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氏砭法|刮痧调理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

 昵称51657969 2022-08-27 发布于山西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都有它的身影,尤其是多种形式聚会必备之品。如过度贪杯,嗜酒成瘾,直接损伤肝脏,日积月累形成肝硬化。

临床中,酒精性肝病患者越来越多,治疗甚是棘手。这是一个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近5年的患者,2018年4月因饮酒过劳导致肝功能衰竭,病情危重,给予人工肝治疗5次,病情趋于稳定,中西药治疗总胆红素波动在200μmol/L,僵持不下,多次住院,期间与他沟通虎符铜砭刮痧,患者持观望怀疑态度不接受。虎符铜砭刮痧治疗一个个成功的案例,令他信服心动,疗效是硬道理,主动要求刮痧。

图片
案例分享

基本情况:男,41岁。2020年5月30日初诊。

入院症见:间断右胁胀痛伴身黄、目黄尿黄如浓茶色,双下肢水肿、麻木疼痛,口干口苦,皮肤瘙痒,纳食减少约三分之一,乏力明显,失眠,多梦,大便质软,一到两次/日,小便调。

中医望闻问切:表情疲惫,面色黧黑,精神萎靡,形体消瘦,舌质淡暗,舌体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弦滑。

病史:患者五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胁胀痛、纳差、乏力、尿黄、失眠,遂至河南省中医院查肝功能异常。

专科检查: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中重度黄染,双下肢轻度水肿。

辅助检查:总胆红素:182.9μmol/L,直接胆红素:85.6μmol/L,间接胆红素:97.3μmol/L,白蛋白:31.7g/L,凝血酶原时间:22.8S。(总胆红素正常值25umol/L,凝血酶原时间10—14s)

中医诊断:1、肝积(湿热蕴结);2、黄疸。

西医诊断:1、酒精性肝硬化失代偿期,活动性并食管静脉曲张(重度)胃底静脉曲张(脾功能亢进、门脉高压)。

刮痧治疗方案:

1.开四穴:大椎、大杼、膏肓、神堂;刮督脉、膀胱经;

2.头颈部:重点穴位—风府、风池、安眠、天柱、百会;

3.360度重刮双上肢:治病先治神,神门、阴郄、灵道、通里,少海、少冲,尺泽、曲池、曲泽穴刮透。

4.刮拭胸腺刮至云门、中府穴。

5.重点部位:肝、脾区体表投影,重刮大包、章门、期门、日月穴覆盖。

6.四井排毒:重磨足临泣、五地会、太冲、然谷。

图片

图片

给予刮痧10次,效果令人振奋。

2020年3月23日至2021年3月13日复查及随访结果如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

按:酒精所致肝病的严重形式,以纤维组织形成和结节增生而导致肝细胞坏死和永久性结构损害为特征。40~60岁男性多见,通常有害饮酒史至少10年。病人表现肝功失代偿的症状体征,如腹水、踝部水肿、黄疸,甚至因食道静脉曲张引起胃肠道出血,或肝性脑病导致意识障碍或木僵。长期过度饮酒,可使肝细胞反复发生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最终导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酒精性肝病在病理上表现为三部曲: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所致肝硬化,且三者常有重叠存在。

中医认为肝积是因多种原因导致肝络淤滞不通,疏泄失职。《灵枢-五邪》篇指出“邪在肝,则两胁中痛。”《灵枢-经脉》篇指出:“胆足少阳之脉……是动则病口苦,喜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肝胆互为表里,肝脉布胁肋,胆脉循胁里,说明胁痛与肝胆的关系甚为密切。若情志抑郁,肝气失于条达,或肝胆湿热内郁,疏泄失常,脉络受阻,经气运行不畅,发为胁痛。黄疸的病机关键是湿,由于湿阻中焦,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影响肝胆的疏泄,导致胆汁不循常道,渗入血液,溢于肌肤而发生黄疸。

本篇以李氏砭法“八大核心理论”为指导,循经辨证、循经治疗思路的依据,从而达到以通为治,以通为补,以通为泻,以通为健,通过砭法去治愈更多的患者。

图片

作者简介:刘杨春,道生李氏砭法虎符铜砭刮痧班49期学员。

执砭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费景兰团队:刘杨春、高山淋、李曼曼、许鹏飞、薛建霞。

图片

图片

编辑:方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