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物贴敷技术作用机制探讨

 景道堂中医 2022-08-27 发布于河南

张天生1,李东明2,关 芳1

(1.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山西太原030024: 2.山西中医学院,山西太原 030006)

DOI 标识: doi: 10. 3969 /j. issn. 1008-0805. 2014. 11. 065

中图分类号: R244.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0805(2014) 11-2726-01

----转自《时珍国医国药》2014第25卷11期

1药物贴敷的中医理论机制

1.1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散等全身组织联系成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来完成机体的机能活动,人体在结构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也体现治法上的内病外治,正如《理瀹骈文》所讲“虽治在外无殊治在内也。”,“外治必如内治者,先求其本。本何者?明阴阳,识脏腑也”药物贴敷遵循内病外治之理法,人体之脏腑在内,经络榆穴系统在外遍布于全身,其治疗作用:一是贴敷的药物能通过肌肤、孔窍、腧穴等处深入腠理,由经络直达全身脏腑组织器官,而发挥治疗作用,即人与自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二是通过药物刺激腧穴,激发经气,疏理经络,调复阴阳,同时通过敷药、经络腧穴的协同作用,激发人体机能,滋生正气,增强脏腑组织功能,以纠偏扶正祛邪,这是人体整体调理作用的结果,综上药物贴敷的治疗作用是药物作用、经络腧穴作用、机体自身整体调理作用的统一,最为适合以多系统、多器官、多层次发病为特点的风湿免疫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1.2药物贴敷的经络系统作用   经络系统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首先是经脉和络脉,正如《灵枢·经脉》篇日:“经脉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是一个多形态、多层次、多功能的调控系统,通过良性刺激可使各种层次的生理功能相互激发、相互协调、作用迭加,从而导致生理效应的放大即激发经气作用,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足见其在人体组织结构和功能上的重要性。经络系统不但是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枢纽,也是病邪传变的重要介质,正如《灵枢·经筋》篇日:“经脉者,所以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又有《素问·皮部论》所说“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入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可见经络系统在生理病理联系上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医认为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邪气可由皮部腧穴而入并传变致病,治疗上亦可以如此,药物贴敷通过药物对皮肤腧穴的刺激,激发经气,使药气、经气速达皮部、经筋、络脉、经别、经脉并感传至人体所有脏腑组织器官,发挥经络系统整体调节作用,快速而全面的调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功能,滋生气血、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调和阴阳,以恢复机体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3药物贴敷的腧穴特殊作用机理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转输出入的特殊部位,穴位循序分布于十四经脉之上,为经气游行出入体表之所在,有其独特的治疗作用,包括治疗腧穴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病变的邻近作用、治疗所在经络循行到达的远隔部位病症的远道作用及机体整体性的调治作用。这表明腧穴不仅是气血输注部位,也是邪气所客之处所,还是防治疾病的刺激点。

药物贴敷正是通过药物对腧穴刺激作用以通其经络,调其气血,使阴阳归于平衡,脏腑趋于和调,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1.4药物贴敷的药物作用机理  药物进入机体的途经,正如《素问·皮部论》曰“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脏腑也”这是外邪经皮侵入机体的途径,同理贴敷药物亦可通过此途径进入体内发挥药效,又如《素问·评热病论》所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见人体正气亏虚,病邪易侵入机体,所以疾病状态,人体正气虚弱,更有利于贴敷药物进入体内,药物作用于皮肤和腧穴经络,如同内服药物在胃肠内泌别清浊,将药气透过皮肤直到经脉摄于体内,融化于津液之中,具有内外一贯之妙,就如《理瀹骈文》所说“切于皮肤,彻于肉理,摄于吸气,融于津液”。随其用药,能祛邪,拔毒气而外出,抑邪气以内消;能扶正,通营卫,调升降,理阴阳,安五脏,清泻五郁之气,而资化源。每种中药都有各自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和作用归经,通过药物这些特性来祛除病邪,消除病因,纠正阴阳盛衰,恢复脏腑的功能。药物贴敷正是根据药物性质功效,辨证论治,选方用药,使之在病体的相应皮肤穴位进行吸收,进入体液,通过经脉气血输布五脏六腑、四肢九窍筋骨,进而发挥其药理作用。如“昔人治黄疸,用百部根放脐上,酒和糯米饭盖之,以口中有酒气为度”,即说明药物通过肌肤、腧穴、孔窍等处吸收,可以贯通经络而作用于全身回,另外,药气能到达一般用药途径所不易到达的部位,并能维持较高浓度,发挥疗效,药气聚于筋骨则治疗筋骨,药气聚于达关节肌肉则治疗关节肌肉,药气聚于脏腑则治疗脏腑,药气所聚,功效所至,病邪所祛。所以非常适合风湿免疫疾病的治疗,特色就是药物不经过体内转化而快速直达病所,即有直接治疗作用又有全身的整体调理作用。

2.药物贴敷的现代医学透皮吸收机制

2.1皮肤的吸收机制  皮肤吸收主要途经是经过表皮角质层细胞吸收脂溶性物质,其次通过皮肤毛囊、皮脂腺、汗管等附属器官吸收水溶性物质,还有钠、钾等可通过角质层细胞间隙吸收,真皮中90%是血管丰富的结缔组织,通过动脉通道角质层转运而使被吸收药物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进人体液循环。

2.2经络腧穴现代机制研究  腧穴是皮肤上特殊的部位,贴敷药物从体外作用于人体的穴位,该穴位的组织结构、皮肤、神经、血管、淋巴等均发生一定的变化,产生特异性热学变化,使局部的温度增高,毛细血管和淋巴管扩张,有利于中药成分渗透皮肤,穿过毛孔,不断地进入淋巴液、血液而循环到达脏腑经气失调的病所,发挥药物“归经”和功能效应。研究表明穴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明显高于一般给药,因腧穴对药物作用具有敏感性和放大效应,药物作用于特定经络腧穴,能迅速在相应组织器官产生较强的药理效应,起到单相或双相调节作用,另则药物贴敷通过刺激皮肤穴位的神经末梢感受器,以及药物的吸收、代谢,对机体的有关的物理、化学感受器产生良性影响,直接反射性地调整大脑皮层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并通过神经系统形成新的反射,从而破坏原有的病理反射联系,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2.3贴敷药物透皮机制  贴敷药物多选芳香厚重之味,研究表明川芎挥发油、丁香挥发油、丁香油酚等都具有促渗作用,认为其作用于角质层,加速角质层结构变化,破坏角化细胞间质,促使表皮细胞间隙扩大,从而有利于药物扩散网。贴敷药物的水和作用于皮肤角质层,在局部形成一种汗水难以蒸发扩散的密闭状态,可膨胀成多孔状态易于药物穿透,透皮促进剂研究,包括表面活性剂类、亲脂性溶酶类,表面活性剂类物质能促进被动扩散吸收,增加表面脂膜的穿透率;常见的促透剂中,油酸、亚油酸可用于亲水和亲脂性药物,它们可溶解皮肤中的脂溶性成分,通过改变皮肤对药物的湿润作用来增加渗透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