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鱼鳞有什么功能?
2022-08-26 | 阅:  转:  |  分享 
  
鱼鳞有什么功能?



鱼鳞是鱼身外围的盔甲,是鱼的水下防护装备,占鱼身体重的2%-3%,它对于鱼来说,其功能表现在:

1、在鱼肚部位的鳞,能反射和折射亮光,犹如一面镜子,从而使其底下凶猛的水生动物眼花目眩,产生天水一色之感,辨不清物体。这种鳞,成了鱼的天然伪装。

2、为鱼体提供了一道保护屏障,使它与周围的无数微生物隔绝,更有效地避免感染和抵抗疾病。

3、作为一层外部骨架,鳞既可以使鱼体保持一定的外型,又可减少与水的摩擦,并使鱼体灵活自爱自如自在地运动。

4、生物学家根据鳞片上环生的年轮(每轮表示过一冬),判知鱼的年龄,亦可较为正确地掌握其生长、死亡及健康状况。

鱼类身体两侧大都有一条或数条从单独小窝演变成为带状的线,称为侧线鳞。每片侧线鳞有侧线孔,其中有液体与胶状物质,能感受水的低频率振动,为它们带来了“第六感官”,从而能敏捷地感知外界的微弱变化,帮助它们更好地感知水压、判断水流、寻找同伴与鱼群。

在我们从事鱼类工作的研究中,通常根据鳞片的数目、大小、排列形状鉴定鱼种。如鲤鱼,早在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即称“当肋一行三十六鳞,鳞有黑文如十字”,可见各种鱼的鱼鳞有着自己的特点。记载鳞片数目的排列方式,常用一个带分式来表示,称为鳞式:例如鲫鱼的鳞式为28-30,表示鲫鱼的侧线鳞为28至30片。根据各个鱼种的不同,侧线的上下鳞多少不等,有的上鳞为5至6片,下鳞为5至7片。也有的侧线很宽,如胭脂鱼,它的上下鳞比一般鱼就多得多了。

有些鱼还因身上的鳞片而得了雅号。如鲤鱼侧鳞36片,被称为六六鱼,意为“六六大顺,吉祥如意”;鲥鱼每年三四月间溯江而上,洄游产卵。这一期间皮下丰富的脂肪都渗透到鳞里,全身鳞片晶莹闪烁,增加了它对异性的吸引力,因此它们对身上的鳞片格外爱护。在江中一碰到渔网,就头顶网线,一动不动,宁可束手就擒,也不愿弄伤自己的鳞片,这种把形象看得比生命还重要的品格,引得古今文人赞叹不已。宋代大学士苏东坡称它为“惜鳞鱼”,清末状元张謇曾有过“护鳞忘惜命”的颂辞。

鱼鳞的功能,还体现在它所显示的鱼纹上。

人有指纹,树有年轮,有趣的是,鱼也有自己的特殊标记——鱼纹。

海洋生物学家研究鱼纹已经几十年了。他们发现,根据鱼鳞片的轮纹,可以不难掌握这条鱼的生活历史,包括产卵地、生长地等。开始人们用显微镜对鱼纹进行比较分类,收获不大。美国西雅图的一家生物公司利用电脑来进行分析,使整个工作简捷多了。分析鱼纹与观察树木的年轮有点相似。

鱼纹每年大约生长一圈(一说,一年生长10-13圈)。测定鱼纹的间距、形状及宽度,不但可以知道鱼龄,而且还可以了解鱼的生活状况。

如果鱼纹的纹路很窄,说明这段时间它是生活在寒冷地带或食物缺乏的环境。夏天,食物丰富时鱼纹会特别宽,间隙也变大。鲑鱼的幼年期是在淡水中生长,这段时期的鱼纹就比在食物富饶的外海要细窄得多。例如,有一种太平洋红鲑鱼,通过分析鱼纹,发现它们早期是在加拿大的史基纳河流域生活。这样,人们便找到了太平洋红鲑鱼的行踪。

用摄影机录下显微镜下鱼纹的图像,进行分类判别,再将其转化成数值信号,便可储存在电脑的磁盘上。必要时,再将影像显现在电脑屏幕上,与样品进行对比。半个小时左右,科学家便能确定这群鱼的来龙去脉。以此为根据,还可能裁定国际捕鱼纠纷。







1







献花(0)
+1
(本文系双月楼书斋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