹地、鄂豫皖三省交界处,集革命老区、高寒山区、重点库区于一体。2020年4月,金寨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当地政府充分发展黄精、黄金梨、瓜皮茶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截至今年初,栽培面积2.3万亩,年产鲜黄精1500吨、产值6700万元,带动1300户农户就业。

以黄精产业为例,从种植端到销售端的产业链已逐步实现数字化,数据显示,黄精种植户、经销商、加工商、销售商等经营者,也为数字金融发展提供土壤。不仅如此,金寨的猪、鸡、鸭等禽类畜类产业、休闲农业小微经营者、村集体经济组织也正实现数字化。

金寨的产业数字化之路由来已久。早在2012年,金寨县曾建立农村信用信息平台,但信息采集基本上是人工化、碎片化,日常维护难度大,难以实时更新。2019年1月,金寨县与网商银行签约合作,整合当地政务可公开的三农数据,网商银行将数据技术和经验提供给政府,并建立区域专属授信模型,为用户提供无抵押、免担保的纯信用贷款。

随着普惠金融项目实施,农民信用信息的逐步积累,授信额度会得到提升,贷款利率也会得到降低,这反过来又提高了农村用户的信用累积意识与积极性。今年,金寨县入选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公布的“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这个榜单,基于线上销售数据、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数字乡村试点、产业强镇、数字农业试点、农业主产区等因素综合评价而成,可见金寨的产业数字化程度已走在全国前列。

数字信贷助推特色产业发展

眼下,金寨县黄子园乡的千亩黄金梨园的套袋梨子已进入采摘期,预示了丰收季即将到来。
“每年亩投入大约2000-3000元,每年要准备60万-70万元的流动资金,需要在中秋节前全部上市。种植过程中也有突然需要集中用钱的地方,一般是在春季的时候,采购肥料和相应的生物制剂,季节性投入比较大。”王勇是金寨特色产业黄金梨的带头人,他说,“我们刚开始申请贷款的时候,那是相当难,一直等一直等,等贷款下来以后,田里的草都长满了,都荒掉了。”
图片
金寨黄金梨产业带头人——王勇。
黄精产业也是金寨的主导产业之一。黄精产业带头人高海广2013年走进大山,深耕细作10余年,不仅带动了周边500多户种植户参与黄精种植,还组建了中药材(黄精)加工企业,与安徽中医药大学等合作,申请了新型实用专利10项,每年生产鲜黄精500吨。
高海广介绍:“黄精种植的资金回报是非常漫长的。刚开始的时候,老百姓都觉得周期太长,也没有这个经济实力,他们不愿意投资。因为从选苗育苗开始,就要3年时间,这3年下面的根茎能长3公分左右。移植到林下又需要4-5年时间。最短都需要7年时间,才能做成可食用的黄精。”
黄精前期投入巨大,有流转土地和山地的费用、种苗的投入,还有人工费、肥料的投入。收购的季节在秋天和冬天,这个时候是黄精休眠的时候,营养含量最高。需要大量收购,并且需要储藏一年作为全年的生产材料。去年的收购量仅现金就需要接近300万元。
图片

金寨黄精产业带头人——高海广。

而如今,高海广、王勇们已不再为资金犯愁。目前,超过4万小微经营者和农户已获得网商银行提供的数字贷款,相当于金寨平均每10个人就有1个人用过数字信贷服务。

金寨政府为发展产业,专门面向种植户出台了扶持补贴政策,种植大户只要种植到一定规模,每亩地一次性补贴2000块钱,基本可以解决种苗的钱。高海广通过数字金融,手机一点就可以贷到款,还获得了免息支持。“网商银行感觉就是两个字:方便。一部手机就能贷款,很快就能到账。”王勇说。

去年,网商银行创新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入选安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并于同年入选央行等七部委评选的科技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作为数字金融发展的标杆,金寨的数字贷款金额同比去年增幅超200%,排在全省县域前列。

让农民在手机上就能操作

为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有关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决策部署,深入推动“两强一增”行动实施,深化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2021年,金寨县成为安徽省农业农村厅金融支农创新试点。

“通过延长贷款周期、降低贷款利率、简化审批程序等方式,拓宽了融资需求者获得发展资金的渠道。特别是如网商银行这样的互联网银行,改变了传统的金融服务模式,让农民在手机终端上即可完成贷款的申请和发放,一部手机就像一个网点,备受群众青睐。”金寨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以来,在金融支农创新试点的工作指导下,金寨县在探索村集体金融改革方面做出了尝试,即以村集体为主体向金融机构贷款,用于支持村内的产业发展。

“在共享政务等公开信息的基础上,我们与网商银行共同建立多产业、多经营主体的数据模型,为产业链上的更多小微商家提供数字金融服务。”金寨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分析,金寨县利用各产业经营主体公开信息建立多项数字信贷风控模型,其中,活体贷、村集体资产贷款在安徽属首次,金寨数字金融渗透率将提升25%。

图片

建立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平台

在普惠金融的探索路上,不止金寨这一个县,在河南省,兰考县作为传统农业县,是我国县域普惠金融的典型代表。

2016年,河南兰考县获批成为国内首个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作为传统农业县,面对县乡农户信用数据缺失、较难获得信用贷款支持的现实情况,兰考摸索出了以数字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为核心,以普惠授信体系、信用信息体系、金融服务体系、风险防控体系为基本内容的“一平台四体系”模式。

试验区从一开始就确定引入数字化技术,着力构建数字普惠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数字普惠金融不仅解决了传统金融在成本与效率上的先天不足,还提高了普惠金融覆盖面和可得性。

2019年,兰考县政府联合网商银行,结合可公开的三农数据,为全县农民建立起区域专属的数字信贷模型,通过数字普惠金融提升县域和农村的信贷可得率。这一模式也在全国范围内被县域政府广泛认可,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000个涉农县区与网商银行合作。

据了解,网商银行是银保监会批准成立的中国首批民营银行之一,也是一家互联网银行,定位于服务小微和三农用户,运用科技手段为他们提供纯线上的数字金融服务。其每年新增的用户中80%过去从未获得过银行的经营性贷款,通过与地方政府合作,使得网商银行的数字技术被更高效地利用起来,也成为地方金融体系的有效补充。

如今,在金寨,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和包容性金融体系发展,打通了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的“最后一公里”,为农业产业主体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也为当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农村金融之所以难,在于难以了解用户,产业数字化和科技的发展,让刻画县域和乡村人群画像成为可能,加之地方政府的开放发展精神,信贷资金滴灌至产业末端,进而激活了县域经济,安徽的“金寨模式”和兰考一样,值得在全国县域推广。

作者:陈晨

来源:农民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