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谍影重重:神秘的埃及特工——杰克·比顿

 梦想童年594 2022-08-26 发布于江西

1982年隆冬时节的某天,在德国法兰克福一家医院的病床上躺着一个老人,这位癌症晚期的病人名叫“杰克·比顿”。

这一段时间,他的妻子沃德劳德几乎每时每刻都在病床前悉心守护,她心怀忧戚地看着自己挚爱一生的丈夫身体不可挽救地衰败下去。

就在杰克·比顿预感到自己将要离世的几天前,他把一块具有特殊意义的金属牌交给沃德劳德,并对她说:“我马上就要离开人世了。你将这件东西交给埃及驻德国大使馆。”

又过了几天,杰克·比顿已处于深度昏迷的状态,医院里来了一位埃及官员和一位神秘的中年男子探望他。

这位官员对沃德劳德说:“对不起,夫人,您一定不知道某些事,但我们再也没有权利隐瞒下去。您的丈夫不是犹太人,而是埃及人。他不仅是一位虔敬的穆斯林,还是埃及的大英雄。”

此时,沃德劳德愣住了,她怎么也不敢相信这位官员说的话是真的,她看着昏迷中的丈夫,突然间觉得好陌生。

原来,这位“杰克·比顿”是埃及情报总局秘密潜伏在以色列的一名超级间谍!就连跟他关系至为亲密的家人对此也丝毫不知。

在沃德劳德看来,丈夫就是一个热爱家庭、感情丰富而细腻的正统犹太人。在杰克·比顿的儿子丹尼尔看来,父亲是一个“恪守真情的男子汉”,虽然他从来都没有发现父亲是什么大英雄。

在更多的人的眼中,杰克·比顿则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所经营的旅行社名震整个以色列。

杰克·比顿原名“雷法特·阿里·斯拉曼·埃·卡莫尔”,或许正是因为长久以来杰克·比顿的身份过于神秘,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确切出生在哪一年,只知道他生于埃及的杜米亚特地区。

杰克·比顿的父亲虽然是一位煤矿工人,但他的母亲却是出身望族,因此从小他的起点就很高,也得到了不少的发展机会。

从少年时代开始,杰克·比顿就很具有冒险精神,他非常聪明,精力极为充沛,他会讲阿拉伯语、希伯来语、英语、法语等多门语言,甚至还在几部电影中扮演过角色。

后来,痴迷冒险的比顿成为一名海员,专门在各国间来往运送货物。这一时期,他最常跑的航道就是从埃及到法国、英国等。可能是他特别喜欢英国利物浦的缘故,他选择留在利物浦一家旅游公司工作。

几年之后,比顿又辞职前往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然而却因签证问题遭到美国移民部门驱逐。无奈之下,他只好取道加拿大,然后再从那里返回欧洲。

不巧的是,比顿在加拿大丢了护照。所以,他刚一到德国法兰克福机场,就遭到警方扣押,并被遣送回埃及。

哪怕是回到了埃及本土,没有合法证件也是不行的。当时的比顿什么证件都没有,虽然他很快被释放了,但也只能靠着做些零工挣钱来维持生活。

这期间,埃及国内的政局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尤其是在1948—1949年爆发过第一次中东战争后,埃及国内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到了必须改革的临界点。

1952年7月,代表着广大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埃及自由军官推翻了法鲁克国王的亲英政权,并于次年成立了埃及共和国。

此时,不安分的比顿心里又冒出了一个“坏”念头。他去黑市上让人帮他伪造了一系列证件,他可以出国混了。

然而,在经过利比亚时,比顿又一次被英国边防人员“逮个正着”,这次查获的是他假冒的英国护照和瑞士护照,他又一次被遣返回埃及。跟上次不同,在埃及等待他的却是拘捕,并且正是这次看似寻常的拘捕改变了比顿的一生。

比顿被从英国边防军官的手中移交到埃及时,很多审查他的人都怀疑他是以色列方面派来的间谍,因为当时埃及国内潜伏着很多以色列间谍,此时,埃以战争已是箭在弦上。在这种环境下,有关“以色列间谍”的任何指控都足以让比顿被判重刑。

当然,比顿是个聪明人,在埃及警方对他的审讯过程中,比顿充分展示出了自己的语言才能和表演才能,他当场就“编造”出了很多离奇的故事,目的都是在说“我是无罪的”“我不是犹太人”等。

总之,比顿把那些审讯他的人搞得晕头转向,拿他也没办法,为了审问出他的真实身份,最后警方只得求助于刚成立不久的埃及情报总署。

埃及情报总署的一个名为哈桑·豪斯尼的情报官跟比顿谈过话之后,比顿变“乖”了很多,后来甚至向这位情报官吐露了全部实情。

也正是这次秘密的谈话,豪斯尼慢慢被眼前这个“坏家伙”所表现出来的宝贵气质打动了。

豪斯尼想,这个人的语言能力、应变能力很好,人生阅历又这么丰富,为什么不能把他打造成一名忠诚的谍报人员为我所用呢?

