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笔记(8月27日)||柳谷瑞石引发的朝野之争

 县城日记 2022-08-27 发布于甘肃

文史界朋友来民乐,都要问问柳谷瑞石的事,并且都要去实地寻访。我说,那只是一个传说,没有半点痕迹。朋友们不信,定要去,结果去了也没有发现什么,在史书中有详细记载的柳谷瑞石,为什么没有留下一点的遗迹呢。就让这些文史学者们去猜想和旁证吧。据史料记载,柳谷瑞石发现几十年间,引发了一系列的朝野之争,甚至引发了许多血案,现将瑞石引发的一些历史事件进行梳理。

【柳谷瑞石】《汉晋春秋》记载:氐池县大柳谷,有苍石立水中,长一丈六尺……白石画之为十三马,一牛、一鸟……。此奇石,方圆七寻(八尺为一寻),高达一仞(七、八尺为一仞),质地青蓝,有白色花纹,清楚地显着龙、马、鳞、鹿、凤凰、仙人等图象,民间传为预示着魏、晋兴盛的天象。到了晋泰始三年(267年),张掖郡太守焦胜发现石上图文发生变化,描摹图文呈于皇上:图中有五匹马,其中一匹,有一个执戟而乘;一匹既像马又不像马,字中有个“金”、“中”、“大司马”、“王”、“大吉”、“正”、“天寿”字样;还有一些字排成行,为“金当取之”。并且石上文字呈现的一些图案、字慢慢地得到 了验证,这就是“开石文字”,也就是“柳谷瑞石”的传说。根据史书记载,历史上确曾出现过柳谷瑞石,现在仍然有柳谷这个地名,不过已是一个行政村的名字。瑞石何去,无人知晓。 

【大讨曹】柳谷瑞石是伴随着水出现的,《魏氏春秋》中记载"玄川溢涌",《汉晋春秋》记载"激波涌溢"。至于玄石图的形象,主流观点大概是一个的类似龟形象的石头,背负一副图案,石质苍色,花纹白色。在图案中有石马(数量有争议)、玉匣、玉玦、玉璜、麒麟、凤鸟、白虎、牺牛、仙人、鸡等形象。除了这些以外,图案中还有各种字和八卦、星象等花纹。其中字句很难理解,最有特点的、容易理解的,当属"大讨曹"三字。按照《汉晋春秋》的说法,曹叡当时很不满意"讨"这个字,于是对玄石图进行修改,用"计"字代替。曹魏政权当然是视为一种祥瑞看待并且宣传,在古代天人合一、君权神授的思想背景下,这种瑞石可以作为强调曹魏正统性以及代替汉朝法理性的工具。青龙四年(公元236年),曹叡下诏书宣传玄石图,并且定义为"魏之祯命,东序之世宝。"作为一种祥瑞看待。

