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名流【艺术名流周化永】

 墨海飞舟a 2022-08-26 发布于云南

       周化永,1978年生于辽宁盘锦。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文化部中国山水画创作院画家,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山水画协会会员,中国长城书画院特聘画家,盘锦开明画院副秘书长。

立万象于胸怀

――议周化永山水画

文/徐卫国

       中国山水画始于隋,而兴起于五代,至宋、元,山水画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期。荆关董巨,刘李马夏,而至于元四家,形成了中国山水画完善的绘画语言体系和笔墨样式。而这些流传后世,就是山水画传统的精华所在。明清山水画也有很大发展,从明四家、清四王、清四僧,山水画的笔墨语言和审美样式更加丰富多彩。


       而近百年则是山水画的振兴时期,大家辈出,山水画的题材内容、社会功能与文化观念得到了大大发展,多角度,多层次,多元化的探索达到了空前繁荣的状态。而山水画的发展万变不离其宗,借用长安画派的一句话,就是要“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尤其在当下,经历了西学东渐,八五新潮,山水画“正本清源,传承文脉”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十年来,山水画艺术空前繁荣,风格派别林立,绘画从业者众多,学术活跃,市场繁荣,在这种背景之下,学习山水画的正确路径就非常重要。


       周化永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涌现出来的山水画家。化永学习山水画的路子很正,从传统入手,不刻意追求新奇古怪,而是从笔墨的基础开始,皴擦点染,一招一式无不源于传统。观化永近期的作品,画面整体把握很到位,平淡天真,不急不躁,有一股生拙之气。不油滑,不讨巧,这非常可贵。这体现了一种创作的状态,即是一种认真的态度,也是一种遵从自己内心感受的的虔诚。

       那就是用手中之笔,表达心中理想的山水。宗炳《画山水序》中说:“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像,至于山水,质有而趣灵”。这“质有而趣灵”意义深刻。化永生于白山黑水的北方,北方的山水风物滋养了他的灵气,得益于对自然的观察,化永的山水画更贴近于自然山水的阴晴更替,烟云变化,包括对山石造型的把握,对结构的组构,对画面效果的安排,都恰如其分。虽然还有深入的空间,但都在规矩之内,可塑性极强。


       俗话说“画如其人”,化永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为人师表,勤奋踏实,待人诚恳,纳言敏行而无浮躁之气。曾赴京求学山水画,近年来,进步巨大。从平尺斗方扇面到寻丈大幅,都画得灵动、唯美,周正而完整。古人认为:人品不高,则用墨无法,人品即高,其一唱一和,一挥一洒皆有过人之处。从画家的文化修养上看,就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标杆。没有仁者之风,不可能与厚德载物的大自然对话,解读出他们的奥妙,自然也谈不上表现出厚重的包孕万象的自然。做事先做人,画画亦然。更何况画画是寂寞之道,画画的人首先要耐得住寂寞,在外界各种诱惑之下,能保持内心的一份宁静与纯粹。而化永是画画儿的料儿。


       山水画是中国画艺术当中精深的一科,所谓传统也浩如烟海,自然风物也包罗万象。化永已经迈入山水画艺术的殿堂,以后的路还很长。我相信,以化永的悟性和勤奋,加之进一步的笔墨锤炼,深入把握传统,更多深入生活,化永的山水画创作一定会迈上更高的台阶。

       2015年4月26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