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注意!水产养殖中“应激”这么厉害,搞养殖的朋友赶紧收藏

 小强tj7feg3mv9 2022-08-28 发布于广东

大家好,我是老刘,水产养殖过程中相信很多养殖户都在使用各种各样的抗应激产品,那么所谓的应激到底指的是什么,老刘在这里告诉你。

应激的概念

动物对环境中异常或不良的因子起非特异性生理紧张反应,称为应激。应激状态下,动物机体动员内分泌调节系统、免疫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防御机能去克服应激原的不良作用。应激是动物机体为维持生命活动的适应性反应。环境条件的复杂和多变,使动物群体活动所受不良因子而致生理紧张状态具有普遍性。动物群体如果经常处于生理紧张状态下,它的健康与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动物群体中,健康而强壮的个体,容易在不良条件下存活下来。应激无传染性。但也可有地区性或季节性。

应激性疾病发生的过程

1、应激反应过程与应激性疾病

文章图片1

2、水产动物应激反应的特点

●养殖水体是一个半封闭的生境,应激因子较陆生动物复杂;

●养殖水体自身污染,应激因子作用呈加强性、累积性和长期性;

●水产动物累积性应激,导致慢性应激性疾病,容易被忽视;

●由慢性应激病而继发的病原病容易导致误诊;

●由应激病而继发的病原性疾病,治疗较困难。

应激原与应激反应

1、物理性应激

●应激原:温度、光照、振动、声音等。

●应激反应:惊跳、窜游、转圈、翻转、下沉或上浮、颤抖、痉挛、昏迷、体色变化、缠绕、争斗、体表出血等。

●特点:除了机体对物理因子的生理耐受极限外,大多为急性变化而致应激。消除不良因子,应激反应即可缓解。急性应激也可致鱼死亡。

●典型病例:鱼类感冒病,白化病等。

2、化学性应激

●应激原:溶氧、酸碱度、盐度、有机质含量、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鱼药以及渔业自身污染等。

●应激反应:窜游、下沉或上浮、翻肚、痉挛、畸形、体色变化、粘液分泌、体表无光泽、松鳞、腐皮、蛀鳍、鳃丝发乌或发白、突眼、体腔腹水、肝肿大并腐烂、肝色浅或充血、胆囊大、胆色浅、印胆、肾肿大或腐烂,肠道充血或发乌,无食物,内含水拒食等。

●特点:急性应激,症状主要表现在体表、鳃、及行为上;长期应激主要表现在内脏中毒性病变。

●典型病例:紫鳃病、肝胆综合症等。

3、生物性应激

●应激原:密度、搭配、食物、病原、敌害等。

●应激反应(除病原外):行动呆滞、食欲下降、生长缓慢、瘦弱、行动怪异、生殖力降低、鳃盖及尾鳍运动频率增加等。

●特点:不容易及时发现,属慢性应激,故治疗较困难。

●典型病例:萎瘪病、滞长病、跑马病等。

4、人为因子

●应激原:饲料营养、饲料安全性、操作、运输、滥用药物、施未发酵的有机肥、随意放养等。

●应激反应:拒食、厌食、拖粪、损伤性炎症、翻肚、出血、肝肿、胆大、体色变浅、脱粘等。

●特点:抗应激能力、抗病力、免疫力处于最低状态,容易发生各类疾病,治疗难度很大。

●典型病例:应激性出血病等。

当前几种主要鱼类应激性疾病(1、鱼类肝胆综合症 2、紫鳃病 3、应激性出血病)

文章图片2

1、鱼类肝胆综合症

症状:肝脏色浅或有乌色血点,肝肿大、肝质脆易破、 胆囊肿大,有溢胆汁现象;常有体表松鳞、腐皮现象,

文章图片3

肠道充血发红。

误诊:肠炎病、赤皮病。

主要发病鱼:青鱼、团头鲂、草鱼、鲤鱼、鲫、叉尾鮰等。

发病原因: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或硫化氢含量过高。

2、紫鳃病(褐鳃病)

症状:鳃丝紫褐色,局部发白,边缘有溃疡,肝肿大且质脆。

误诊:细菌性烂鳃病。

主要发病鱼:青、草鱼、鲤、鳗鲡、叉尾鮰等。

发病原因: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或硫化氢含量过高。

3、应激性出血病

症状:拉网、运输中鱼体表各种部位出血、肝肿大,有的甚至造成死亡。

误诊:草鱼出血病、细菌性败血病等。

主要发病鱼:鲤、鲫、团头鲂、草鱼等。

发病原因:饲料中添加喹乙醇等,霉变饲料、水质恶化等。

应激性疾病的防治

消除或减弱不良因子的胁迫作用,如调节水质、改善水体环境、调整饲料、调节放养密度等。

饲料中加入促进代谢、保护器官功能、排毒、增强免疫力等药物添加剂。

已经发病时,应当先治应激病,再治病原病或者两者同时治疗。

欢迎大家评论留言,有任何问题可直接私信小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