【牛继马后】《建康实录》记载,某一年张掖郡的柳谷口山洪泛滥,冲出了一块大石头。这块大石头上,天生地就一幅图案,刻画着麒麟、凤凰、白虎等瑞兽,还有几匹马,马后面跟着一头牛。司马懿得知后,专门拿着石头找人卜了一卦,占卜结果是''牛继马后''四个字。《旧唐书元行冲传》,也记载了这件事,''魏明帝时,河西柳谷瑞石有牛继马后之像''。后来司马懿掌权后,一直对这件事念念不忘。他暗自揣测''牛继马后''四字含义。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脑海中蓦然升起,牛继马后,莫非是说,司马家族后人可能会被姓牛的人篡权夺位?今天看来这些都是无稽之谈,但在古代,自然科学落后,人们往往有迷信思想。当年曹操就做了一个''三马食槽''的梦,就曾怀疑司马家父子三人将要窃取曹家江山,差点宰了司马懿。司马懿从此有了心病,《宋书》记载,当时魏国有一员大将叫牛金,作战勇猛屡立战功,是一员难得的良将,司马懿平时对牛金也很器重。谁知此时牛金牛将军,竟被司马懿视为潜在危险,必欲除之而后快。有一天他把牛金请来喝酒,暗中在酒中下了毒。牛金做梦也没料到司马懿会害他,结果三杯下肚,不久后毒发身亡。司马昭知道后,很是吃惊,问他老爸:''牛金是一员虎将,有功无过,将来可堪大用,为何要杀他?''司马懿回答说:''你忘了那块祥瑞之石吗?马后有牛。''司马昭也无话可说。《晋书》的记载与此大同小异,''玄石图有牛继马后,故宣帝深忌牛氏'',''以毒酒鸩其将牛金''。可见司马懿杀死牛金确有其事。牛金被杀后,司马懿以为从此高枕无忧了。谁知道上天给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宋书》、《魏书》等史书记载,司马懿有个儿子,琅琊武王司马伷。司马伷生个儿子,琅琊恭王司马觐。司马觐有个王妃夏侯氏。夏侯王妃不守妇道,与一个姓牛的小官吏两情相悦,并且孕育一子,取名司马睿。牛金完全是无辜被害。按照这种说法,司马睿已经和司马家族没有血统关系,而是牛家后人。永嘉年间,汉赵皇帝刘聪发兵南下,打进洛阳,捉走了西晋最后两个皇帝,是为有名的''永嘉之乱'',西晋至此灭亡。司马家族的皇室宗亲仓皇南逃,最后在江南站稳脚跟,拥立司马睿为继任皇帝,历史上称为东晋。如果《宋书》《魏书》记载属实的话,东晋的十一个皇帝,都是司马睿一支的后人,已经都与司马家族没有什么关系了。

【张臶张臶,冀州巨鹿郡人,很有名气,从东汉末年到曹魏统治时期,袁绍、高干、曹操等人都征辟过张臶,但是张臶不应命,所谓"上不事天子,下不友诸侯者。”张臶出生于汉顺帝永和元年(136年),魏正始元年(240年),张臶以105岁高龄去世。他一生见证了汉末到曹魏的历史风云,是个真正的“活化石”。传说张臶善于占卜,建安年间张掖的柳谷出现了一块“柳谷瑞石”,《魏氏春秋》记载此石“状像灵龟,广一丈六尺,长一丈七尺一寸,围五丈八寸,立于川西。”此石被看成祥瑞,上有文字,被称为“云鸟之书”,没人能看得懂。魏明帝青龙四年,明帝派于绰去请教张臶,让他占卜这块灵石的喻义。张臶做一谒语:“巍巍铜雀赛底祁,石亦能言子野知。三马吞来八马斗,也为典午绘争弛。”当时没人能看懂。直到晋代魏,并有“八王之乱”后,人们方才领会张臶谒语的含义,“三马吞”指的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三人吞魏,“八马斗”说的就是晋朝的“八王之乱”。

【谶语】谶纬是中国古代一个比较重要的一种文化,在秦汉时期,谶纬之说非常流行,在史料上频繁出现,也受到当权者的注意和重视。不知道是巧合的原因,还是后人或者史家的附会,史料中的谶纬之说往往会应验,比如秦始皇时期发现的"亡秦者胡"的谶语;有一些野心家利用这种谶纬之说,为自己夺取政权、开创基业建立一个顺应天意的思想、舆论上的基础,比如陈胜、吴广起义时人为制造的"陈胜王"的谶语。在汉末三国时期,也有很多比较著名的谶语的影子。比如"代汉者,当涂高也"(这个谶语并不是汉末三国时期出现的,但是造成了较大影响),导致袁术称帝的野心。在狭义上的三国时期,也有一个比较有名的谶语,就是"牛继马后"。司马懿因此忌惮并毒杀后将军牛金。而"牛继马后"的谶语实际上出自魏明帝时期发生的柳谷口瑞石。




自言自语:海拔3500米个人公众号,以日记和诗歌两种文体记录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步在今日头条、新浪博客推送。请朋友们留言跟帖提出宝贵意见。同时,本公众号设立特别推荐栏目,对优秀作品进行简评并推荐国内外纸刊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