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谍影重重:用尽美色的女谍——玛塔.哈莉

 梦想童年594 2022-08-26 发布于江西

玛塔·哈莉是20世纪著名顶级间谍之一。

玛塔.哈莉原名玛格丽莎.海特勒伊达.泽尔,1876年出生在荷兰小城吕伐登的一个小镇。15岁时,她的母亲去世,父亲再婚后将她送进寄宿学校。

对玛格丽莎来说,惊人的美貌给她带来的不是幸运,而是数不清的麻烦。

在学校时,她因貌美而屡次被无耻的学校校长和老师们骚扰,为了摆脱他们的纠缠,玛塔.哈莉草草嫁给了从报纸的证婚启示上,找到的一个名叫鲁道夫.里奥德的军官。

鲁道夫.里奥德在东印度公司工作,玛格丽莎跟随他到了爪哇岛(今属印度尼西亚),在这里她迷上了当地的舞蹈,很快便成了一个舞蹈高手。

1899年,玛格丽莎与丈夫离婚,独自回到欧洲,给自己取了一个颇有东方色彩的名字——玛塔.哈莉(印尼语意为“黎明之眼”),并称自己是印尼皇室后代,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舞女生涯。

1905年4月,玛塔.哈莉在巴黎登台演出自创的“七层面纱舞”,充满东方神秘魅力的舞蹈轰动了整个巴黎,法国报纸形容她有着“不可思议、无与伦比的美貌”,是“造物主最完美的人体作品”,无数上流社会的名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天生的美貌加上善解人意的聪敏,玛塔.哈莉的名声从巴黎扩展到了整个欧洲,滚滚而来的金钱使她得以过上奢侈而舒适的生活。

1910年前后,战争的阴霾开始笼罩欧洲,1911年法国与德国争夺摩洛哥,险些爆发战争,巴尔干半岛在1912年和1913年连续爆发了两次大战,法、德、英、俄等国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都在幕后各自支持着参战国。

在战争的阴云笼罩下,巴黎的声色场所门庭冷落,玛塔.哈莉这样红极一时的艳星也大受影响,她平时少有积蓄,收入减少后,很快便无法维持以往奢侈的生活。

就在这时,德国统帅部情报处的军官巴龙.冯.米尔巴赫看中了玛塔.哈莉,认为利用她的美色可以很容易地接近法国的高官,获得情报。

于是,米尔巴赫派一个名叫卡尔.克雷莫尔的下属与玛塔.哈莉联系,克雷莫尔见到玛塔.哈莉后,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并且转达了他的上司希望玛塔.哈莉利用自己与众不同的魅力为德国情报机构做事的愿望。

玛塔.哈莉觉得不可思议,自己只是一名舞蹈演员,对政治、军事一窍不通,怎么能弄得到情报呢?

克雷莫尔告诉她,只要她把和那些贵族、高官等社会名流谈话时听到的事情告诉他们就可以,而且她会得到高额的报酬。

听到这里,玛塔.哈莉心动了,因为她经常会在那些大人物口中听到一些大新闻,如果能够用这些换来大笔的报酬,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经过几个月的系统训练,玛塔.哈莉成为德国代号H—21的间谍。

德国情报机构给玛塔.哈莉的第一项任务是:窃取俄国人的作战计划。

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英、法、俄三国之间的关系对德国事关重大,如果能够探知它们的行动方案,无疑会令德国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夺得先机。

俄国方面负责将作战计划书送往巴黎的是一位名叫勒伯夫的年轻军官,他奉命乘坐火车将计划书送交给俄国驻法国大使,一路上,勒伯夫将装着这份事关成千上万人生死文件的公文包紧紧抱在怀中。

在途中的一个小站上,列车员引着一位美丽的女子走进勒伯夫的包厢,他说由于这位夫人临时上车,没来得及订包厢,问勒伯夫是否愿意让这位夫人与他共用一个包厢。

勒伯夫被少妇的美丽所吸引住,颇有绅士风度地答应了这个请求。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个美丽的少妇就是德国情报机构的间谍玛塔.哈莉。

一路上,二人相谈甚欢,大有一见钟情、相见恨晚的感觉。玛塔.哈莉很自然地邀请勒伯夫去自己在柏林的家中做客,并装作无意地说自己的丈夫今晚不在家中。

此时,勒伯夫已经完全被她迷住了,听到玛塔.哈莉的邀请,感到十分惋惜,因为火车在柏林只会做短暂的停留,而自己任务在身,绝不可能中途下车。

火车驶进了柏林站,二人交换了通信地址后依依惜别,临别前,玛塔.哈莉告诉勒伯夫,以后有机会到柏林时,一定要来家中做客。

玛塔.哈莉走后,勒伯夫怅然地回到包厢,这时列车员带来了一个消息:火车出现了故障,必须进行维修,要在柏林停留一晚。

听了这个消息,勒伯夫万分高兴,立即雇车赶往玛塔.哈莉留给他的地址。

当勒伯夫出现在玛塔.哈莉面前时,玛塔·哈莉装出又惊又喜的样子,二人在烛光下共进晚餐,开怀畅饮,然后相拥进入卧室,开始了一个缠绵之夜。

第二天早上,勒伯夫醒来后,才想起了自己的公文包,当他看见公文包就放在床头,文件也没有被拆动的痕迹后,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不过,他仍对自己的贪杯有些懊悔,于是匆匆告别了热情的女主人,再次踏上了去巴黎的火车。