豪斯尼很快就将这个提议上报给情报总署,情报总署同意了。不过,这一想法却遭到比顿的强烈拒绝,他表示自己压根儿就没想过当间谍这回事儿,也不打算去当间谍。

豪斯尼当即表示,他要么继续呆在牢里,要么就加入埃及情报总署,除了这两条路之外,再也没有第三条路可走了,最后,比顿屈服了。

此时,他开始使用“杰克·比顿”这个名字。他过去的所有档案都被彻底毁掉,改换成了一份经过精心设计的完美档案:

1919年8月23日出生于埃及的犹太区,父亲是法国籍的犹太人,母亲是意大利人,也是犹太人。

随后,比顿又在埃及情报署的安排下,接受了系统的基础性和强化性学习,学习的内容,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埃及的历史文化、埃及革命的意义、埃及经济状况和金融管理、犹太的宗教文化、犹太习俗礼仪和语言习惯等知识,以及军事和情报专业的相关技能等。

除此之外,埃及情报署还把他派送到法国、意大利两国去熟悉“父母”的情况,并跟“父母”的众多亲戚保持正常的联系。

之后,又把他送到中东地区的其他国家,也让他去熟悉那里的环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个“无比真实、不容置疑的杰克·比顿”!

“学成归来”的杰克·比顿很快就接受了他的第一项任务,作为一个犹太人潜伏在埃及亚历山大的犹太人聚集区,并设法融入当地的社会,收集重要的情报信息。

这项任务对比顿来说,是再简单不过了,因为他毕竟是“身经百战”,童年时期又有过在亚历山大生活经历,再加上他又刚刚系统学习过有关犹太的各种知识。

比顿在亚历山大的第一份工作是当地一家保险公司的员工,借助这份工作的掩护,他在犹太聚集区与很多犹太人建立了非常和谐融洽的关系,其中也有不少人成了他的朋友。

为了取得犹太人进一步信任,比顿还铤而走险,参加了一个以色列间谍组织,其代号为“131组织”。这个131组织其实就是在“犹太复国主义”的激励下产生的,它虽然是一个间谍组织,但却直接听命于以色列军事情报署,根本不受“摩萨德”的指挥。

在这个秘密组织中,比顿认识了他的很多“同事”,其中就包括后来被派往叙利亚并成为“以色列间谍大王”的超级间谍伊利·科恩!

对于刚刚混入犹太人聚集区的比顿来说,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实属不易。埃及情报总局(就是在这一时期,由埃及情报总署改名而成)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

1954年7月,在埃及诸如开罗、亚历山大等大城市相继发生了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这些事件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并且都明显是针对埃及境内的英国人和美国人。

后来,经过埃及方面认真细致地调查,终于弄明白了,原来这一切都是以潜色列人所为,以色列人搞破坏就是为了嫁祸于埃及,以达到离间埃及与英国和美国关系的目的,这就是他们所谓的“苏珊娜行动”,也就是震惊世界情报界的“拉冯事件”!

借助比顿等人提供的大量情报,埃及警方迅速出击,一举抓获131秘密组织的很多成员和策划系列恐怖袭击案的十几名以色列情报人员,并成功地捣毁了以色列方面精心布置在亚历山大的两个秘密间谍网。

“苏珊娜行动”对埃及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胜利,然而,对以色列来说却是一桩大丑闻,正是这次事件直接导致了当时的以色列政府垮台,就连与“苏珊娜行动”毫无关系的以色列国防部长拉冯也因此引咎辞职。

在这次事件之后,比顿因为提供了大量重要情报而受到埃及情报总局的特别表彰,任务的出色完成,使比顿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随着谍报经验越来越丰富,比顿又于1956年6月被埃及情报总局派往以色列。

在前往以色列之前,为了不引起怀疑,比顿先是乘船去了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然后在那里,加入到海外犹太人回归以色列的移民大军之中。

比顿是以犹太商人的身份定居以色列特拉维夫的,他用埃及情报总局提供的3000美金注册了一家小型旅游公司,名为“城市旅游公司”,公司位于市区内的布兰纳大街上。

在这里,比顿凭借着自己出色的综合素质,很快就赢得了犹太人的信任。甚至在初到特拉维夫后不久,具有超人才能的比顿就开始结识以色列社会的上层人士。

在他所交往的人中,包括后来成为以色列总理的本·古里安和后来成为以色列国防部长的“独眼将军”摩西·达扬!

