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出走西安(1):一切亏欠,只因来日方长

 赤道蚂蚁 2022-08-27 发布于河南
2020年725日清晨,向来勤奋有加的橙子小姐姐召集大家在钉钉群里召开“畅玩大西北”的旅游推介会。临结束时,看着手机屏幕上甩出针对内容生产的一大堆补贴和红利时,我跟好多小伙伴们一样,到底没有抵抗住疫情后的第一波诱惑,索性在飞猪上购买了前往西安的火车票。
女儿终于长到了能陪着我云游四方的年岁,当我试探性地邀请她一起探访古都西安时,果不出所料,她依然犹豫了很久。
作为父亲,我自然能理解这孩子的苦衷。自从我接触内容生产行业后,她陪着我完成了很多次出行,表面上是出门旅游,事实却远非如此。一路颠簸且不说,单就每次紧张而又忙碌的行程,可怜的孩子陪着我确实遭了很多罪,个中酸楚,一言难尽。
原以为这辈子生养女儿最大的优势就是等她长大了能陪着一起周游世界,如今看着她一脸矛盾,最终还是答应了我,这让人既欣慰又尴尬。
确切说,这是我第三次去西安,虽谈不上轻车熟路,倒也不至于心里没底。第一次去西安那年,我22.75岁,矫情又感性,总爱把没走完的路称之为“遗憾”,把白白错过的遗憾看成“不完美”,并企图把林林总总的不完美留作日后挥之不去的念想。
生活始终就像谜语。人在活命的道路上走着走着就失去了预定的方向,若不是身负枷锁太多,谁愿意把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弄得万分悲壮的模样?
不知不觉中,曾经一腔孤勇的蚂蚁正在老去路上渐行渐远,甚至连出趟远门也想拽个同伴。岁月啊,让人拿什么说你好呢。
当天下午,我和女儿从信阳东站出发,坐了近四个小时的高铁,于傍晚时分抵达西安北站。

之后的一周时间,我们背着笨重的电脑、单反和平板,一路上重复着“打开文档—修图—上传—发布—驳回——销毁—修改”等这些枯燥乏味的流程。先后走马观花地逛了陕西博物馆、大明宫遗址;顶着烈日爬上古城墙拍了半场日落;马不停蹄的走过钟鼓楼、回民街、大小雁塔和大唐芙蓉园。
对于首次来西安的女儿而言,第一眼的古都确实很惊艳,尤其是每天晚上筛选照片时,被反复加工过的视图效果,用孩子的话来说,我们让每一处景点都显得格外货真价实。
夜晚的大唐芙蓉园堪比人间天堂,午夜时分的钟鼓楼,放眼望去,果真宛如梦回大唐。依着城墙跟,橘黄色的灯光下面,一个认真的男子手托相机,旁边认真捕捉镜头的女孩儿也全情投入,给这长安之夜平添了几分浪漫。

唯一遗憾的是,现在的女儿跟当初的我一样,内心深处同样掩藏着各种各样的“遗憾”、“不完美”,还有足以用很多年来仰望的“念想”。
身为父亲,这一程我亏欠女儿没有爬完的华山,没有走完的大明宫,没有聊尽兴的皮卡晨......
不过,我已跟她许诺,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即便不是我,也一定会有人陪着她重新再走一遍。
也许是匆匆的脚步声太过悦耳,2020庚子年的夏天,我们竟未曾听到时光流走的声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