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天才毛主席收到的8次神助攻1、调任农民运动讲习所
秋收起义进程中,当时井冈山的袁文才有个文书名叫陈慕平,曾经在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听毛主席讲过课。陈慕平告诉袁文才,毛主席非常平易近人,是一个可信任的人,极力劝说他与毛主席合作。 经过各种努力,井冈山终于成了红军的第一个立足点。这个立足点很重要,正如长征过程中,发现陕北有一块根据地,长征就有了自己的终点。 ![]() 2、临时中央迁入中央革命根据地 1931年4月,中共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在护送张国焘、陈昌浩到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后,在返回武汉时被叛徒指认被捕。 顾旋即叛变,首先供出共产党在武汉的地下交通机关和红二军团驻武汉办事处,致使10多人被捕牺牲。接着向忠发被捕。 由于顾顺章和向忠发是熟知党内机密的高层领导,在白色恐怖越来越严酷的情势下,中央机关在上海已经难以立足,不得不从1931年起,陆续将中央机关秘密迁至江西苏区的瑞金。 当时的根据地还有鄂豫皖根据地(徐向前为总指挥,陈昌浩为政委),闽浙赣根据地(方志敏为主席),洪湖、湘鄂西根据地(贺龙任司令员,任弼时任政委)。 中央如果迁入别的根据地,人事关系可能会产生巨大的不同,历史会很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蒋:如果让临时中央一直留在上海会怎么样呢? 3、王稼祥助攻1:遵义会议 毛泽东曾多次说过,王稼祥在党的历史上是有功劳的,他在遵义会议上投了“关键的一票”。 王稼祥是要支持毛泽东的,那时人们普遍传说“王、毛成亲了”。
会后不久,决定毛泽东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后成立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小组,负责全军的军事行动,这就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 党的《历史决议》称:“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张浩助攻:说服张国焘放弃自立 1935年5月,中央红军与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后不久,出现了毛泽东率中央红军北上、张国焘挥师南下的僵持局面。 10月5日,张国焘在四川召开会议,另立“中央”,自任“临时中央主席”。 张浩回到延安,是为了传达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的精神和《八一宣言》精神,在国内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他也要以共产国际代表的身份调解中共中央与张国焘的矛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为毛主席的“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提供了需要的活动空间。 张浩多次强调:'共产国际派我来解决一、四方面军的问题','共产国际完全同意中国党中央的政治路线','育英动身时曾征得斯大林同志同意,主力红军向西北及北方发展'。这些电报一再要求张国焘接受共产国际的意见,北上与中央会合。 当时红四方面军,从8万人下降到4万人,情境困难,最终张国焘同意北方与中央会合。 1942年3月6号,张浩在延安中央医院病逝,终年45岁。毛泽东、朱德、任弼时等中央几位领导人,为他护灵、执绋、抬棺。 这是毛泽东一生中唯一一次给自己的战友抬棺、下葬,还亲自为其题写了墓碑,在我党我军众多高级领导人中,也只有张浩享受了这一殊荣。 ![]() 5、王稼祥助攻2:传达国际指示——支持毛泽东为首的领导 在六届六中全会上,会议首先讨论的一个问题是,谁来代表中央作政治报告。这是最敏感的一个问题,大家都明白,确定谁代表中央作政治报告,也就确定了谁是中央主要领导人。 王明四处游说,让大家同意由他来作政治报告。 王稼祥传达共产国际的指示说:“在领导机关中,要在毛泽东为首的领导下解决,领导机关中要有亲密团结的空气。” 1938年9月27日,中国共产党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在延安召开,王稼祥在全会上再一次传达共产国际的指示,毛泽东代表党中央作了题为《论新阶段》的报告。 全会作出决议,批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政治局的路线。全会根据新的形势的需要,撤销了王明的长江局,成立南方局和中原局。 国民党的3次助攻 助攻6:割断红军和共产国际的联系 李德,被共产国际派到中国,于1933年9月底到达中央苏区,然后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 遵义会议为什么能够召开?一个特殊的原因,是负责与共产国际联系的大功率电台被破坏了,因而从长征一开始,我们就与共产国际失去了联系。 