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鹰与蜂的恩怨情仇

 fairyfail 2022-08-27 发布于天津
图片
诺斯洛普系的血脉相承:T-38及F-5
1986年上映的《壮志凌云》中以诺斯洛普F-5E/F“虎II”型扮演虚构的敌方新锐战斗机米格-28、2022年续集《壮志凌云:独行侠》则以波音F/A-18E/F “超级大黄蜂”为主角。此两机型雏型皆为诺斯洛普公司原始设计,且为前后衍生关系。
图片
图片
诺斯洛普公司自1939年创设之后即致力于开发各种航空器设计,其中不乏非主流气动结构。
50年代中期,诺斯洛普自行设计开发的N-156构型即为迎合第三世界国家战斗机需求,秉承轻量化、高妥善率、高性价比的设计理念,将双发动机集中置于机身并突出于尾端。与全球战斗机发展的昂贵化、大型化、精密化潮流背道而驰。
N-156构型的单座战斗机型N-156F即诺斯洛普F-5A “自由战士”、双座教练机型N-156T即诺斯洛普 T-38A“爪”(Talon)。
此构型的商业成功,使诺斯洛普在后续25年间得以存续并发展出其它成功机型系列。陆续成为全球多国空军及美国海军主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能实现此目标者即1955年初问世的小型轻量化通用电气J85发动机。
N-156T在1956年7月即获美国空军遴选为取代洛克希德T-33 “流星”(Shooting Star)的新世代超音速教练机、1959年4月10日首飞。
图片

而N-156F单座暨双座战斗机计划在1956年1月提交美国空军后却未获青睐,直到1958年2月才因军援发展中国家的需求而展现一丝生机、1959年7月30日首飞、1962年4月获选。
图片
诺斯洛普F-5A/B因军援发展中国家盟友以对抗GCZY扩张的属性,命名为Freedom Fighter (自由斗士)。

