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粹艺术名家——刘培胜

 国粹艺术名家1 2022-08-26 发布于山东

刘培胜,字、云峰,斋号:观云轩,男,汉族,生于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国礼特供艺术家,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翰墨燕山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山东齐鲁山水画院艺术研究院理事,北京艺术学院文化与信息传播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画院(宋庄)副院长。作品曾多次在全国各级各类大展中参展获奖,现为为中国书画协会理事,中国文化艺术书画研究院理事,中国名人名家书画院院士,央视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栏目组特邀书画师,现为国家机关书画协会会员,中国国画研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水墨丹青协会副主任,历年来数十次参加国内外大展赛,并多次获金、银大奖。2001年6月参加中国香港国际美术作品展,《木刻版画作品,爱禽环美》获金奖,并在本次作品展,画集中发表,作品被组委会收藏。2007年纪念李可染诞辰书画大赛获金奖。2008年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书画作品邀请赛获金奖并授予《中华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同年全球华人书画名家获优秀奖,又在2013年巴黎举办的世界艺术品博览会获银奖,2018年10月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残疾人职业技能比赛,绘画作品《家乡美》获一等奖。

长期以来其作品以博采众长、师古不泥、勇于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书风。因此作品被多家新闻媒体报道推荐,并被军内、政界、首长及国内外书画爱好者及业内人士收藏。

(书与画)(中国书画报)等专业报刊曾有发表,并被多家艺术机构和国内外友人收藏。艺术的灵魂是境界。言气质,言格律,言神韵,不如言境界。境界是产生艺术美感的根本,是流露在作品中的人生感悟。境界体现着艺术与人生的时代精神。

时代呼唤好的艺术作品,更呼唤有大境界的精品。书画家们以“形神兼备、迁想妙得”为心象,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追求“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他们将主观精神因素与客观世界相融合,浩瀚宇宙、天地万物在他们自身修养、学识、情感以至生命的倾注下,美的瞬间便定格成永恒,尺幅之中透射出具有深刻内涵的大美形象和大境界。

刘培胜先生的山水画继承传统,笔墨奇古;师法自然,胸蕴丘壑。尺幅有万里之势,形象与诗意皆备,烟气淋漓蕴云泉相溢。他的画构图严谨、格局清新,笔力深厚、皴染到位,意境深远并注意细节,内容丰富,墨韵生动,颇显功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功夫在画外,画理在自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了画的生动传神,刘培胜先生经常到名山大川去写生。泰山的磅礴大气、沂蒙山的浑厚朴实、太行山的峭拔俊逸、江南山水的小巧玲珑、蜀道的奇险灵秀,都有刘先生笔下精心造化。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刘培胜先生以出世的态度作画,以入世的态度工作。当他静下心来画画时,心智专凝,不浮不躁,万象喧嚣,置之度外,能长时间沉浸在创作的激情与冲动之中,忘我忘世,尽情抒发自己的情感。他的画显雅趣,有回味,具拙辣、奔放、空灵、清新之风格。

他的画,既有宋元诸名家的古淡清远,空灵精妙;又有近人的坚劲严谨,沉郁古拙,天趣浑成,匠心别具……兼取诸家所长,逐渐形成风格。

多年的专业训练,让他逐渐领悟出,如何面对自然景物,以敏锐的目光抓住其中美的部分,舍去有碍于画面完美的障碍物,使画面达到一种意境美,同时通过对山川景物美感的表达,来体现自己的艺术思维,不仅为其日后的艺术生涯打下了坚实有力的基础,还成为他人生的一大转折,使他“从一个普通的教学工作者,成长为一个思维敏捷的山水画家。”

显然,山水画作为一门技法集大成的艺术门类,不但讲究人品与画品的完美统一,画家的思想、天赋、学识、修养、技法等,也是缺一不可的。尤其需要画家搜尽奇峰打草稿,饱游沃看,胸装丘壑。对此。他在掌握山水画语言符号的基础上,以极大的热情探索自然,与山川对话。

刘培胜在艺术心语中,曾这样写道:即使是各种技法的师承,也必须结合自己对山水自然的观察、体验、领悟来写生,而不是对前人技法和笔墨程式生吞活剥的照抄。所以,他常将所感知的山水形象进行观察研究,加工提炼,做到胸有成竹,而后纵情挥写。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刘老师的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