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轩雅 图/网络 01、在《甄嬛传》中,端妃出场不多,还是一个病恹恹的身子,却能笑到最后,位置仅次于甄嬛。
她给观众呈现出来的是人好心善,屡次帮助甄嬛扫平一路上的障碍。几乎没有正面描写过她的手段和心机。 事实上她的手段一点儿也不比皇后和甄嬛差,她是最稳而老辣的人。 华妃鼎盛时期,皇上让端妃给她送了一碗滑胎药,华妃报复丧子之痛,就命人给她灌下了大碗红花,她因而失去了女人的权利,不仅无法生育,连皇上也不再碰她,端妃华妃结下了深仇大恨。 那么多嫔妃当中,皇上为什么要派端妃去送滑胎药? 目的只有两个字:制衡。
皇上希望端妃和华妃内斗,这样才能坐收渔翁之利,如果两大武将齐心协力,那对于皇上来说,无疑是一颗定时炸弹,让他食之无味,睡不安稳。 除此之外,皇上也知道端妃智商和能力都能胜任这种艰巨的任务,她不会轻易被华妃害死。 她们俩的整个斗争中,皇上自然是非常清楚的,但他没有表明态度保护她,端妃那么聪明,又是皇上的第一个女人,她爱皇上也看透了皇上的薄情寡义。 当她听说甄嬛长得跟纯元皇后相似时,第一次见到甄嬛就对皇上说了一句,听似平淡却很有深意的话:恭喜皇上又得佳人了。 02、甄嬛的到来让她知道自己扳倒华妃的机会到了。 于是我们每次看到华妃陷害甄嬛时,端妃就及时挺身而出,由此可见,并不出宫门的端妃时刻都在关注甄嬛。 甄嬛去到她宫中的时候,只有一个宫女吉祥,甄嬛心疼不已,还让槿汐去派稳重的宫女过来侍候。
熹贵妃被困圆明园,皇帝难得和她同枕而眠,她还劝谏皇帝接回甄嬛。因为她看得出,皇帝的心,早已飞到了熹贵妃那里。 富察贵人小产,她知道明明是皇后的杰作,但为了报复华妃,故意误导甄嬛此事是华妃所为,把火线转移到华妃身上。 为了让甄嬛也恨华妃,华贵妃让甄嬛罚跪流产时,她没有及时出手救助甄嬛。当然那次就算出面也救不了甄嬛,反而会让甄嬛死的更快,所以干脆让她们两败俱伤。 华妃倒台后,甄嬛跟皇后的明争暗斗中,端妃便不再主动帮忙,只有甄嬛上门求助时,她才会酌情应对。 毕竟甄嬛帮她扳倒华妃的同时,还送了温宜公主让她欢膝下。
甄嬛得知自己是纯元皇后替身时,就知道了端妃为什么出手相助了,所以她问了槿汐是不是也因为如此才效忠自己。 甄嬛和端妃都心知肚明彼此的关系,但多个朋友总好过多个敌人,于是两人继续结盟,因为都还有利用价值。 端妃的实力和机智太强,她一出手必定封喉见血。 滴血验亲,霏雯说看到甄嬛和温实初手搭手,她马上说,谁家偷情不避讳着旁人?霏雯又不是甄嬛的心腹,言下之意便是这纯粹捕风捉影。 当皇后在水中加白矾被发现后,她那句话是熹端敬三人中最有杀伤力的,她说:您都是皇后了,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端妃在皇上面前为甄嬛说话,比任何人都有用,因为她和甄嬛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不让皇上疑心自己跟谁拉帮结派。 03、端妃和华妃一样,肯定是爱皇上的,种种细微之处就可以看出她有多在意皇上。
皇上听了叮嘱,按了按端妃的肩膀,表示知道了。皇上转身走了,端妃用手抚摸皇上刚才触碰过的肩膀,仿佛还有余温,心里是有感伤的。 皇上生病睡着时,甄嬛进去看皇上,端妃正在里面哭。
她是一个很少喜形于色的人,唯独在甄嬛弄死了皇上,心态上有点飘的时候,对甄嬛说过:“你又何须如此疾言厉色。” 那几乎是在说,你又何必这么张狂呢。 正是这句话,暴露了端妃和甄嬛真正的关系:只有利用,并无真情。 她也知道此时的后宫都是甄嬛的,也不想让自己一时之快这句话招来麻烦,所以她又病了。 她在甄嬛这里已经没什么利用价值,此后只有让甄嬛意识到她不会对她构成任何威胁就好了。 所以,她的病总是非常及时。
她的结局之所以比皇后要好,是因为她能看透自己对每个人的需求,并恰到好处地服务他人,也为自己谋利。 而不是像皇后那样,只把别人当作棋子,用完就扔。 甄嬛和端妃是同一类人,她们都懂得合作才能共赢。 结语:只是可惜了端妃,和华妃一样,成为了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被自己的枕边人设计了。她再怎么把一副死局打成活局,也逃不过被自己所爱之人辜负的下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