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父亲感慨,经历半生才明白,让儿女重复父母的人生毫无意义

 舒山有鹿 2022-08-26 发布于广东

诚心诚意的安利给大家,让管虎鞠躬的 一切如你

01

近几年来,网络上出现了这么一种观念:让儿女重复父母的人生,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就是这种观念,引发了人们的思考,为什么爷爷、父母以及儿女的人生,会如此相似呢?这相似的人生,到底有什么价值呢?

其实,农村人的人生轨迹,有这几点:

出生在贫穷的家庭——父母拼死拼活送儿女读书——有点天赋的,读大学,没有天赋的,出来打工——去到大城市打拼——四十岁之前,回到农村——浑浑噩噩到晚年——后代再循环。

而城市人的人生轨迹,也有相似之处:

出生在中产或者中下层的家庭——成为被鸡的娃——从小到大内卷,读大学——毕业后失业——掏空家底,买房买车——结婚生子——为父母养老——归去——后代再重复。

当人们逐渐把人生都看透了之后,相信人们就会对“相似”的人生,感觉到厌恶。于是乎,选择断绝家庭香火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如今的年轻人和中年人,都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也许,生活就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每个人,都无法感同身受。

一位60后告诫,再热心,也不要帮年轻人带娃, 谈好条件 很关键

02

在知乎上,有人提出了这么一个观点:

这个地球就是一个副本,每一代的人类都闯着相同的关卡,过着相似的生活。然后,一代又一代的枯荣兴衰,一代又一代的悲欢离合。

像这样的观念,其实还是很有道理的。至少,普通人一遇到问题,就只会长吁短叹,能够理性分析生活,乃至于感悟人生意义的人,还是太少了。

古希腊哲学家说过,如果人类不再探求自身的意义,那他们将活成行尸走肉的模样。

这番话,其实是可以应用于当下的。有太多的人,忙忙碌碌一辈子,可还是不知道为了什么?如此,不就只能白忙一场,白活一生了吗?

有一位来到城里务工的农民工,他干到了48岁,就有些干不动了,身体出现了问题,也赚不到钱供儿女读书了。

有一天,这位农民工就跟工友感慨:“我们辛苦一辈子,把人生都奉献给了儿女,那儿女真的能活得幸福吗?”

工友听了他的话,也不知道回答什么。因为这位工友已经53岁了,儿子也已经26岁研究生毕业了,依旧996,也赚不到几个钱。

也许,有很多问题,没有人知道答案。你我所能做到的,不过是继续熬下去罢了。

人到晚年,儿女常说3句话,父母最好别指望他养老,很准

03

谈到这里,就想起这么一件事,有很多思想观念比较传统的父母,都会觉得儿女特别叛逆,没有父母这一辈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一个论坛中,一位网友阐述了他跟父亲的谈话。

儿子:“爸,你觉得人生有什么意义呢?爷爷辛劳一生养育了你,你辛劳一生养育了我,那我辛劳一生养育下一代。岂不是代代都不幸福吗?”

父亲:“哪一代人不辛苦呢?既然你长大了,有了成家立业的能力了,那你就需要承担这样的责任。否则,你的人生不就空洞了吗?”

儿子:“难道说,后人重复前人的人生,才算是有价值的人生?难道我们就不能活出心目中的样子?难道就一定要成家立业,传宗接代?”

父亲听完后,勃然大怒:“你爷爷是这么过的,我也是这么过的,那你按部就班就好,哪还有什么道理可言呢?”

对话结束,父子两人的关系逐渐变差。

这场父与子的谈论,恰恰说明了一点,现代的观念,跟传统的观念,正在发生碰撞。这种碰撞,也许会影响家庭的发展。还有些家庭,会到此为止。

嫁给 老实人 是种什么感受 4位女人实话实说,重新读懂了婚姻

04

很多人会说,到此为止的家庭,就是因为缺乏物质钱财,所以才无法继续下去。

像这种观念,不能说错,但也不能说完全正确。物质是一方面,观念又是一方面。特别是观念,一旦形成了,就无法改变了。

试想,60后、70后,乃至于一部分的80后,都有着传统的观念,谁知道到了90后,竟然出现了对于传统观念的悖逆,这不就是观念的冲突吗?

不仅男人有上述的观念,就连如今的女性,也有上述的观念。

一位母亲劝女儿快点结婚。谁知道女儿回了一句:“妈,你和爸的婚姻是一地鸡毛,为什么我也要参与到一地鸡毛的婚姻当中呢?”

就是这番话,让母亲无话可说。因为母亲知道,自己结婚多年,都是在忍气吞声过日子。如今自己老了,才发觉这一生,就是为了别人而活,貌似也没有什么价值。

这,就是当代人的观念,以及对于人生的反思。

老人带娃,儿女啃老,三代皆苦 三输的家庭,将成为大势所趋

为什么当代人对于人生的反思,会如此偏激,甚至极端呢?因为生活的压力,让他们感觉到了疲累。于是乎,“人生无意义”的想法,就出现了。

只能说,所有观念的出现,都跟“生活”二字有关。仅此而已。

文/舒山有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