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冬歌文苑又出新书

 冬歌文苑 2022-08-28 发布于北京

冬歌文苑又出新书

又是一年庆贺时,冬歌文苑醉芳菲。

2016年10月21日,军旅作家黄玉东大校,在北京创建“冬歌文苑”文学公众号,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文学爱好者,投稿踊跃,作品纷呈。从2018年开始,文苑工作室每年选取部分优秀作品出版一本文集,继响彻八闽的《四季恋歌》(散文集),唱红西宁的《歌向远方》(诗歌集),行程万里的《踏歌而行》(散文集),悠扬动听的《渔樵歌笙》(散文集)之后,今年的散文集《清歌流韵》,近日又由言实出版社在全国发行。欣慰的是,如前三本散文集一样,我报送的两篇作品——《记忆深处的春节往事》和《白沙门,矗立着一座历史丰碑》如愿入选文集。

今年的《清歌流韵》散文集,既保持着“冬歌文苑”作品的鲜明特色,又有与时俱进的新创意,鼓舞文友的新特色。

作品入选《清歌流韵》的50名作者,有大咖,有新人;有教师,有农民;有将军,有士兵……杖朝老人,下笔如有神;稚嫩儿童,成长似春笋。

入选成集的118篇作品,一篇篇精挑细选,一步步严格把关。作者个人申报,左掂右量,反复权衡;文苑工作室初选,一丝不苟,质量为重;国家级出版社三审三校,“鸡蛋里挑骨头”,“吹毛求疵”“铁包公”。因而入选的作品,充分体现着“冬歌文苑”的作者,人人肩头扛责任,支支笔下写乾坤,篇篇充满正能量,字字提振精气神。

有人说:“文字是一个人灵魂的独白,内心的吟唱。”翻开新书,一缕缕清新的墨香,犹如一阵阵春风扑面而来;一行行优美的文字,宛若一泓泓碧流微波荡漾。朴实或灵动的笔触,在字里行间流动。情、景、人融为一体,美不胜收韵味浓。抒情,深情款款;述景,如临其境;写人,栩栩如生。

从《清歌流韵》的一篇篇作品中,我们读到了对亲人的爱与痛,爱得那么热烈,痛在肺腑心灵;读到了魂牵梦萦的乡思乡恋,“每逢佳节倍思亲”;读到了激情燃烧的军旅岁月,战友肩并肩守护着边疆国门;读到了“风景这边独好”,江山处处披彩虹;读到了全民抗疫的悲壮故事,一位位勇士逆风而行……

从《清歌流韵》的一篇篇作品中,我们“看到风尘仆仆举头望月,看到柳暗花明细雨无声,听到或吟或叹的清歌流韵。”在一遍遍阅读中,“那些扑面而来的文字犹如清风扑面,在时光的流溢中暗香浮动”“眼前,如清风拂面,似静水微澜,《清歌流韵》的一幕幕在我眼前生动回放,真切、零散、低徊、深婉,仿佛折叠的时光。”

我们欣喜地发现,今年散文集《清歌流韵》的作序者,是文苑资深、优产作家朱湘山老师。序言《为有暗香浮动》,清新脱俗的文题,令人赏心悦目,可谓是“静水微澜,清歌流韵;精彩序文,增色添香”。语言生动活泼,字字珠玑;深邃的思维与情感分析,流淌在文字里;丰富的内涵与深沉的韵味,让我们一读再读,不忍掩卷。

诚如朱湘山老师所言:“当下出版一部著作何其艰难,按理都是请名家作序,这样对作者和读者都是一个不错的安排。”但是,文集主编黄玉东大校,又一次热情邀请文苑作者作序(首本散文集的书评为王树宾老师所作,二位都是“冬歌文苑”海南文友,我为他们而特别高兴与骄傲)。黄玉东大校的这份真诚和热情,这次让朱湘山老师“惶然接受”,今后必将鼓舞和激励着更多的“冬歌人”。

我们还惊喜地发现,今年的散文集《清歌流韵》的书名,为文苑文友邬晓华老师题写。此举无疑为文苑不厚名家、不薄新人的又一体现,是今年这本散文集的一个新特色。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邬晓华老师为文苑的每次点评活动,提前精心制作广告牌,立马受到大家的欢迎和好评,成为点评活动的一道靓丽风景。这正是:墨宝为文集添彩,文集为书圣载名。

2021年6月30日,林春国老师主持点评我的《我又佩戴新胸章》一文,邬晓华老师制作的点评广告牌,鲜红鲜红的大字,苍劲有力的运笔,既饱含着深情,又透射着魅力,令我欣悦,当即向邬晓华老师微信致谢。

培养文学新人,是“冬歌文苑”着眼长远发展的重要举措。每天推出的八篇作品中,都有一篇中、小学生的习作,有时还有习作专场,文苑的发展后劲令人欣慰。今年入选《清歌流韵》的《推开窗,阳光正好》一文,小作者刘启珩为一名初一学生。我向文苑编辑推荐这篇习作,得以认可在文苑发表,受到“小作者在文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对比、联想、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增色不少”“不失为一篇情感真切而又接地气的好文”“小作者《推开窗,阳光正好》一文,可以说是在减负这个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好作品”等好评。“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将来的写作道路上,冬歌文苑的作品会奉献出更多的文学佳作,也会有更多的散文写作者志存高远携手同行。”

阳光满路,温暖如初。四年多的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我已经成为“冬歌文苑”的一名“老人”。2018年仲春,经原加来场站战友段仁杰介绍,我和“冬歌文苑”相识结缘,和黄玉东大校情投意合。原本喜欢捣鼓一点文字的我,每天拜读“冬歌文苑”一篇篇美文佳作,带给我美好的享受和乐趣。感召与激励之下,我愈加勤奋起来,一篇篇小作投送“冬歌文苑”,我也在文苑的“沃土”“阳光”下成长。从该年3月22日文苑首次推出我的散文《晨曦龙眠》(该文后来刊发于《中国散文家》杂志),至今已有180篇作品打上“冬歌文苑”的“烙印”。我和文苑的同行们,情谊亦师亦友,一路亦步亦曲,共同享受着在文字的阡陌间耕耘和收获的喜悦。感谢朱湘山老师在《清歌流韵》序言中,将我入选文集的《白沙门公园,矗立着一座历史丰碑》一文,拽入优秀作品之列给予夸赞——“这些军旅情结的作品,一经推出,都自带踔厉奋发的阳刚之气,具有一种向上的力量,读之如闻金石之声。”

烟火在左,文学在右。愿天南海北的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冬歌文苑”这个大家庭里,朝暮喜相见,春秋共岁月,向着诗和远方,相伴相陪着一路前行。

 

作家简介

       李品刚,皖籍海南人,军旅二十六年,转业地方后,从计生战线退休。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轨迹,抒写人生欢歌。已在多个微信公众平台和纸媒发表作品三十多万字,先后有多篇作品在征文活动中获奖,多篇作品被收入全国出版发行的文集。现为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海南省“安徽两会”顾问,“冬歌文苑”名誉顾问。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无   之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