比顿跟以色列方面的不少军政要人关系密切,他能及时收集到大量的重要情报。在他定居以色列仅4个月后的1956年10月底,以色列和埃及之间关于苏伊士运河通行权的争夺到了白热化程度。

以色列方面已经开始积极备战,准备跟英法联手向埃及发动战争。比顿将收集到的以色列军事动向和以军具体作战计划的重要情报迅速发给了埃及情报总局,以便埃及能及时作出应对反应。

然而,情报总局的负责人却认为,比顿刚刚潜伏到以色列,怎么可能搞到如此重要、如此机密的情报呢?这情报一定是假的!因此,他们就将这些情报放在一旁了。

令埃及料想不到的是,以色列果真在两天之后向埃及发动了大规模进攻,这时候,埃及情报总局已是追悔莫及。

除了这件事,协助叙利亚方面成功抓捕以色列超级间谍伊利·科恩也是他间谍生涯上非常光彩的一瞬间。

1965年1月初,杰克·比顿全家到德国休假。当他在法兰克福火车站作短暂停留时,突然无意间在当天的报纸上看到了一张极为特殊的新闻图片。

有着“以色列间谍大王”之称的伊利·科恩就在其中,他潜伏得如此之深,竟然博得了包括叙利亚总统在内的很多高层人士的信任。

比顿想,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的多次战争总是以色列夺得先机,他断定自己看到的照片上这个人一定是科恩无疑了!

比顿迅速将这个重大发现反映给他在德国的联系人,随后他又亲自飞往埃及向情报总局汇报详细情况。之后不久,叙利亚方面开始密切关注伊利·科恩的动向,并成功将其逮捕,最后将科恩绞死在大马士革的烈士广场。

杰克·比顿潜伏在以色列当间谍长达17年之久,始终没被发现。

在这17年当中,比顿向埃及方面提供了无数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情报,甚至就连以色列军方在沙漠中秘密进行核试验的绝密情报都被他传回埃及。

然而,比顿最辉煌的成就是成功传出一份关于以军在西奈半岛的布防图和著名的“巴列夫防线”的构造图。

正是这些重要情报,使得埃及军队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初期能够把握住先机,成功突破苏伊士运河,并迅速摧毁被以军认为坚不可摧的“巴列夫防线”。也正是因为如此,比顿所提供的这些情报才能被称为“最辉煌的战果”。

所谓“巴列夫防线”,指的就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以色列军总参谋长巴列夫在紧邻苏伊士运河的西奈半岛建造的一条特殊的军事防线。

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军队夺取了包括埃及西奈半岛在内的阿拉伯国家的大片土地。

西奈半岛位于亚、非、欧三大洲的交汇处,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埃及自然也不会善罢甘休。

以色列方面为了能够长期守住这一“咽喉之地”,在1969年不惜耗费数亿美元的资金,并动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构筑了这一庞大得令人难以想象的防御体系。

这一防御体系大致是沿着苏伊士运河构筑而成的,它从北边的弗阿德港一直延续到南边的苏伊士湾,总长约有175公里,纵深也在30到35公里之间。

该防御体系是由三条平行的防线构成的。其中,第一条防线就是苏伊士运河及其东岸,在这里筑起了厚达20米的沙堤,沙堤前面的河岸边埋下了数不清的油管。战争一旦打响,这里就会变成一片火海,成为埃军的重大阻碍。

并且,在沙堤的后面更有与之相呼应的地雷区,地雷区后面还有几十个前沿支撑点。

距离第一条防线大约20公里远的便是第二和第三条防线,这里的主体就是11个大型军事碉堡。这些碉堡有的是作战指挥所,有的是弹药库和粮仓,还有的是射击阵地和瞭望塔等。

它们之间有堑壕相连,组成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面对如此巧妙的防御体系,当时的以色列国防部长摩西·达扬赞不绝口,于是就以构筑者巴列夫将军的名字命名为“巴列夫防线”。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固若金汤、坚不可摧的“沙阵”防线最后却被埃军以高压水龙喷射的方式迅速瓦解了。

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前,比顿利用他与以色列政界、军界的亲密关系,探听到了西奈半岛上的以军战略布防图,尤其是上面说到的详细的“巴列夫防线”的构造图等重要情报。

埃军得到准确情报后,才制定出详细的对策,采用“以水克沙”的办法突破了这道坚固的防御工事。

爱后,比顿安全回到自己的组织内。

1982年初,在德国法兰克福的一家医院内,一生传奇的比顿病逝。

1985 年1月,比顿去世3 周年后,他的私人律师根据遗嘱,把保存已久的比顿的重要日记,交还到他的妻子沃特劳德夫人手里。

这些日记全部用阿拉伯语写成,真实记录了杰克·比顿涉足谍海后的经历和感受。沃特劳德夫人在征得埃及情报总局的同意后,日记内容被逐步发表……

1986年,埃及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英文报纸《开罗时报》首次向全世界披露了杰克·比顿隐秘的间谍生活。

这篇标题为“杰克·比顿是谁?”的文章热情赞颂道:“他是天生的间谍,为埃及立下了赫赫功勋;他一生都生活在谎言中,却对祖国和家人充满真情。在他离开这个世界的一刻,人们才发现,原来他就是传说中的埃及谍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