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火人间丨唐胜一的闪小说解读

 教坛 2022-08-26 发布于湖南

唐胜一的闪小说解读

文/阿山


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使大众青睐短文成为一种必然,唐胜一短小精悍的闪小说顺理成章地契合了这一时代要求。闪小说,又叫微型小说、小小说,它要求用很少的文字来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塑造一个有特 点的人物,可想而知绝不是一个轻松的活计。可是唐胜一却得心应手, 近几年来写了近百篇闪小说并在《鸭绿江》《闪小说》《小小说家》《飞天》等各级报刊得以发表,成为衡阳文坛的一个亮点。胜一的闪小说简洁,明朗,情节曲折,人物鲜活、有幽默感,散发着草根气息,闪烁着独特的艺术的光芒,故引人瞩目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唐胜一很长一段时间生活在乡村,后来进县城工作进入了体制内,但始终没有成为官员,这就注定了他写作的平民视野和草根意识,所以出现在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是引车卖浆者之流,最大的官职没有超过“八品”。这些形形色色的底层人物,个性鲜明,说 的话做的事都没有离开自己的本色,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蓝本,读者可以从自己或他人身上找到影子,所以特别能引起共鸣效应,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很接地气。与之相适应的是,作者的语言也是提炼了的带有原汁原味的底层语言,质朴、干净、简洁、凝练,没有多余的议论,没有华而不实的抒情,他把自己的喜怒哀乐都融入了自己客观的叙述里,显得内敛而深沉。

胜一的小说充满幽默感,而幽默和讽刺是一对孪生姊妹。他的闪 小说有不少传播正能量的,也有不少的篇章带有讽刺色彩,他一手举着芬芳的玫瑰,献给正义和善良;一手拿着锋利的手术刀,对准邪恶和毒瘤。两相比较,他的讽刺作品更具魅力。比如他的《屁话》,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丁秘书吹牛拍马的技术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批判的锋芒直指官场;《块钱难倒大局长》刻画了一个身上从不带钱的(有秘书等人为他带)局长,一次独自如厕因拿不出一块钱而出尽洋相;而《商道》中描述的是一位老板娘对一位官人的态度的前后变化,让 人联想起契诃夫笔下的见风使舵的变色龙,巧妙地讽刺了不良商人的趋炎附势、唯利是图的本性。还有《暗示》写了办公室丁主任使出浑身解数为局长缓解尴尬局面而最终失效,局长大人最后还是犯了官场大忌,无情地嘲讽了某些官员不学不术的浅薄和愚蠢。作者的讽刺不是靠犀利的语言来直接揭露,而是采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让人物在 自己的行动和对话中自然地表露出来。这种方法使读者于忍俊不禁中品味出作品的内涵和作者的创作意图。除此作者还有一类作品,谈不 上对社会的批判与揭露,却很具喜剧色彩,如《做贼心虚》里描绘的 是一对夫妇在行房中说私房话而吓走了入室的偷盗者,妙趣横生,让 人在捧腹大笑中悟出某种道理。

胜一非常善于设计悬念,使故事情节富有张力。他非常注意情节的跌宕起伏,运用悬念,使故事一波三折,常常给读者带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突兀与惊奇,这无疑能带来独特的审美价值和阅读快感。例如《相互照应》中,作者写一个孩子品学兼优而没有评为三好学生,他的当局长的父亲就带着他去学校询问老师,于是第一个悬念应时而生。面对孩子父亲的询问,那位女教师却委婉地反问局长大人:你的秘书德才兼备你为什么不提拔他呢?此时第二个悬念破壳而出。女老师的问题也是读者的问题, 同时也让读者产生了新的疑问:女老师为什么对官员身边发生的事了如指掌呢?那位秘书的升迁与学生评三好有何联系呢?在读者疑虑丛生之时,作者从容地讲述: 

“那你干吗在这次局里选拔股室负责人时,就没丁秘书的份呢?”

“这——”小明爸爸摸把后脑勺,意味深长地说,“没错,我是没提拔丁秘书。可现今单靠工作出色,就能得赏识被提拔吗?” 

老师不由得鼓鼓掌:“真不愧为领导,说得太实在了!你先前不是问我小明咋没评上三好学生吗?这就有了现成的答案。” “啥意思?”  

这时作者把第三个悬念塞给了读者,是啊,局长不提拔秘书与小明不评三好学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与女教师又有什么联系吗?一环扣一环,波浪迭起,让你不得不往下读: 

老师告诉说:“因为吧,你的丁秘书,就是我的丈夫!”

小明爸爸听得目瞪口呆,明白过后,转身欲去。

“等等。”老师把人叫住,递上奖状说,“其实小明评上了三好学生,只是我将这奖状缓发了而已。” 

读完之后,包袱抖开,真相大白,我们也有点目瞪口呆了。一个世故的,工于心计的,但又很有修养、理性而不过分的女教师形象也就跃然纸上。而这形象的成功塑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构思的精巧和情节的起伏跌宕。

此外,作者对小说的开头和结尾有非常精巧的安排。胜一的小说的开头一般不作过多的描写和议论,直接切入故事,把读者直接带入叙事的现场。即使某些篇章有场面描述,也是三言两语,毫不拖泥带水,有点像海明威的“电报体”。例如他的《屁话》的开头就是这样: 

菜已上桌,酒亦斟好,包厢的灯光雪亮雪亮。一桌人大眼瞪小眼、干巴巴的等着局座。 

而他的小说结尾也同样干脆利落,戛然而止,这种“断崖式”结尾能给读者留下了辽阔的想象空间和意味深长的余味,起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最佳效果。前文引用的《相互照应》的结尾可以作为证明。当然不能一概而论,他的小说的结尾也有特例,也是灵活多样的,比如他的《暗示》的结尾:

尽管寒秋之际,丁主任却急得额上沁出了豆粒般的汗珠,心下暗说,文总啊文总,这回有你的难受了!

这样以心态描写结束全文也富有韵味,既点明了丁秘书的忧 虑,暗示了官场的险恶,而文总之后的仕途境遇如何,则又是一个悬念。可见这个结尾给读者留下了再创作的想象领域。

唐胜一先生早年从事新闻写作,在中央和各地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新闻稿件,被当地称为新闻写作“才子”。这些写作经历对他的小说创作带来了双重影响。一方面使他的小说有了现实的题材和简练的风格,另一方面又使他的某些宣传正能量的作品带有一点点直白的新闻痕迹。这便需要在以后的写作中加以适当的调整。

胜一先生的闪小说已经闪出了水平,闪出了光亮。可以肯定, 在艺术探求这条布满荆棘和野花的山路上,他会以更从容、更优雅姿态走得更远。

阿山

作者简介

阿山,本名王若柏,衡阳县长乐人,乡村中学退休教师。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长篇小说《疼痛》《王船山》,亦有散文发表于《散文百家》《散文选刊》《海外文摘》《美文》《文化时报》《湖南日报》等报纸杂志。

来源:新媒视点,图片来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