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明和老婆是相亲会上认识的,一走进去,方明就被待在角落里安安静静的文静女孩吸引了。她是那么独特,那么让人看着舒服,甚至有种莫名的心疼感觉,跟其他女生实在是太不一样了,她们眼神和行为上透露出来的目的性,让人不敢靠近,而她身上的那种与世无争的感觉,却是那么让人想保护。 在随后的接触中,方明感觉这个女孩不仅说话轻言细语,待人接物还落落大方,让他感觉到自己的爱神终于降临了。 第一次带回家见父母的时候,还把方明妈妈从厨房里拉出来,亲自动手给老两口炖鸡汤,炒家常菜,把老两口哄得脸上乐开了花,甚至细心到喂养宠物狗,真是个有爱心的好姑娘。 一走,方明爸妈就拉着他下命令,要赶紧把她娶回家。 方明自己也觉得遇到这么好的女孩真是三生有幸,加上年龄也不小了,父母又这么满意。于是,就向女孩求婚,很快两个人就去登记、办酒席,称得上是闪婚。 方明期待的幸福生活也如期而至,妻子贤惠还贴心,每天下班后会为全家人做好晚餐,睡觉前还会到父母房间聊聊天,问候下。正当方明沉浸在幸福中快乐赛神仙时,他老婆发生了一些变化。 首先是下班晚,回来一般都九、十点了,因为习惯了她为全家做好晚餐,有好几次她也没打个电话说一声,弄得大家都饿肚子。晚回来就晚回来,也没关系,想不到后面是直接说晚饭不在家吃了,别等她之类的。 最让人接受不了的是,她竟然躲在厕所里抽烟,被方明妈妈看到,老人吓了一大跳。方明质问她,她也是一副无所谓的口吻说道:你少大惊小怪了,这有什么。边说边从冰箱拎出啤酒,对着瓶子,一口酒一口烟,简直就是一个女流氓,小太妹。 方明知道她的工作性质,很轻闲,不可能是压力所致。那到底是因为什么呢?之前的贤妻淑女和现在的小太妹,哪个才是真正的她?如果后面这个才是真正的她,那以后的生活怎么过?方明不敢再往下想了。 难道仅仅是因为闪婚带来的恶果吗?但是同样有很多闪婚的人过着幸福的生活。比如王珂和刘涛,认识20天结婚;刘欢和他妻子认识9天就结婚;蒋勤勤和陈建斌也是因为一部《乔家大院》就结婚。 为什么方明的妻子就会完全大变样呢?有一种可能是她遇上了无法解决的难事,她对谁都说不了,只能用烟用酒来麻醉自己。方明要做的不是带着情绪指责她,怒骂她,而是应该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跟她谈谈。 如果谈过后,在时间的验证下确定她没有发生什么变故?那就可能她本身是一个隐藏很深、工于心计的女人,说不定在相亲之前就把方明摸得一清二楚了。 同样也有经历了马拉松式的爱情,结婚后性情大变的男人或女人。 小希和老公是高中同学,可谓是青梅竹马了,从恋爱到结婚整整走了8年,跟8年抗战一样顺利地修成了正果。没有想到的是,在小希怀孕的时候,老公沾上了赌博还有轻微的家暴,孩子满一周后两人离婚了。 到底恋爱多久结婚才好?到底是先恋爱再结婚,还是先结婚再恋爱更幸福呢?这真是一个千古难题。 曾经有一个伟大的科学家进行过一个细菌试验:把牛肉汤装进鹅颈瓶里一年不动摇,一年后打开发现牛肉汤没有变质。这在没有冰箱冷柜的年代简直就是个奇迹。但是,当瓶子晃动了,空气进去,牛肉汤很快就坏掉了。 从这个试验中可以得出,两个人的感情保质期取决于彼此的心是否动摇,不是用几年或者几个月来定义的。 婚姻是否幸福与恋爱多久没有直接的关系,就如同交往多久上床与爱情是否幸福没有关系一样。上面的两个故事,一个是闪婚,一个是经历了马拉松的爱情,最后结局都不是幸福的。只有遇上了合适的人才会有好的结果。 如果我们把问题抛给调查者,通常我们得到的答案是:了解对方是前提,怎样了解呢?女生一般会了解男生是否有上进心?人品怎么样?是否有责任和担当等等?如果是男生了解女生呢,心地是否善良、孝顺、持家?双方都要了解的就是脾气、性格和生活习惯等。 实际上了解了上面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脆弱的婚姻和脆弱的人生一样,很多人连自己都不了解,不知道未来要什么样的生活,不知道一生中要追求些什么? 只有明白了自己想要什么,包括生活质量、生活方式、生活观念、价值取向、世界观和人生目标,会跳出自己的立场去看待和对待人事,才能选择到匹配并经营起美好的婚姻,不然,只能是碰运气喽。 如果非要定义个恋爱的时间,我觉得最好是1至2年,不宜超过3年。没有1年时间不仅了解不到对方,连自己是不是要和对方在一起都不清楚,当然,并不是恋爱时间越长越了解。如果没有进入婚姻,恋爱再长都一样,因为角色没有转换,所以,应该在合适的时候,把爱情通过婚姻升华为亲情,不要在疲惫的时候为了结婚而结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