李德,没有共产国际的支持,就不能站在上风。来自上面的权力,一旦与上面失去联系,权力就会就成泡泡,一戮即破。 这个大功率电台的破坏就是国民党干的,1934年,他们在上海把负责电台的人都给抓了。 王明,被共产国际派回中国,挟传达国际新的统战策略之势,很快就以驻武汉的中共代表团为依托,与延安的中共中央书记处分庭抗礼,由于在武汉的政治局委员数经常超过延安,王明甚至提出延安的中央书记处不具合法性。毛主席后来干脆说此时“中央已名存实亡”。 助攻7:报纸报道陕北革命根据地 长征途中,意外地获得了一些国民党地区的报纸,其中有《大公报》、《山西日报》。正是这两家报纸,让毛泽东、张闻天和党中央作出判断,把红军“长征”的目的地放在了陕北。 关于这件事,如彭德怀在其《自述》中说:“在哈达铺约休息了四五天,从报纸上看到陕北有刘志丹苏区根据地,很高兴。” 聂荣臻也在回忆录中称:“9月19日,我和林彪随二师部队进驻哈达铺。在这里我们得到一张国民党的《山西日报》,其中载有一条阎锡山的部队进攻陕北红军刘志丹的消息。我说,赶紧派骑兵通信员把这张报纸给毛泽东同志送去,陕北还有一个根据地哩!这真是天大的喜讯!” 后来毛主席评价陕北根据地:
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上,毛主席再次强调:
当中央和红军主力相继到陕北落脚后,中国革命的重心就相应实现了由南方向北方的转移。 助攻8:制造皖南事变 1941年1月,国民党制造了皖南事变,这次事变后,彻底清除了“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余毒和幻想。 8次助攻,次次都有国民党的功劳,终于把毛主席牢牢的推上最高领袖的位置。 所以毛主席说顽固派也“帮助”我们纠正了错误。王明是“梳妆打扮,送上门去”,顽固派则是“一个耳光,赶出大门”。顽固派是中国最大的教员,教育了全国人民,教育了我们全体党员。顽固派用机关枪上课,王明则用嘴上课。 毛主席的两次自我保存1、自我保存:逃出民团控制 毛主席对埃德加·斯诺有过这样的讲述:
2、自我保存:离开张国焘风险 长征中,红一和红四会师时,张国焘单独发密电给陈昌浩,要“彻底开展党内斗争”。叶剑英看到电报后感到事关重大,马上找借口溜出会场,及时上报给了毛主席,毛主席等人紧急磋商后,决定率队先行北上,随后,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和刘志丹的红25、26军会师。 张国焘则南下,另立中央,“开除”四大领袖的党籍,并下令“通缉”,张国焘的手段是很厉害的。 许世友回忆的时候说:
林军团长说:
自己站位好,助攻就有了必然性1、党内当时只有彭湃和毛主席是把眼光放在农民运动上,其他领导人,多是放在工人运动上的,所以才能在秋收起义中把种子保存在农村。 2、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最大的,并且打通了和上海临时中央的交通线,所以临时中央迁入中央革命根据地。 3、前三次围剿形成的战略战术的正确,当在遵义扩大开会时,就有了更广的基础,所以才能在遵义会议上占据优势。 4、长征北上的正确和南下的错误,就提供了张国焘放弃自立的可能性。 5、抗日根据地的大发展,使得王明的下层权力基础不够,王明提出的最著名主张就是 “一切经过统一战线”。此外,他还轻视游击战的作用,主张八路军要打运动战,成为全国打胜仗的模范。 天才的人,总是会在关键时候收到助攻的。1、周恩来:“毛主席下决心要做的事,你可以表示反对,但不要轻易表示反对。 在历史上,有几次,我曾认为主席的决策不对,表示反对,但过一段时间都证明他的决策是对的。以后我就谨慎了,不轻易表示反对了。 但后来又有一次,我确信主席错了,我坚决表示反对,但实践却又证明是主席对了。因此,对主席的意见和决策,你可以反对,但不要轻易反对。” 2、朱德:“我们确确实实是常常和毛主席争论,毛主席高瞻远瞩,料事如神,那时候,尤其是在井冈山,我们常常认为毛主席是不对的时候,就要与毛主席争论,就要反对毛主席的意见,但是往往在事后证明是我们错了。” 3、叶剑英:“毛、刘、周、朱、陈、林、邓中的除了毛主席的后六位,还有各位老帅等其他人,我叶剑英也算一个,从一定意义上讲,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让我们从心底佩服一个人不容易。 但在长期的中国革命斗争中,大家逐渐认识了毛主席。别人也都当过头、掌过舵,但都不行。只有毛主席,把我们这些人拢起来,干成了建立新中国并开始建设社会主义这件大事情。” 4、聂荣臻:“从白区到中央根据地,越是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就越是感到王明等人推行的路线是错误的,逐步形成了我的坚定认识:只要毛泽东同志的主张得势,革命就大发展,反过来,只要王明路线占上风,革命就受挫折,红军和根据地老百姓就遭殃。” 5、陈毅:“你不信润之,只能说明你没水平。” 6、任弼时,在红军大革命的低潮,各个根据地缩小甚至消失的时候,和周总理认真谈了一次,意思是他兼兹文武,学贯中西,不是盖世英豪根本对付不了他,党内只有毛主席可以对付他,我们,其他人,差很远。。。 没有这两次的自我保存,和党内外的8次助攻,后面的一切天才都难以展开,可谓是天佑中华! 是历史的选择,可谓一点也没错! |
|
来自: 天外来客142857 > 《毛泽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