其实,玛塔.哈莉已经在他睡后偷拍了所有文件,并第一时间交给了自己的接头人。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经过了战争开始阶段的短暂惊慌后,巴黎的上层社会很快又恢复了往常的生活,玛塔.哈莉再一次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不过,这时的她对追求者的选择,已经不同于以往了。

在玛塔.哈莉的众多追求者中,有一个名叫哥朗萨尔的法国海军中将。年近六十的哥朗萨尔虽然老迈,但却是巴黎社交圈里出了名的好色之徒。

很快,这个色鬼海军中将就陷入了玛塔.哈莉的温柔陷阱之中,为了在玛塔·哈莉面前显摆,他时常向玛塔.哈莉吹嘘自己的经历,甚至把一些重大的军事机密也当做炫耀自己特殊地位的谈资。

有一次,哥朗萨尔带着不悦对玛塔.哈莉说,自己要离开一段时间,因为法国政府要派他前往俄罗斯,同俄国人商谈有关法俄两国联合作战的事宜。

结果,法俄会谈还未正式开始,德国人便已经做出了有针对性的军事准备,原因很明显,是哈莉把这个获取的情报告诉了德国。

口无遮拦的哥郎萨尔,还主动邀请玛塔.哈莉到自己的办公室参观,于是,挂在这位海军中将办公室里的军事地图以及摆在他桌子上的法国海军的造舰计划,也意外地成为了玛塔.哈莉的工作收获。

不仅如此,哥朗萨尔还邀请玛塔.哈莉去当时法国排水量最大的巡洋舰贝特罗号上为海军官兵进行舞蹈表演。

为了能够一睹著名艳星风采,舰上的官兵都很高兴,然而,他们却不知道这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损失。

玛塔.哈莉将自己在这艘战舰上看到的一切都告诉了德国人,不久之后,这艘军舰遭到了德国海军的围攻,舰上的数百名士兵与战舰一起沉入了大西洋,舰上的官兵至死都不知道是谁出卖了他们。

由于这位艳星的“温柔陷阱”而死于非命的不止贝特罗号上的数百士兵,在后来公布的战事统计资料中,玛塔.哈莉送出的情报直接导致17艘法国军舰被击沉,共有约5万法国士兵命丧黄泉,死者中军衔最高的是英国陆军总司令霍雷肖.赫伯特·基钦纳伯爵。

基钦纳是英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名将之一,曾率军为大英帝国征服了苏丹和南非,一战前升任为陆军总司令,麾下统帅着一支200万人的庞大陆军。

1916年,他乘坐汉普郡号军舰前往俄国商讨英俄合作事宜,事先安排的路线被玛塔.哈莉探知,玛塔.哈莉向德国人送出了这一情报,于是,德国人在汉普郡号的必经之地布下水雷,结果,汉普郡号触雷沉没,这位风光一时的人物葬身海底。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到了最残酷的时刻,协约国和同盟国双方共有数百万人投入这场厮杀,为了取得战争的主动权,英法两国正在研制一种新式武器,这就是坦克。

这一计划被隐藏在英法联军高层的德国间谍获知,德国情报机构立即全力搜集相关情报,不久,他们探听到,坦克的设计图保存在法军统帅部高级机要官摩尔根将军家的保险柜中。

德国的情报机构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窃取这份设计图纸,接到命令后,玛塔.哈莉举办了一场家庭舞会,并通过关系邀请摩尔根参加。

舞会上,哈莉用尽浑身解数向摩尔根献媚,将摩尔根迷得神魂颠倒,陷入情网,无法自拔。

不过,摩尔根并非哥朗萨尔那样的老色鬼,虽然身陷温柔乡中,但却依旧保持着警觉。

玛塔.哈莉数次装着有意无意地将话题引向有关保险柜的方向,摩尔根都会马上警惕起来。

她知道,想让摩尔根主动说出保险柜的位置和密码是不可能的了,于是,决定自己去找。

一次温存过后,玛塔.哈莉提出想搬到摩尔根家中居住,摩尔根对此求之不得,高兴地同意了。

住进摩尔根家之后,哈莉利用摩尔根不在家的时间仔细寻找,终于在书房的一幅油画后面找到了保险柜,但是没有密码。

接着,她几次三番在摩尔根家中寻找一切可能保存着密码的笔记,却一无所获。这时,德国的情报机关告诉她,这种保险柜的密码是由6个数字组成的,此时时间已经非常紧迫,德国方面命令她必须在24小时之内得到坦克设计图。

当天晚上,哈莉在摩尔根的葡萄酒中放了大量安眠药,摩尔根昏睡过去之后,她来到书房,尝试能否碰运气打开保险柜,但用了一夜时间,也没能试出保险柜的密码。

这时,哈莉的目光停在了墙上挂着的一座坏钟上,钟面的指针停在9时35分15秒。

此前,哈莉曾经问过摩尔根为什么不换一座钟或者拿去修理一下,但摩尔根却说,这座钟有着特别的纪念意义。

玛塔.哈莉突然意识到,这组数字一定和保险柜的密码有某种联系。如果钟面上显示的时间是晚上9时即21时的话,正好是一组六位数字——213515!

