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转农村说说农事

 昵称62453683 2022-08-28 发布于江西

作者:张彬


农民靠天吃饭,这是事实。今年上半年老天还是很照顾农民的,风调雨顺,水果、作物满满的丰收,确是件好事。

利用休息时间,去乡下转了转,也到了些村民家中坐坐。而今农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村居环境、道路、绿化、公益等方面也有了很大变化,村庄美了。城里有的乡下一样也不缺少,除了少去了城市的喧嚣,还可以享受更多自然的给予。

村民对于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向往新生活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追求美的、时尚的东西也越来越城市化。每当夜幕降临,村里的广场舞一样跳得如火如荼,别看白天干农活,晚上跳舞的水平不会比城里差。个个有模有样的,基本上从不间断。

村民不用出门购物,大车小车的送上门来。网购也成了村民与外面世界接触的一个窗口,从日常消费品,到个人用品,到农具、农资,快递车也常在大村小村间穿梭。

城里人常担心这个菜打了药,那个菜是什么转基因,或是用了什么催生的。在农村,自个地里种点季节性的蔬菜,施点农家肥,不怕城里人成天担心的这个那个,吃着安心。倘若子女在城里生活,农村的父母就会经常背一包的自产蔬菜去,为的是不让子女、孙子女吃他们说惯了的有害蔬菜。只要条件允许,他们就全力保障,那怕再辛苦也决不让这个毒中到自个后代身上。

闲话了这么些,与村民聊,丰收村民却高兴不起来。这是何故呢?早稻已全部收割完,该卖的也差不多卖完了。早稻还没开始割前,村民心里甚是兴奋,今年天做得好,稻子长势喜人,丰收一定能卖个好价钱。兴奋归兴奋,有了兴奋人都精神爽。

等到路上布满收割机的时候,那些稻谷收购商的车也随着收割大军一路同行。那边割完,打上包,收购商就直接收购,真的好方便。以前我们在农村的时候,割一次稻子那是相当辛苦、相当麻烦的事。打谷用的禾斛,一百多斤重,人工扛。手工割稻子,还得把禾斛在田里拖走,拿起禾把在禾斛里面用力打,割完了就用箩筐担回家。老人、小孩就负责在家晒稻子。再等到晒干了,再挑去卖。种点稻谷真的不容易。现在确实方便,农村劳力得到大大的解放,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去外出务工,增加收入。

看天吃饭,要天好。那知,什么都好的时候,还得看人脸。这又怎么说呢。在下乡转转坐坐,聊天的时候,村民们有些叹息。他们说,今年粮食丰收了,可稻谷的价钱比去年少去了四分之一多。村民说还不如不种,要么就种点自己吃的算了,种多了价不高,种田的成本又高,还要花劳力去管理。再说现在的生活又不是过不下去,随便到那找点事做,也比这样种田合算。好些村民说,如果晚稻再这样,下一年就只种一季。

村民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做这种亏本又不讨好的事,谁愿意做。市场上买米很方便,何必这样浪费人工。把这些人工去做别的事,赚到的比种这些粮食比多的钱,可以买这些种出来的好几倍。当然,村民的眼光他是跟自己比,不会看着整个社会需求。没有好价钱,谁也不会做这种亏本的事,况且没有人给他们这个亏本买单。粮食安全、粮食生产其实是关乎大计的事。农产品的生产与工业生产完全不同,靠天吃饭占绝对份量。年份好,收成好。年份差,收成差,市场价或许会高些。可等到年份差价高的时候,农民还得留好自己需要,弄不好还不够自己用。

村民种植的积极性,来自有效的激励和一定的支撑。这么多的人要吃饭,要吃安全有保障的饭,还得农民去种植更多更优质的粮食。虽然机械越来越普遍,技术越来越精,但很多时候,还需要人。村民对种植的热情一定不能消退,还要上扬。现在不是很多职业提出让什么什么职业成为人们羡慕的职业,其实也要把农民这个大群体调动起来,让种田的也成为社会尊重的人,别老是低眼看他们。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他们生产的初级产品给了我们生存保障,我们更应把他们放在更受人尊敬的位置,让他们种植出更多更好的农产品。

传统的农村,还有许多纯手工制作,那是很多工业都无法生产,即便能够生产的,也制作不出那种原生态的味来。把这些制作传承下去,丰富下去,也是一种无尽的财富。

有事没事去看看农村,净化下我们的心灵,还能找到些许纯真的感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