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调侃遭雷击去世的新郎,也是一种网络暴力

 skysun000001 2022-08-26 发布于天津

图片

文|马小龙

8月25日,云南玉龙雪山管委会官微通报称,8月24日,玉龙雪山云杉坪突发雷击伤人意外事件,阮某某经抢救无效死亡。目前,善后处理及后续相关工作正有序开展。此前,涉事景区工作人员证实,24日,一对新人拍婚纱照时,新郎遭雷击不幸去世。

图片

这本是一起惨烈的悲剧,但在不少新闻报道的评论区,有网友却发出“抖机灵”、调侃之言,诸如“这是发誓了?”“前女友心想,应验了”“让我前男友上去”等玩笑话语充斥着评论区,还有声音指责受害者——“我就纳了闷了,出去都不做功课的吗?”。一时间,这则关于自然灾害致人死亡的严肃报道,竟成了一些人的“段子灵感”,这样的场景着实令人感到寒意刺骨。

对于这样的调侃,不少声音表达了反对的意见,诚如有网友说的那样,此时调侃显然缺乏对鲜活生命骤然逝去起码的悲悯和善意。试想,如果你是逝者的亲朋,当一场喜事因为意外事故变成丧事,生者不仅要承担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面对网民的玩笑和指责,这样的场景又是谁能够轻易承受的?只要稍微换位思考一下,便很难对此事发出调侃和指责之言。

图片

而对悲剧中的逝者言语轻佻,显然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为“无心之失”,其本质依旧是互联网语境下部分网民共情能力的降低甚至退化。在集体无意识的场域之下,很多虽然看到了触目惊心的画面,但浅薄的世界观和价值导向,并没有使其在第一时间意识到,这场雷击使得一个即将组建的新家庭瞬间破碎,也缺乏对生命起码的尊重,反而沉溺于自身世界中,开始自以为是地“搞笑”和“抖机灵”。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之中,“死者为大”的观念始终贯穿其中,但在日常的互联网交流中,一些人依旧沉溺于“万物皆可段子”的语境之中,导致其在互联网上对自我的道德要求进行了极大稀释。这种现象在此事中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展示,当类似于“这是发誓了?”等轻慢之言脱口而出现身于社交平台之时,显然就像一把利刃般插入逝者亲属的内心,也违背了我们长期以来所推崇和维护的基本人性伦理。某种程度上看,这是一种群体道德上的亏欠,也是另一种网络暴力存在和衍生的逻辑。

在以往的类似事故中,面对网民对逝者的调侃之言,不少人曾呼吁网民要多些善意和同理心,但时至今日,有些人还是难以做到对悲剧事故予以共情,其中的深层原因值得每个人反思。而那些指责逝者“不做功课”的网民,显然也陷入了一种单调化的臆想之中。

总而言之,对待此类意外事故之中的受害者,身为旁观者,多些善意和同理心或许才是值得推崇的态度。虽然是发生在他乡的悲剧,大多数网民难以亲临现场感受其中的悲痛氛围,但绝不能将其当做互联网影视剧中的一幅画面,并以轻佻的态度对待。要明晰的是,这是真切发生在现实中悲剧,对两个即将举办喜事的家庭而言,这样的悲剧发生无异于一场灾难,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调侃和指责,无疑是一种粗糙的“键盘侠”行径。
热点视频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