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3年4月,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从瑞金叶坪村搬迁到瑞金城西

 lixj1028 2022-08-28 发布于天津
1933年4月,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从瑞金叶坪村搬迁到瑞金城西的沙洲坝村。毛泽东和何叔衡、徐特立、谢觉哉一起住在沙洲坝村的元太屋。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机关也在这里办公。

这年初秋一天傍晚,苏维埃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正坐在元太屋前的大樟树下,和村里的杨大伯聊天。只见一位老表挑着一担浑浊的水从身边经过,毛泽东热情地问挑水的老表:“这么脏的水,做什么用呀?”

“吃呗。”老表答道。

毛泽东往水桶里一看,浊水中竟有小虫在蠕动,忙关切地问:“没有更干净一点的水么?”

这时,杨大伯接口道:“唉,毛主席,不瞒你说,我们沙洲坝就是缺水呀!我们这里的俗话说:'沙洲坝,无水洗手帕。有女不嫁沙洲坝,家无夜粮饿死鼠,天旱干死老蛤蟆。’全村人吃、浇地、洗衣、洗菜,全靠那口池塘的水。”

担水的老表放下水桶,指着远处的山坡补充道:“那边山坡脚下有一股泉水,可是路远水少,半天才能挑上两担。自从中央政府机关搬来后,村子里一下多了那么多人,吃水就更困难了。”

毛泽东一看,远处山脚下果然有许多人在等水。他焦虑地对杨大伯说:“看来,这吃水的困难,得想办法赶快解决啊!”

第二天,毛泽东找来苏维埃国家医院院长傅连暲和中央政府总务厅长赵宝成,一起来到老表挑水吃的池塘边考察。只见池塘干涸,只剩下半塘水。红军战士和群众在挑水,一老者牵牛在塘边饮水。

傅连暲忧心忡忡:“这塘水太脏,不能再饮用了。”

毛泽东问傅连暲:“傅院长,我们在附近选个地方打一口水井,你看行吗?”

傅连暲点头:“这是个好办法。”

红军要在村中打井的事,当天下午就在村民中传开了。谁知村民们不但不高兴,反而忧心忡忡。一位白胡子老人竟然找到毛泽东,央求红军别打井。毛泽东不解地问:“老人家,这是怎么回事啊?”

白胡子老汉道:“祖上有传,我们沙洲坝是条旱龙,打井会破坏龙脉的。我们村的人命里注定喝塘水,习惯了。”

毛泽东大笑起来:“老人家,什么旱龙不旱龙,那都是迷信,旧思想。打井不会破坏龙脉的,没关系。如果真的破坏了,龙王爷怪罪下来,叫它先找我毛泽东好了,是我叫打的井嘛!”

老汉双手作揖:“那我们沙洲坝全村人就托你的福,托红军和共产党的福了!”

第二天早饭后,毛泽东领着警卫员吴吉清、陈昌奉等人来到田野边。他选定地方后,挥起锄头挖了起来。前来参加挖井的红军战士一下子来了十几人。他们边干边谈,大伙儿干得热火朝天,井越挖越深,不到半天工夫,井底便渗出了清水。

“啊,出水啦!”人们欢呼起来。大家又从附近捡来一大堆石块,仔细地沿着井壁圈砌起来。不到天黑,水井便挖成功了。村里的老老少少,纷纷来到井边观看,眉开眼笑地称赞毛主席为村里办了件大好事。

后来,人们都称这口井为“红井”。只是村里人口多,光这一口井还满足不了需要。不久以后,中央政府警卫连又在村口另外打了一口井,人们称之为“红军井” 。#怀念领袖毛主席##怀念伟人毛泽东主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