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年级】巧用“自相矛盾”

 博阳书屋 2022-08-27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宁波市奉化区实验小学

二(7)班   任修翰 

指导老师  孙春晖

      今天,我做题目时,碰见了一个小麻烦,那就是辨别“谁在说谎”的逻辑问题。一号、二号、三号智能机器人正在学校的操场上踢球,突然把足球踢到了教室的窗户上,打碎了玻璃,学校老师想要弄明白哪个智能机器人踢坏了窗户,就让三个智能机器人说明。

      一号智能机器人说:老师,玻璃是二号智能机器人踢坏的。

      二号智能机器人说:老师,玻璃是一号智能机器人踢坏的。

      三号智能机器人说:老师,我没有踢坏玻璃,是二号智能机器人踢坏的。

      已知三个智能机器人中有两个说谎,只有一个说的真话,请问,玻璃是哪个智能机器人踢坏的?

      一号智能机器人说二号智能机器人踢坏了玻璃,反过来二号智能机器人说一号智能机器人踢坏了玻璃,一号智能机器人和二号智能机器人的话,不就相当于“自相矛盾”中的矛和盾吗?必定有一个说的是对的,有一个说的是假的。

      那么,三号智能机器人就必定不可能是踢坏玻璃的智能机器人,但是题目中说有两人说谎,而一号智能机器人、二号智能机器人中有一人没说谎,那么三号智能机器人必然说谎,要使“三号智能机器人说谎”,就必须让它的后半句话“是二号智能机器人踢坏的”变成假话。

      那么,问题的真相不就来了吗?

     “是二号智能机器人踢坏的”是假话,真话就是“不是二号智能机器人踢坏的,而是一号智能机器人踢坏的”。

      所以,这道题里,说真话的是二号智能机器人,踢坏玻璃的是一号智能机器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