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大将帅传奇人物——叶剑英:关键时刻显身手

 兰州家长 2022-08-26 发布于甘肃

每一次关键时刻,他必有行动,北伐时反蒋,长征时反张国焘,毛主席去世时反“四人帮”,每临大事不糊涂。

文章图片1

ー、艰难起步

1897年4月28日,叶剑英出生于广东省梅县偏僻山村雁洋堡一个叶姓人家。叶剑英的父亲叫叶钻样,他虽然考中过武秀才,练得一身不错的武功,但一直没有用武之地,结果,武秀才只得做酿酒、磨豆腐的小本生意,每逢圩日去镇上摆摊叫卖。

叶剑英的母亲陈秀云是贫农之女,没有读过书,嫁到叶家后,操持家务外,还常给人打短工,赚些收入贴补家用。

叶剑英是他们的长子,起初名叫叶宜伟,父母称之为阿伟。15岁时,叶宜伟就读于东山中学,不久,东山中学成立了学生自治会,叶宜伟被选为会长。

1915年东山中学第一届学生就要毕业时,省教育司通知梅县各中学举办学生成绩展览会。任学生自治会长的叶宜伟和许多教师、学生都主张大张旗鼓地办展览,但校长却不同意,他说:“办展览用太多人力,会影响毕业考试。”

其实,他心里是怕在展览会上私办学校超过官办学校会惹来麻烦。叶宜伟和丘宏铨等人没有理解校长的苦衷,他们代表学生自治会去拜见校长,说:“我们东山中学在梅城一向受压,校长先生,这次为何不把成绩拿出来,叫他们看一看呢?”

校长:“你们年轻不懂事,我们的成绩压倒别人,人家就会借口找岔子,说这个不符合章程,那个违反了制度,学校就办不下去了。”

年轻气盛的学生仍不示弱。叶宜伟说:“校长如果觉得不便,就由我们学生自治会出面好了。”这些话刺痛了校长的自尊心,他不高兴地说:“这个学校是你们当家,还是我当家?”

叶宜伟立即说:“现在民主共和了,办好学校,大家都有份!”“放肆!”校长说,“赶快回去,规规矩矩上课,谁再闹事,就以开除论处,休想拿到毕业文凭!校长的用意,终于未被学生们接受,叶宜伟、丘宏铨等学生还是热热闹闹地搞起了展览。

结果,校长大发雷霆,作出了开除叶宜伟的决定。叶宜伟只好怏怏地回到了雁洋堡老家。

文章图片2

二、两问都督唐继尧

叶宜伟的祖父叶福智以挑担叫卖糊口,共有5个儿子,依次为铭祥、饮样、鉴祥、锡祥、钻祥。他们先是挑担叫卖,后来前4人相继出走南洋谋生。

叶钻样虽然留在家乡经营小本生意,也时时往返雁洋和南洋之间,为华侨和眷属传信带物。

叶宜伟被学校开除后,决定到南洋去。既然父兄们能走南洋,我为什么不能?他决定去南洋闯一闯,找一条谋生的路。

然而,当叶宜伟来到马来西亚,找到几个伯父后,才知道他们自己都生活不下去。找工作无门,结果这位19岁的青年陷入了苦闷和彷徨之中。

文章图片3

正是这时,云南督军唐继尧派人到达南洋,招收华侨子弟人云南讲武堂学习,宜伟打听清楚后毅然报名,被录取了。经过香港,绕道越南海防、河内,叶宜伟来到昆明,跨进了云南讲武堂的大门,在登记学生的花名册上,他把自己的名字由“宜伟”改为“剑英”,意为“剑胆英武”。

