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在追求小富即安的同时,更多的人却乐在贫穷即安

 雅视觉2022 2022-08-28 发布于江西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能接触到很多行业和层次的人。

有吃个饭就动辄几千上万的,也有辛苦一年下来也够不上那顿饭钱的,贫富差距太大,思想观念悬殊,导致了最底层的人空有改变的想法,却难以实现,甚至可以说是毫无逆袭的可能。

有一个男孩跟我聊起他的家庭和成长经历,父母生了他和姐姐两个,读小学的时候就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境况,所以父母一开始就告诉姐弟俩,你们只能有一个读书,家里实在供不起,爸妈也就这本事,别怨我们。

于是,姐姐读了两个学期后退学,跟着父母一起去做苦力。但家里的境况并没有好转,姐姐18岁谈了个男朋友,嫁的同样是贫苦家庭。

他读完小学的时候,父母再也不愿意供他再读了,理由是:读那么多书干嘛,考上了我们也供不起,不如早点去打工,看看能不能找到个老婆。

他不愿意也没有办法,只能随大流奔赴打工浪潮。

到了广东除了在流水线上工作,就是到工地上去搬砖,外面的世界精彩纷呈,他学会了泡网吧,也学会了花钱。

每个月家里都要他寄钱回去,因为怕他全用光,实际上除去日常生活开支,他真的所剩无几。

十年过去了,工作越来越辛苦,工资却越来越低,他不断跳槽,不断寻找突破口,可是,只能一次次在无望中妥协。

打了这么多年的工,寄回家和自己身上的钱加起来还没有三万块,他没有女朋友,没有稳定的收入,更没有有期望的方向。

他也跟很多人一样,学着在各大相亲网站上找对象,可是,他不敢说出自己的家庭状况,他害怕一说出来,女孩就不再理他了。

所以他隐瞒着,但是,见过一两次面后,一切都暴露了。并不是他瞒不了,而是他本性善良,做不到谎话连篇。结果是见一个吹一个。

自尊心一再跌落谷底,跟父母说起这些事情的时候,父母只有一句话:现在的女孩子都不学好,只盯着钱。他自己很清楚,不是女孩子现实、拜金,而是自己和自己的家庭让别人看不到希望。

他想尝试创业,跟父母一说,立马否决,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你没那能耐,亏了怎么办?我们输不起,别想那些有的没的,踏踏实实打工更好,我们家就没有当老板的命,你小子别折腾啊。

折腾在他父母的概念中就意味着亏本,意味着从此连粗茶淡饭都可能吃不上,所以他刚开口说钱的时候,他妈就说:我们没有钱啊,你别打我们的主意,我们老两口不拖累你就烧高香吧。

钱对于他们来说甚至比命还重要,儿子娶不上老婆,他们说没钱就不娶吧。

对于生活一再降低标准,一再退让底线。

我们的身边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见识仅限于人要安分,一辈子也都在安分,所谓的安分就是属于自己的那点口粮,不能被瓜分,只能增不能减,只能进不能出,他们害怕一切未知的变数。

所以也只会劝你要安分,要踏实,还安慰劝解你说贫穷是美徳是本分,甚至说富人的钱来路不正或归咎于是走了狗屎运,他们根本不知道生活还有另外一种可能。

每一个人所处位置不同,想法看法做法是完全不同的,当你有一万的时候,觉得吃穿不愁挺好,当你有十万的时候,觉得还能凑合,当你有一百万的时候,觉得自己真穷,当你有一千万的时候,觉得自己真他妈穷。

所以越有钱的人越努力,越穷的人越安逸。

他们不是不为后代负责,而是没有能力去负责,他们首先把自己归入了那种不进取、无力、愚蠢的生活方式中,周围的人群都是这样,自己又没有三头六臂,瞎折腾什么呢?

他们不会追求小富即安,而是贫穷即安。

死磕到底的决心被看作是愚蠢至极,总觉得自己输不起,可是,输和赢之间是由自己定义还是别人定义呢? 这才是真正要思考的问题。但是,他们永远考虑不到,更不会去考虑这些。

所以,我很能理解那个男孩父母的所言所行。

因为环境、思想、眼界等等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更定格了他们的出路。

要想得到他们的支持,只有你自己做出成绩,用事实去证明,贫穷者只要有强烈的我想要并做到,也有可能从底层逆袭。

只是通往成功的路会更艰辛,更漫长一些,心里承受的压力也会更多更重,因此,除了要有颗装着梦想的野心,还要有顽强的毅力,坚持不懈的决心,更要有不断突破自我成长,不耻下问的学习力。

遇到任何困难都咬牙坚持下去,不然,世代都将在贫穷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所以马云才会说:杀了所有的地主,农民也富不起来。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