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讨绿色甲醇作为氢载体系列一:氢船舶应用

 沧海为书 2022-08-26 发布于广东
之前分析了氨做为氢载体在加氢站场合可能会有用武之地。这次分析一下绿醇作为氢载体的潜力。我们来分析两个案例:

系列一:氢船舶:“甲醇重整+碳捕捉?探索大型船舶用氢技术方案”,已有多个公号报道了这个新闻。

系列二:氢冶金:“无化石直接还原铁工艺中两种储氢方法的比较”,国际氢能杂志2021年文章,作者来自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针对“氢冶金”场景,对比了“内衬岩洞”储氢和甲醇-重整储氢的经济性。不愿意看这里瞎唠叨的,可以看原文;懒得看的可以等我们发布下一期。

甲醇重整-氢燃料船舶案例

之前探讨了什么是绿色e-甲醇及其作为航运燃料的逻辑和推动力。关键的一点是碳中性的CO2来源,考虑原料来源广泛性,长远看可能必须采取空气直接捕捉DAC,目前成本太高。生物基碳在推广初期比较重要,但是长远看廉价生物基碳源有限。

怎么破?有项目创新性的提出了一个貌似繁琐但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即HyMethShip项目,大致流程是如下图,空气捕捉碳+绿氢合成甲醇——船上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碳捕集——氢提供动力,碳在靠岸的地方卸下来,用于下一次合成甲醇。“首次”航行的碳来自空气捕捉,之后就依赖自身系统低成本捕捉的碳。

Image

这个系统的确复杂,但是它同时解决了三个“瓶颈”:

  • 氢在陆上的高昂储运成本

  • 船上储氢的难度和安全性

  • 空气捕捉CO2高昂成本

整体效率并不低,甲醇——动力的效率是51%,比直接烧甲醇还高些。当然,这是计算值。理论上原因是:

  • 水蒸气重整和碳捕集用热来自发动机废热!

  • CH3OH + H2OCO2 + 3H2,热值比单纯用甲醇提升约12%

    甲醇LHV=5.58kWh/kg, LHV=33.3kWh/kg1公斤甲醇生成0.1875公斤氢,相当于5.58提高到了6.24kWh

  • 75%的发动机废热用于船上碳捕集用热

项目背景

这个项目的名称是“Hydrogen-Methanol Ship propulsion system using on-board pre-combustion carbon capture” ,即“采用船载燃烧前碳捕集-甲醇船舶推进系统”。欧盟地平线2020Horizon 2020)资助,总金额大约930万欧元。周期3年(2018 – 2021),分为11WPWork Package),项目执行联合体来自6个欧盟国家的13个合作伙伴。

Image

HyMethShip燃料成本

HyMethShip项目并没有给出成本计算细节,只给出了对比图。由下图可见,HyMethShip概念导致的对某些船型的投资成本增加了一倍,但是投资成本占船舶年运行费用的比例非常低。

Image

注:

电转甲醇=电解水制H2+CO2合成e-甲醇;

电转柴油=电解水制H2+ CO(由CO2生产)经类似费托反应合成e-柴油

项目文章对燃料成本更低的解释是:“The reason for the cost difference is that CO2 is assumed to have zero cost as it is captured and recycled by the HyMethShip technology.”,即由于CO2来自于自身产生的碳的循环利用,所以制甲醇的CO2成本是零。这句话有三层含义:

1-直接空气捕捉成本太高。从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过程捕集碳,这个是典型的燃烧前碳捕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直接空气捕集的成本很高。项目文章采用的参考DAC成本为103欧元/吨,基本也是预期2030年以后才能达到的,目前大约是200欧元(最乐观的情况)。

2-氢储运成本太高。虽然绿醇的制备原料是绿氢,但是绿氢储运至船上的成本过高。

3-空气碳捕捉制绿甲醇,甲醇燃烧排等量碳,来自于空气,还给空气,净零;而该项目的概念,由于CO2自身循环利用了,来自于空气,不还给空气,负碳

HyMethShip燃料系统投资

该系统投资大头是:膜重整反应器+加热用电机+余热利用系统,总成本是496 欧元/kW;其它的甲醇和CO2存储等占比很低。

我们根据其它文献的数据计算,包含分离净化的甲醇重整系统投资成本为4200万欧元,产能216吨H2/天(传统,不是膜反应器)。按放大系数0.6计算,36吨H2每天的投资成本为1430万欧元,折合572欧元/kW该项目的甲醇重整反应器+周边系统总成本还是很低的。

对比H2动力船系统投资

我们参考美国能源部DOE的“海上应用氢燃料电池的总拥有成本(TCO)分析——初步结果”的数据,以25MW集装箱船为例:

“Roundtript Duration”往返时间168小时,按低位热值LHV算,燃料电池效率50%,需要25*168/33.3/50%=252吨H2,36吨氢/天。储氢罐体积3300立方米(约250吨),储氢系统成本2960美金/立方(液氢),投资976.8万美金,折合390美元/kW。这与HyMethShip的系统差不多。

H2动力船燃料成本

假设制氢1.5美金,有评估显示液氢500公里“全链条”储运成本最低大约是2.5美金,则至船上液氢成本为4美金/kg。DOE的TCO报告采用的“远期”目标氢价即4美金。这已经非常低了,相当于1650美金/吨的LNG,1400美金/吨的柴油,670美金/吨的甲醇。

注:不是点对点运输,规模化用氢,要储的,而且储的量还不能小。2.5美金/公斤的全链条储运成本是包含了廉价的地下储氢的。

Image

DOE报告当时(2015)对比的是传统化石柴油和LNG,采取的参考值是620和700美金/吨,如上图,看起来氢船舶TCO极高。但是,目前国内LNG价格折合约1200美金,柴油折合约1300美金,已经接近了4美金的氢了。

结论

氢到船上成本是否能达到4美金以下,什么时候达到,多大范围达到(局部vs广泛),是氢载体的前途的判断前提。你可以认为大规模可再生氢2030年至用户成本普遍能达到2美金(BNEF 氢经济展望2020,中国情景),那就忽略氢载体路线,好好直接用氢吧。冷静客观的看,氢基础设施起码要二十年时间发展壮大,氢载体在这二三十年内可以大有作为。

另外,CO2直接空气捕捉,经历了“失去的十年内”;在接下来脱碳大背景下,也许真的可以规模化大幅降本,那么该项目所谓甲醇重整捕集CO2成本低的逻辑,就没有那么有吸引力了。

当然,本文只是探讨甲醇氢载体的逻辑性、合理性。一切都是变化的,竞争对手也是有的,比如有机液态储氢 LOHC。

[1]https://ec./inea/en/horizon-2020/projects/h2020-transport/waterborne/hymethship

[2]https://www./

[3] Elin Malmgren等,The HyMethShip Concept: An investigation of system design choices and vessel operation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on life cycle performance, Proceedings of 8th Transport Research Arena TRA 2020, April 27-30, 2020, Helsinki, Finland

[4] D. Papadias and R. K. Ahluwalia, Total Cost of Ownership (TCO) Analysis for Hydrogen Fuel Cells in Maritime Applications – Preliminary Results, Argonne National Laboratory, 2019

[5] Haid J, Koss U. Lurgi's Mega-Methanol technology opens the door for a new era in down-stream applications. In: Studies in surface science and catalysis. Elsevier; 2001. p. 399-40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