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只有一件事:修身

 石笑兄 2022-08-26 发布于河南
“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蘧伯玉是卫国的大夫,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姓蘧,名瑗,字伯玉。他二十岁的时候,个人的修养就已经达到相当高深的程度,每天都要对自己的言行做出反省,从而使自己每天都有所体悟,而不至迷失自我。他天天坚持自省,做出自我评判与检讨,日日不息。于是他每天都能发现自己以前的过失的地方。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也是每天自我反省,办的事劳不劳靠,说的话守信不守信,老师传授的道理有没有温习、练习?

曾国藩也是每天写日记,做自省的功夫。

可见审视省思自己,对于知过改过,是多么重要。

曾经,有人问泰戈尔:

么最容易,什么最难,什么最伟大?

泰戈尔回答说:

指责别人最容易,改变自己最难,爱最伟大。

一个装睡的人,再多的闹钟也无法唤醒他。没有人不愿意改变,但大部分人都想要舒舒服服的改变。都认为最需要改变的是别人。

当我们用一根指头手指头,指责别人的时候,忘记了有另外三根是指向自己的。越指责别人,就会越不愿意去审视自己的过失,更谈不上自我改变,那么也就停止了成长。

人不可能孤立于其他人而存在,必定要和其他人发生各式各样的关系。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修身都是立命的根本,养德泽福,厚德载物。

修身,表现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事,越来越圆融和人接触总能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而从内在来说,让自己越来越正心诚意,越来越温良恭俭让。“所谓诚于中,而形于外。”

【原文】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 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敖情而辟焉。
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译文】 
  之所以说管理齐家要先从修身开始,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亲爱的人会有偏爱;对于自己厌恶的人会有偏恨;对于自己敬畏的人会有偏向;对于自己同情的人会有偏心;对于自己轻视的人会有偏见。因此,很少有人能喜爱某人又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所以有谚语说:“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自己庄稼的好。”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 

在这里,修的关键是克服偏私,己方能人。

今天早上不到五点半就睡来并起床了,因为已经早起了几天,慢慢就习惯了,做到也更容易了。我们要养成一个好习惯很不容易,但要染上一个坏习惯则是分分钟的事情。所以,“君子慎独!”修身,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为自己为现在所面临的一切负全然的责任;从当下开始,做好当下的工作。从当下开始,反躬自省,真心诚意。对于我们来说,要如何做呢?

一、保持觉知。

不怕念起,就怕觉迟。能够看见自己的过失,是改过的前提,而能够看见需要对生命保持觉知。

吃饭的时候,知道自己在吃饭,而且能吃出食材的味道。

走路的时候,知道自己在走路,感知左右脚是如何相互切换的。

不论开心还是恼怒,都知道你自己在干嘛,好像在我们后脑勺安装了一个24小的持续运转的摄影机,观察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二、改过择善。

知道自己的过失在哪里,然后进行改过择善。《了凡四训》中说欲要修善先须改过。

三、刻意炼习。

智慧是一门实践学,要学以致用,更需要刻意炼习。不论是做家务、整理、下厨房,读书、泡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