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与明

 新用户15679553 2022-08-28 发布于安徽

    中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这是我们在参悟《易经》和《黄帝内经》时的真实感触。博,是指一个字中含有万象;大,是指其义归止于天,内涵生生不息之生命性。精,指文之义精神通透无余韵,小而搏大,止其所止,馨香不绝,让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深,乃指其深不见底,随缘而现,化物无穷。中华之文化,给人的感觉,一个字形容:灵。是灵动的,有生命的,是不拘一格的,而又有其独特精神意蕴的,是活着的生命。

    在《黄帝内经》之《六元正纪大论》中,在论及甲子太过土运时,是:雨化五,燥化四。而在乙丑少商金运时用的是湿化五,清化四。一个是雨,一个是湿。一个是燥,一个是清,这里有大学问,差别可谓天壤。分析如下:甲为土运太过,土是什么? 土是雨,为什么说土是雨呢? 因为土为中,中的本意是:天地人一体。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中有天气和地气,故为中,为土,为人。土太过之运是“气数”有余。阳土扩张的时候,是土从木那里“夺取”“领土”。雨化,是土太过之年的典型标志。兑四宫是燥化,兑是四月,四月兑宫若不“燥化”,那么就不可能有中宫的“雨化”,原因也很简单,雨,乃燥金敛湿热之气所致。燥不足就不能胜木气,就只是湿气,是化不成雨的。敛的真实含义是:金克木,或者说纯胜散。湿中有热之余气,就是乙木之气,乙木小、散、众,各自为政,故升而不下。金气则纯,明,一,故胜乙木之散气,为金所用,为金所制,为金之财。金性覆,降而为雨、化而为露,滋润万物。

   再看乙丑少商金运,少金,是金之燥性不足,金足,不胜湿,湿气流行,故中五宫湿化。湿盛则金辱,故洛书金七宫为灾,七宫为先天水位,为乙木所克,水不降反升,故为灾。兑四宫清化,那么为什么兑四宫会清化呢?首先我们要知道:清是什么意思。何为清? 金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分别能力极强,能够把握每一事物的本性,并且运用它们服务于同一个宗旨。金性纯,并非指金性中只有金,而是指金中所载万物,皆有条不紊地存在、运行,皆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清,是指分别的清晰无惑。金之不足也就恰恰体现在金之分别力不够了,看不清事物的本质了,所以才不能战胜乙木,敛湿为雨了。故在金之分别力“不清”之时,在被湿所辱的严峻情势下,有一双“火眼金睛”,洞透一切“妖云怪雾”,便成了迫切需要。欲清则不离明,明出则万物皆相见,故金无火不明,不明则不清,不清则金用废也。故湿化之际,金当清,清则金气成,成则肃湿为雨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