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好手艺:鸡油黄

 skysun000001 2022-08-27 发布于天津

讲述人:山东省非遗项目鸡油黄与鸡肝石琉璃烧制技艺传承人 孙云毅

鸡油黄,又称为“御黄”“黄玉”,因色泽、油润度酷似母鸡腹中的鸡油而得名。

鸡油黄琉璃起于明初,盛产于清雍乾年间,专为皇室和宫廷所用,严禁民间生产。后来,原料配方一度失传。

图片

我的祖上乾隆年间曾参加御用鸡油黄料器制作。叔叔和父亲他们为了“复活”这工艺,经过10多年反复试验,终于在2007年取得成功。

制作鸡油黄琉璃,一靠配料,二靠工艺。料配好后,投至窑炉中,烧至1300多摄氏度熔化,再蘸取、拍打、吹气、搓圆,每个步骤务必干脆利落,不能拖泥带水,因为液态的琉璃一旦离开窑炉,就会迅速变硬。成型后,放到退温炉里,退温十几个小时,取出毛坯,打磨、抛光。然后,根据设计好的图案,雕刻花纹,让它更多一些“文化味”。

图片

行内有个说法,叫“十缸九不成”。制作过程中,用料、火候都要恰到好处,稍有不慎即成废品。100件中,能出10件精品,就算很不错了。

传统技艺如何适应新时代,是我一直认真考虑的问题。从16岁开始学艺,干这行当40多年,我不断地对材料、工艺技术及器型设计进行改良,如今,成品率和色泽纯正度都大大提高了。

图片

我还独家研制出以鸡油黄废弃熟料生产“鸡肝石”的工艺,既节约了成本,又减少了环境污染。2013年,我成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各大展览评比中获奖。

(本报记者赵秋丽、冯帆 本报通讯员董振霞、陈颖采访整理)


来源《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27日 01版)
图片:鲁中晨报
责编:张永群
编辑:张雪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