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神榜:杨戬》:少年与深渊互相凝视,新国风里的文化再造

 戏客Seeker 2022-08-27 发布于北京

上映9天票房达到2.6亿,毫无疑问在暑期档临近收官之际,电影《新神榜:杨戬》掀起了一波国漫风

作为追光动画“新神榜”系列第二部,这一次电影将视角聚焦了全能战神杨戬。

提及“劈山救母”的神话传说,很多人会想到沉香,但在《二郎宝卷》等古典文学作品中,也有杨戬劈开桃山救母的记载。舅甥两代人的劈山救母,背后藏着什么秘密?电影《新神榜:杨戬》就讲述了这个故事。

一场关于叔侄两人的劈山故事

《新神榜:杨戬》是由追光动画出品,赵霁执导,王凯、李兰陵、季冠霖配音的动画电影,于8月19日正式上映。电影讲述了因天眼受损而落魄的杨戬与救母心切的外甥沉香相遇后,舅甥两代人共赴惊心动魄的奇幻冒险之旅的故事。

作为传统神话人物,杨戬的基本叙事大家都很熟悉,故事背景发生在商周之战一千五百年后,天界衰落,蒙冤落魄的杨戬以赏银捕手为业谋生。

一日,杨戬接受了一位神秘访客的赏银去追捕一位少年,意外发现少年竟是自己的亲外甥沉香。沉香立志要寻回宝莲灯,劈山救母,却将酿成大祸。

杨戬踏上追寻沉香并揭开尘封往事的旅程……

整部电影的剧情脉络都较为简单,全片以杨戬找沉香为线索,从而推进劈山救母的故事,这恰恰也是电影《新神榜:杨戬》目前被影迷们眼中略显不足的地方,整个故事简单却又破碎。

首先我们来看剧中两大关键人物杨戬和沉香之间情感关系。两人本是叔侄亲戚,却因为从小分离并受恶人挑拨而导致误会连连。

“劈山救母”传说是主创团队的灵感来源之一。民间传说里有两个劈山救母故事,一个主角是杨戬,一个是沉香,于是将两个“劈山救母”的故事融合到一个故事里,片中沉香因为对母亲的思念去劈山救母,杨戬也经历过相同的事情,情感核心是为亲人赴汤蹈火。

然而,杨戬在电影中无论是最初的寻找沉香,还是后续和沉香去华山劈山救母,都是附和于“劈山救母”的故事主线,但是完全没有杨戬自身作为这部电影绝对主角的“做这个事情内心为了实现什么”的刻画。

其次,《新神榜:杨戬》在剧情中给出了两个最为核心的概念设定,一是“镇山”,二是“劈山”,但两者却有些许自相矛盾了。“镇山”和“劈山”除了浮于表面的镇压玄鸟保护世间和仙界金霞洞的理由以外,并没有给出其他更具说服力的说法。

影片中提到,一旦华山被劈开,不仅仙界金霞洞会崩塌,并且玄鸟放出来后世间还会大乱,但最后杨戬和沉香依旧奋力劈开华山,解救了杨婵。世间并未因此带来任何改变,而杨婵在被救出后却立刻化为了灰烬。

《新神榜:杨戬》制片人路晞曾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对于为什么在《新神榜》系列第二部选择讲述杨戬的故事,路晞认为,虽然大众知道杨戬,但对他的故事又没有那么细致的了解,“对他既有相识感,同时也有新鲜度,所以我们选择了以杨戬作为主角。”

但是看完全片后,我们依旧很难get到属于杨戬这个人物上独有的那些烙印。比如围绕杨戬展开的核心主题是什么?救母元素?救苍生?舍生取义?

作为整部电影的最核心人物,“杨戬”个人形象和情感缺少有厚度的塑造,也导致不少观影者在看完全片之后认为,“沉香”的故事线似乎比“杨戬”更为立体和完整。

浓厚的文化气息来源于细节

虽然剧情略显单薄,但值得一提的是,电影《新神榜:杨戬》无论是文化细节、人物新意,还是特效上都还是比较出彩的。

据了解,整个《新神榜:杨戬》的主创团队对神话传说、古书史料进行了充分的解读。以往杨戬在影视作品中总是高高在上的高冷人设,而这次的杨戬,除了颜值超高,性格却是逍遥闲适,因经历一些事情伤了天眼的他更像是一个“落魄帅哥”。

除了在杨戬这一人物上有全新的性格刻画之外,《新神榜:杨戬》在片中还有多段重现历史文化的经典画面。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在片中长安表演的一段飞天舞,而这也是片中最难制作的段落之一,为了重现故事背后的历史特色,追光动画团队特地前往敦煌莫高窟采风。

据了解,制作整场戏共耗时12个月左右,在人物动画的基础上,给头发、衣服等物体添加物理模拟仿真的动态,一个镜头要做一个月。比如有一环需要处理人物动起来的飘带和头发,这是全片最具挑战的一部分,一个镜头中的一个角色就需要花费至少一个月,是普通镜头20-30倍的工作量。

制作难点在于舞蹈本身,一定要在失重的状态下去呈现舞蹈。片方找了专业的舞蹈演员演绎敦煌舞,请她们先在地面进行了编舞设计,用动作捕捉技术呈现在立体的空间中,并增加了360度的空间变化和摄像机运动,之后再调整动作,反复尝试。

电影中还出现了很多奇异生物,比如比翼鸟、加气站的四臂刑天、天牢撞钟的警卫蒲牢、天牢的开明兽等,它们主要来自《山海经》。

加气站的监工大妖怪原型就来自刑天(出自《山海经》);警卫蒲牢是龙之九子之一,(据史料记载)声如洪钟,作为一个挺可爱的小角色出现。天牢的开明兽也是《山海经》里的猛兽,它被禁锢在天牢里,同时也具备作为守卫的功能。

片中的《洛神赋》则提取自曹植的《洛神赋》,抒发的是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对影片中婉罗对于重要之人的思念。

可以说,作为追光动画“新神榜”系列第二部,《新神榜:杨戬》与之前的《新神榜:哪吒重生》相比,至少在制作技术层面一如既往地保持了高水准。设计、画面、配乐和美术风格等都令人惊喜并且还通过不断的场景切换和元素堆砌,做到了让观众的眼睛和注意力应接不暇。

特别是影片中,水墨丹青和蒸汽朋克的画面融入,使得电影不仅有精良的特效,在特效上的美学呈现更让人眼前一亮。

电影《新神榜:杨戬》有特效、美术出彩的地方,也有上文我们提到的逻辑上的硬伤,但能够感受到整部《新神榜:杨戬》想要在一部动漫电影中加入更多关于人和爱、世界与和平的思考的意图。

电影将杨戬、沉香舅甥两代人“劈山救母”的故事在同一部电影中交叉叙述,里面有宿命,也有轮回。杨戬因年少时听信了师傅的谎言而导致亲眼看着妹妹杨婵镇山下火海,而在认清师傅真面目后,又亲自带着沉香完成对杨婵的拯救。

一直以来,动漫电影在很多影迷心目中的标签更多偏向“开心片”,而在我看来,《新神榜:杨戬》最难得可贵的一点正是它在尝试做一部有深度、有思考的动漫电影。

PS

xkxike@qq.com


 |  |  |  
 |  |  | 
 |  |  |  |  | QQ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