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小细胞肺癌局部晚期患者,到底用不用放疗?

 与癌共舞论坛 2022-08-26 发布于天津

作者:淼淼

前几天在患者交流群中看到有患友提问,作为一个术后诊断为局部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正在考虑要不要做辅助放疗

非小细胞肺癌(NSCLC)作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不能靠单一方案,而是要靠多学科联合治疗才能对病情有一个不错的控制。

对于局部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即使可以用手术将肿瘤组织完全切除,但仍会有较高的远处和局部复发风险。因此,在手术后医生会使用各类辅助手段进行巩固,以防止肿瘤卷土重来。

然而,对于这类患者是否应该进行辅助放疗这一问题,临床上一直存在着争议。1998年,《柳叶刀》曾发布过一项荟萃分析显示,术后放疗(PORT)对N0和N1这类早期患者的生存有不利影响。在研究中,亚组分析表示对于早期患者,术后放疗不良反应最大。最终的生存分析显示,术后放疗使得死亡风险升高了21%。(注:pN淋巴结分期,Nx:区域淋巴结转移无法确定;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转移至同侧支气管周围和/或同侧肺门淋巴结、肺内淋巴结、包括直接侵犯;N2:同侧纵膈或突隆下淋巴结转移;N3:对侧肺门、纵膈、同侧或对侧斜角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但是,对于N2这类局部晚期患者是否能在术后放疗中获益,这项研究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这使得这些年来,“放疗”派和“不放疗”派各执一词,以至于NCCN、ESMO、ASCO等各大指南都对这个问题含糊其辞,更是让患者拿不定主意。

就在今年年初,《Lancet Oncology》发布一项名为Lung-ART研究结果,给到我们一些启示。研究表示,给予ⅢA-N2患者术后辅助放疗并不能给患者带来获益。

Lung-ART是一项开放式、随机、3期研究,在完全切除、进行淋巴结探查和组织细胞学证实为N2期NSCLC患者中比较纵膈术后放疗和无术后放疗对结果的影响

入组患者年龄≥18岁,体能状态在 0-2。将501名患者1:1随机分配至术后放疗或无术后放疗(对照组)治疗,主要终点为无病生存期(DFS),其他重点包括总生存期(OS),不良事件,局部疾病控制率以及复发情况等等。(无病生存期:根治术后复发时间,可以反映术后治疗策略差异对复发的影响。)

研究设计

截止到2019年5月31日,研究中位随访时长4.8年(2.9~7.0),术后放疗组和无术后放疗组的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47%和44%,术后放疗组中位无病生存期为30.5个月,与未接受术后放疗组的22.8个月相比稍长,但没有明显优势。

两组无病生存期

在出现复发的患者中,有36%为纵膈复发,术后放疗组和无术后放疗组占比分别为25%和46%;虽然我们看到术后放疗确实可以降低纵膈复发,但术后放疗组早期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了89%,整体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率达到25%。在研究中有2例患者死于肺炎,与放疗引起的感染相关,1例患者死于化疗相关毒性(败血症),均为术后放疗组患者。

向下滑动查看

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及安全性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中有91%的患者进行了PET-CT检查,96%患者接受了新辅助或辅助化疗,3年无病生存率均高于二组的初始假设。但死亡高于对照组(15%vs5%),以心肺疾病相关死亡为主。

这些安全性数据表明,与不接受放疗的患者相比,术后放疗为N2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更多风险。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局部晚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并不能被常规推荐。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所有的患者都不能接受放疗呢?当然不是。

Lung-ART研究中,放疗对于局部控制的效益还是很高的。研究人员也有提到,对于高危N2人群,包括多站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清扫不充分、安全切缘不够的这类有可能出现局部复发的患者、新辅助治疗后降期的患者,或许可以使用。

对于未完全切除NSCLC患者而言,术后放疗仍然是一种治疗选择。相信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实现对肿瘤的更精准和个性化治疗,并且显著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更多生存获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