1965年7月下旬美国空军自军援批次抽调12架F-5A,加装空中加油管、驾驶舱及发动机舱底部装甲等装备后称为F-5C,自1965年10月下旬派赴越南进行为期四个半月的Skoshi Tiger计划。
此计划以暂编实战部队进行战术运用,通过低强度(边和)至高强度(岘港)越南战场地域实战测试,评估F-5的对地近距离支持与局部制空权确保能力。
图片
虽然各阶段评估显示F-5妥善率优于现有对地近距离支持用途的北美F-100 “超级军刀”以及麦道F-4“鬼怪II”,作战效能也不差,但携弹量及作战半径则不如前二者,仅能作为辅助而无法完全取代。
图片
最终美国空军在1967年4月将实战测试所余的F-5A/C拆除空中加油管后全数移交予南越空军,转而采LTV公司的A-7“海盗II”。
图片
图片
基于这段历史,诺斯洛普在1972年推出的改良型F-5E/F即因Skoshi Tiger计划而改以Tiger为名;但因50年代中期已有格鲁曼F11F/F-11 “虎”式舰载战斗机服役,故称为Tiger II(虎II式)。
图片
Skoshi Tiger为生造的日文词「少し虎」(一点点老虎)。但少し为不可数冠词,无法与可数名词配对,纯属美国人的散装日语瞎拼。原意应是指幼虎(小さい虎)。
N-156构型获采用成为T-38与F-5而取得商业成功之后,诺斯洛普在1966年由此构型改良为N-300构型,预备作为取代F-5的次世代轻量战斗机。
1967年N-300构型的P530衍生设计加大主翼前缘延伸(leading-edge extension, LEX),因外形类似膨大颈部的眼镜蛇而昵称为Cobra,即后续YF-17 Cobra的雏型。斜置(canted)双垂直尾翼则始于1968年的P530-2衍生设计。
图片
图片
鹰与蜂的冤恨情仇:F-16及F/A-18
基于越战的实战经验,美国空军在1971年5月启动轻量战斗机(lightweight fighter, LWF)发展计划,诺斯洛普公司以P530的空中优势确保机款竞标,也就是N-321构型的P600衍生设计。
空军后在1972年选定通用动力401(General Dynamics Model 401)及诺斯洛普P600,分别打造YF-16及YF-17原型机进行评估。
图片
1974年初,比利时、丹麦、挪威、荷兰与美国空军达成共识,将与美国空军共同采购轻量战斗机发展计划的胜者,以取代现役洛克希德F-104G“星战士”(Lockheed F-104G Starfighter)。
而美国空军也期望以此取代现役共和F-105“雷公”(Republic F-105 Thunderchief)与麦道F-4“鬼怪II”(McDonnell Douglas F-4 Phantom II),故在1974年4月将投标方案改为兼具战斗轰炸能力的多用途空战战斗机(Air Combat Fighter, ACF)。
在此ACF方案中,以P600构型发展的YF-17于1974年6月9日首飞,但基于操作成本低、航程远、操控性优异、发动机共通等考虑,美国空军在1975年1月13日宣布由YF-16中标,也开创F-16 “战隼”系列畅销全球半世纪、将近5000架的伟业。
图片
在欧洲四国与美国空军达成共识之后,美国国会也在1974年8月要求美国海军采用轻量战斗机发展计划的舰载衍生型。于是美国海军提出海军空战战斗机(Navy Air Combat Fighter, NACF)投标方案
对舰载机设计不熟稔的厂商常与个中行家结盟以协助设计并打通政商渠道。擅长陆基飞机设计的通用动力公司及诺斯洛普公司分别与擅长舰载机设计的凌·特姆科·沃特公司(Ling-Temco-Vought)和麦道公司结盟结盟;分别开发出YF-16及YF-17发展舰载衍生型。
图片
1975年5月2日海军最终选择以YF-17为基础的诺斯洛普-麦道267型,而以YF-16为基础的沃特1600型(Vought Model 1600)并未中标。
主因就是海军认为双发动机机型存活率较高,且当时YF-16若需具备全天候攻击能力并增加航程,所须进行的修改及重量增加远大于YF-17。
图片
最终NACF获海军选定型号即麦道 F/A-18“大黄蜂”。量产初期分为战斗型F-18A、攻击型A-18A、教练型TF-18A,自1980年起F-18A及A-18A因航空电子系统整合而融合,统称F/A-18A,至1984年4月成为制式名称;同时TF-18A则改称F/A-18B。
图片
自此通用动力F-16 “战隼”与麦道F/A-18“大黄蜂”分别成为美国空军与美国海军的多用途战斗机。F-16也顺势成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国替换洛克希德F-104 “星战士”的机型,堪称“世纪军售合同” (the arms deal of the century)。
诺斯洛普与麦道的合作协议规范前者为北约盟国陆基款主要合约商、后者为美国海军舰载款主要合约商。
在麦道以P630构型发展舰载F/A-18的同时,诺斯洛普亦以P630构型发展陆基F-18L “眼镜蛇”,却不敌麦道 F/A-18“大黄蜂”的全球销售优势。
为此双方自1979年10月开始打官司,至1985年4月8日达成协议,由麦道支付5000万美元给诺斯洛普取得F/A-18主要合约商资格,并划定各自在协同生产涵盖的区段。在此同时诺斯洛普取消F-18L。
图片
1967年4月28日创设的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由1939年7月6日创设的麦克唐纳飞机集团(McDonnell Aircraft Corporation)以及1921年7月22日创设的道格拉斯飞机公司(Douglas Aircraft Company)合并而来,1997年8月并入波音公司而消失。
海军在有限的航空母舰操作空间要达成设定战术原则的最大战斗力,机型选择与设计本就比空军严苛。
美国军政高层一直有海空军使用相同机型以节省经费的想法、施压与实际行动。除了熟知的麦道F-4 “鬼怪II”、通用动力 F-111 “土豚”以外,在YF-16获空军采用后,美国国防部即对海军施压欲采用其舰载型;一直到近年洛克希德F-117“夜鹰”(Lockheed F-117 Nighthawk)、洛克希德马丁F-22“猛禽”(Lockheed Martin F-22 Raptor)等隐形战机也都有舰载衍生型的发展计划。但限于美国海军战术需求及预算,最终都未成真。
图片海军版F-16N
图片F-117海军版假想图
图片海军版F-22“海猛禽”(Sea Raptor)假想图
广义而言F-16及F/A-18为同期竞逐的机型,但之后角色定位发展不同;数十年来性能也历经逐步提升,制造商也有更替。
总体而言,F/A-18的加速性颇差、动力折减也快,但在0.5倍音速以下的低速操控性异常优异。F-16则有着优异的加速性、动力维持性及操控性。
因此视距内空战的胜负大致取决于飞行员经验及接战技巧。两机型的飞行员都有自称在模拟空战对垒中未曾败北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