哈莉按照这一数字拨动了密码锁,保险柜的门打开了!她迅速找到了坦克设计图,用微型相机拍了下来,然后急忙将一切恢复原状。当她做完这一切刚刚离开书房时,晨起打扫的女仆进入了书房,这就是间谍史上著名的“最后半分钟”。

这一情景后来在影视作品中被大量采用、演绎,而玛塔.哈莉在关键时刻所表现出的机智也被后人称为“哈式急智”。

绝密情报的一次次外泄,引起了协约国的高度警惕,英法情报部门成立了联合反间谍小组,对一切可疑的人员进行调查。

最先发现玛塔.哈莉有嫌疑的是巴黎的英国谍报人员,但法国情报部门的负责人乔治.劳德克斯上尉起初根本不相信这个在声色场所出卖肉体为生、每天过着醉生梦死生活的高级妓女是间谍,然而,调查中发现的种种疑点,却让他不得不承认这种可能性极大。

调查人员发现,玛塔.哈莉定期给人写信,但却从未收到过回信;她与荷兰、瑞典以及西班牙驻法国的大使关系都非比寻常,往来极为密切,而法国情报机关在秘密检查了这三国大使的外交信件后发现,这些信件中有一部分其实是哈莉向德国传递的情报。

据说,哈莉暴露后,法国情报机关没有逮捕她,而是决定将哈莉发展成双面间谍。

传闻中说,法国情报部门的负责人杜拉上尉亲自策划并执行了这次招募,玛塔.哈莉没有其他选择,况且,依旧可以得到大笔酬金,因此她也同意了。

哈莉的美色对德国人同样无可抗拒,很快,她便从一名德国上校口中套出了重要的军事情报,使法国人在战场上占了一个大便宜,法国人遵守承诺向玛塔.哈莉支付了应有的报酬。

知道玛塔.哈莉间谍身份的德国人很快便对她产生了怀疑,但这时,她却突然被法国当局逮捕了,这在当时引起了整个巴黎的轰动。

1917年,玛塔.哈莉在法国因叛国罪受审。在法庭上,她拒绝认罪,并对法官说:“我是妓女,没错,但我不是叛徒,永远不是。”

但最终法庭仍然认为她有罪,将她判处死刑。1917年10月15日,玛塔.哈莉在万森碉堡被枪毙,临刑时,她拒绝遮住眼睛,并向着12人的行刑队送去了飞吻。

一代艳谍香消玉殒后,人们发现她的死因中有着种种谜团。

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是,玛塔.哈莉死于德国人的离间计。德国人察觉她成为双面间谍之后,便派后来的“纳粹谍王”卡纳里斯出马调查她。

卡纳里斯自身的魅力让玛塔.哈莉第一次真正陷入了情网,很快,卡纳里斯便查明了事情的真相,随后德国情报机构决定借刀杀人,于是又将玛塔.哈莉派到巴黎执行任务,同时故意将消息泄露给法国人。

这时,法国人似乎完全忘记了玛塔.哈莉曾经的贡献,迅速将她处死。还有人认为,法国人这么做是由于当时法军屡屡受挫,国内舆论十分不满,处死玛塔.哈莉正好可以转移舆论焦点。

另外,据法国历史学家菲利普.考勒斯考证,玛塔.哈莉的死与当时审理此案的大法官的个人好恶有很大关系。

当年,审理玛塔.哈莉的主审大法官皮埃尔.波查顿正是考勒斯的外曾祖父,考勒斯仔细查阅了家庭档案后发现,当时皮埃尔.波查顿发现妻子不忠,因此,对生性风流的女人恨之入骨。

当他得知玛塔.哈莉是凭借自己的美色诱惑军政要人、获得情报时,皮埃尔怒不可遏,毫不犹豫地就判了玛塔.哈莉死刑。

而法国的情报部门见玛塔.哈莉的身份已经暴露,没有了利用价值,借处置她的机会还能挽回一点面子,于是就默认了对玛塔.哈莉的死刑判决。

如果这些资料属实,那么玛塔.哈莉可算是所有间谍中最悲惨的一个了。她先后被两个国家利用,又同时被这两个国家无情抛弃。

玛塔.哈莉死前留下遗嘱,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院。最终,她的遗体被保存在了巴黎的阿纳托密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