叶剑英进入了云南讲武堂第12期学习。云南讲武堂是清朝末年设立的,光绪年间叫过武备学堂、新操学堂、陆军速成学堂、陆车小学堂等名字,宣统元年正式叫云南讲武堂。

清廷创办讲武堂的初衷是出于编练新军,对付民族民主革命,培养维护反动统治的工具,但从这里走出的人,都成了推翻清廷的中坚力量。

文章图片4

叶剑英进入讲武堂时、校长蔡愕已经去世,独揽云南省军政大权的是唐继尧。袁世凯称帝不久就一命呜呼,继任总统黎元洪与国务总理段祺瑞争夺权利,赶跑复辟的张勋,毁弃孙中山1912年颁布的,临时约法,拒绝召开国会,想以武力建立独裁统治。

于是孙中山又掀起护法运动,进行护法战争。唐继尧表面上回应护法运动,暗地里向段祺瑞政府妥协,支持桂系军陆荣廷剥夺孙中山的职权。

唐继尧的这一切,都依靠在云南讲武堂培植的亲信和骨干。为了更严密地控制讲武堂,他让亲弟弟唐继虞当校长,打击拥护孙中山的军官和师生,亲手制订校规不许学生阅读其他书籍和报刊,封锁外界消息,禁止谈论政治问题………对这些,叶剑英从心里不赞成,并慢慢产生了反感。

唐继尧自称是王阳明的信徒,常到讲武堂讲王阳明的学说,什么“万事之理不外乎心”,什么“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陈词滥调,一套一套的,并要学生读习王阳明的著作。

文章图片5

叶剑英知道王阳明这个人,也读过王阳明的文章,但不熟悉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为此,他特意到图书馆借了一套王阳明的《王文成公全书》,在课余时间认真地进行了阅读。

一天,唐继尧又到讲武堂来讲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讲着讲着,突然问学生:“阳明先生的学说深如瀚海,敝人略说一二,不知诸君领会没有?如有不明者,可以发问。”

学生们相互看着,谁也不吭声。突然,叶剑英站起来说:“报告,学生有不明之处,想请教都督。”人们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了叶剑英的身上。唐继尧看了看,问:“你叫什么名字?是哪一科的?”叶剑英:“报告都督,我叫叶剑英,是炮科的。”唐继尧点点头:“好,好,你说吧。”

叶剑英:“知和行的关系,是哲学的一大问题,自古以来中国的学问家们争论不休。孔夫子说:'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孟夫子说:'人之所不学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墨经上说:'知,材也,接也。知以目见,而目以火见,而火不见,惟以吾路知。’

诸子百家对这个问题各持所见,不尽相同。请问,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的要者何在?是知先于行,还是行先于知?”唐继尧抬头看看叶剑英,又低头翻了一会儿讲稿。

文章图片6

但是,他大讲阳明学说,又自称为阳明信徒,这个问题却弄不清楚,心想知与行就如鸡生蛋还是蛋生鸡般,回答不好反而会出洋相,急出了一身汗,但是,众目睽睽之下他又不好不回答,突然他灵机一动,反问道:“你认为呢?”叶剑英:“谨遵都督教诲,学生以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是以知为行,以知代行,知源于行。”“何以见得?”唐继尧问。

叶剑英:“因为王老夫子说过:'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可见,凡是思念之萌,情感之动,意志之决,在他看来都是行。”唐继尧轻轻点点头,说:“阳明学说后继有人了。你还有什么不明之处?”叶剑英:“还有一事请教都督大人。”唐继尧:“说吧。”叶剑英:“请都督大人示教,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与孙中山先生的'知难行易’有何异同?”

这时已背离了孙中山学说的唐继尧,对叶剑英提出的这个问题不感兴趣,但又不好明显地表示出来,就挥挥手说:“孙中山不能和王阳明比,他们的主张也不尽相同,敝人所说的是阳明学说,诸君要细心领会。今天就到此为止吧。”

唐继尧的不高兴,学生们看出来了,都为叶剑英捏一把汗。但是,因为第一个问题回答得好,唐继尧并没有像对待其他学生那样给叶剑英过不去,事后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因而叶剑英得以继续在讲武堂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