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句话

 明日大雪飘 2022-08-27 发布于上海
张承志未结集新作:
《四句话

图片

    按习惯,每逢开斋典礼或古尔邦节(牺牲祭),穆士林们喜欢在前一晚或当天彼此发贺卡问候,到了节日上午,换上新衣,喜气洋洋地去麦斯吉德:上寺。
如今瘟疫肆虐,口罩之下,以目示语,寺门紧闭,人心惶然。即便情势稍缓门扇半开,想进寺要扫码“ZJ场所活动平台”。门番饷虫,不得通融,以后这穆民可怎么当呢?
心中愤怒,却又无奈,在家中或野外作礼拜的穆士林渐渐多了起来。到了节日临近,我把萦绕心头的几句话,作了一幅贺卡:

图片


几年来觉得,除了它,还真想不出什么别的可说。
以前从日本回国时,像一种自我暗示,我脱口而出对自己说了一句话:在中国活着。后来把它写了出来,延伸为“在中国信仰”。它概括了在瘟疫里活着的信仰方式么?

心里的寺    (مسجد في القلب
一个人的乌玛لواحد الأمة
沉默的信仰  (الإيمان الخفي
纯洁的爱    (الحب المطهر

既然寺被闭锁,那么就意味着“指地为寺”,无论野外、街角、屋里、佛庙,凡大地之上,任凭何处都可当作举礼之地。确实,寺其实就在自己心里,它称作“心中寺”。它卫护着我们的心灵,它深藏着我们的信仰,它是我们与生命的创造者神秘交流、表达爱情的空间。
四句里只第二句需要注释:
伊本·伊斯哈格《先知传》 第一册第100至121节,以'抛弃了偶像崇拜、追求真正信仰,散布各地的四个人的事’为题,讲了四个人各自追求“真正信仰”的故事。
前三人各有不同选择。到了第四人,栽德·本·阿穆尔·本·努法伊尔的时候,这部书细细叙述了他的选择:

相传:他哪个宗教也不入,独自一人背靠着天房,对麦加的芸芸众生说:我只服侍先知易卜拉欣……
据说他伏在地上,额头叩拜在摊开的手掌上。
到了穆民大胜后进驻麦加时,他的儿子来询问使者:
“我们能为了栽德·本·阿穆尔,祈求宽赦吗?”
使者回答:
“当然。他将作为一个人的乌玛而复活!”

这一句记载很重要。因为它为在大都市里,由于找不到安全、宁静、适合自己的宗教仪式而苦恼的信仰者,指出了一个自由的形式。
话既然出自圣人口,当然就是最权威的。是的——
一个人,就可以成为一个共同体(乌玛)。
当然,乌玛(ﺃﻣﺔ/ummat)不可能都向着一个人倾斜。它首先是一种集体。但是对于处于特殊困难中的人,以及隐秘的信仰,“一个人的乌玛”是依据,是鼓舞,是道路。
它是艰难中的不屈,是清洁生存的形式。

图片

把它寄给你,我灵犀相通的朋友!寄去不尽的惦念和节日的祝贺,也寄去在这“牺牲节”的时刻,彼此不懈奋斗的约束。
愿明年能换一张新的贺卡。
写定于2022年7月9日,“古尔邦尼”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