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征中红军难道只是靠信仰么?红军长征的经济来源是什么?

 莫为天下先 2022-08-28 发布于湖南

众所周知,战争的基础是经济;尤其是到了热武器战争的时代之后,经济和政权的综合实力更是几乎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力量。但是,有这么一支部队,他们似乎不是这样的。那就是土地革命时期的红军。在我们以往的认知当中,红军能在十年内战中面对巨大的实力差距生存下来,似乎是完全凭借着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信仰,但是事实真的如此么?

图片

其实,红军其实是不穷的。

首先,在长征开始之前,我们是有存货的。

早在八七会议以后,毛主席就提出了“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所谓打土豪,具体分为四种方式:没收,派款,罚款,挖窖。没收很好理解,打倒地主以后,红军会没收地主的一切生活生产资料。派款主要针对商人和资本家,按占据资本多少对他们收取一种累加税的税款。罚款是对地主和资本家收取一定数目的款项,作为他们长期剥削农民的处罚。挖窖是红军攻入城镇之后,挖去跑路的地主和资本家存在在地窖里的资本。虽然仅仅依靠“劫富济贫”只能获取有限的资产,但是对于红军来说也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数目。

图片

所谓分田地,顾名思义就是打倒地主豪绅后将他们的田地分给农民。但是这项举动可不仅仅是造福于民,其根本目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以往收取农业税需要向地主收取,而地主往往会隐匿资产,私自占用佃农生产的剩余价值。分给农民土地以后,收取税目就不用经过地主这个“中间商”,而是直接向农民收取累加税,不但增加了苏区政府的财政收入,又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可谓一举两得。

图片

除此之外红军还在根据地大力发展商业。虽然在穷乡僻壤的革命根据地里小农经济依然根深蒂固,大多数地区都是自给自足,商业十分不发达。但是党和红军大力发展主观能动性,设立集市,鼓励农民把剩余的物资拿到集市去卖。同时,红军设立的税款远比国统区的层层重税轻得多,小商小贩也喜欢去红军的集市交易,这样,红军也获得了一笔收入。

图片

但是,真正在财政收入中占大头的,是一种制造武器所必须的金属——钨砂。中国占有世界钨砂百分之80的储量,而中国钨砂百分之70的储量在赣南,正是中央苏区的所在地。那么这些钨砂该卖给谁呢?当时两广地区有个家伙叫陈济棠,是个名义上归顺蒋介石政府的军阀,拥兵自重。这家伙眼光很长远,既然你蒋介石说“攘外必先安内”,说通俗点就是解决红军之后就来对付我们这些军阀。那么我就来个“养寇自重”。他和用物资来交换苏区出产的钨砂,又把这些钨砂卖给纳粹德国,条件便是德国帮助两广地区发展工业,修建港口和铁路。这钨砂交易,就占据了苏区政府百分之70的收入。

图片

当然,蒋介石也不会被蒙在鼓里,既然你能和陈济棠交易,那我就能封你的路。在围剿的时候大肆封锁苏区政府和外界的物资交流,从而困死红军。但是苏区周围的城市偷摸着从苏区购买的大部分是粮食,而这些城市缺少的就是粮食。断绝红军和周边城市的物资交流,非但断绝的红军的物资来源,而且还断绝了周边城市的粮食命脉。蒋介石此举可谓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苏区周围的城市很快就陷入了饥荒。对此,小编不得不称赞一声“总座高见”。

图片

长征开始后,革命根据地建设时期的“存货”无疑帮助红军度过了长征早期的艰难时光。

在长征中,红军获取的物资以粮食为主,而获取粮食的主要方式就是打土豪。当然,打土豪是个技术活。为此,红军专门成立了“没收委员会”。为了分辨哪家哪户为土豪,没收委员会派人和先锋部队一起行动,去每家每户寻访调查。如果判定是土豪,就在他家墙上写上几个大字“此户为土豪”。从而方便后续部队行动。

图片

后续部队也有自己分辨土豪的方法。如果看到有高墙大院的人家,那可能就是土豪。但是不能鲁莽进门,如果误伤了家道中落的破落户就违反了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初衷了。还要判断狗叫的凶不凶,没收委员会认为因为要欺压农民,土豪家的狗大概率是叫的凶的,如果叫的不凶,那可能是破落户家里养的宠物狗。进门之后,还有两步判断步骤。先去看这户人家养的牲畜,如果牲畜多,那就是土豪无疑了。再看灶台,因为大户人家要吃肉用油的缘故,灶台上大概是有很多油渍的,如果有油渍,那也可以判断是土豪。

值得一提的是,红军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忘记关照群众,打土豪时,还会召集群众一起进土豪的门,拿回土豪家里本该属于自己的东西。还组织批斗会,召集群众批斗土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