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林根 | ​杨镇龙起义

 海燕文化工作室 2022-08-27 发布于浙江




杨镇龙起义




文/孔林根

杨镇龙,字子翔,宁海松坛人。出生于宋理宗年间,祖上世代为官,家道殷富。自幼习武练功,天生神力,文武双全,且有豪侠之气。宋末登科进士,曾经做过衢州总兵。1279年元军攻占临安,先锋直抵江南,各地纷纷投降元朝。南宋灭亡后,元朝统治阶级赤裸裸地推行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江南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

     
杨镇龙怀着推翻元朝残酷统治的大志,回到了宁海。他散发了家财,暗中联络旧部下,秘密发动群众,以创办白莲教为名,设坛练武,积蓄力量。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南方各地民众纷纷揭竿而起,反抗元朝暴政。杨镇龙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就在连头山脚杀马祭天,讨伐元朝。带领一万余人马一举攻克宁海、象山两个县城。义军又筹集粮草,挥戈西进,攻下天台。各地民众纷纷响应,队伍迅速扩大。义军声势浩大,作战勇猛,元军闻之色变。杨镇龙又率领义军横扫磐安,进入东阳。所到之处,群众焚香跪拜迎接,队伍发展到十二万之众。杨镇龙与大家商量后,选择玉山作为根据地,建立“大兴国”,定年号为“安定”,自己为“大兴国皇帝”。之后兵分两路,连续攻克新昌、嵊州、余姚、上虞、东阳、义乌、永康诸县,势如破竹,锐不可当。元朝统治阶级闻讯大惊,急忙调集数十万大军进行镇压。义军凭借崇山峻岭与元军激战。元朝见久攻不下,又命名将史弼率领大军南下,东阳地主武装王道恩助纣为虐,夹击起义军。义军腹背受敌,终因寡不敌众节节败退,许多义军将士壮烈牺牲。杨镇龙为保存实力,率领残部退回家乡松坛,利用有利地形与元军周旋。元将史弼领十万元军纵火烧杀,义军和当地百姓惨遭屠戮。

   
杨镇龙的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对元朝统治阶级却是当头一棒,让他们知道了江南人民是不可辱的,不管统治阶级多么凶残,都征服不了人民群众反抗暴政的决心和意志。杨镇龙反抗民族压迫的大无畏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尊敬和怀念。

作者简介

孔林根

孔林根,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宁海县作家协会会员、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会员、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出版《宁波传统村落田野调查:清潭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