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覃道亮:运用实物教具培养学生数学形象思维能力的思考

 昵称15221501 2022-08-28 发布于湖北

知网:《中小学教育》2282期 

运用实物教具培养学生数学形象思维能力的思考 

湖北省巴东县金果坪乡乐群小学   覃道亮    邮编:444300

     摘要: 数学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高质量的数学教育活动不仅要重视对数学理论性知识的讲解与分析,同时也要关注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发学生的深刻思考,让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成长与进步。形象思维主要指学生通过图形建立起来的思维模式,在开展数学教学工作时,教师可以借助图形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分析,让学生能够通过直观的观察,不断强化形象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形象思维   能力培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发展数学形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时期,在推动小学数学学科深入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为数学实现思维的培养提供保障。现阶段教师在对数学知识点进行分析时,主要强调理论性的内容,并且将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作为唯一教学目标,而没有充分意识到形象思维培养对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导致数学教学的实施效果受到较大影响,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当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以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为目标,对小学数学教学形式作出有效调整和优化,让学生的整体思维品质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一、拓展知识范围,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育模式是将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记忆解题的思路,却没有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这也就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部分题目的解题思路,但是却只能将这些解题思路生搬硬套到固定的题目当中。如果在考试过程中遇到套路以外的题目,学生就会出现不会解题的现象,不能灵活的运用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也是因为学生的思维不够灵活,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消极态度,不利于学生学习的进步。

      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设计中加入思维训练的环节,拓展学生的思维训练,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数学问题回答的方法,掌握每一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于数学产生的抵触心理,增加学生的好奇心理,通过学生的好奇心加深学生对于问题的探究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的时候将形象思维训练与课本知识学习完美的融合起来,在教会学生课本知识之外,也要培养学生运用形象思维能力学习数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课本知识来解决生活实际中遇见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

      二、在教学过程中建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小学数学是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课本知识存在一定的逻辑性,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小学生本身年纪较小,在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的时候理解能力差,会出现难以理解的现象,这就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要想减轻学生学生数学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解决生活中遇见的问题来学习课本上的数学知识,使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习数学。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建设适合学生学习的情境,加强数学理论与日常生活的练习,同时也可以将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起来并且加以运用,这样将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日常生活都存在的事例结合起来学习,不仅可以简化学习过程,也可以将复杂的数学知识直接了当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单化,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三、利用各种数学教学工具,进行直观的演示,启发学生思维

     目前小学低年级学习数学对于教材的依赖性比较强,教师在备课、上课的环节中也以教材的内容为核心开展活动。但是教材的文字、图片呈现的方式比较单一,学生看课本时有一定的抗拒心理,认为数学课本的内容很无聊。所以,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工具,以更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课本中的内容。

      例如,在学习正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带一些图形的实物工具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突出每一种图形的特点,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学会识别不同的图形。教师用木棒摆放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学生上台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通过木棒的长短比较,学生会发现,原来正方形的四根木棒的长度都是一致的,长方形的木棒有两组木棒长短是一致的。由此,学生就从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了解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的方式,通过生活中的图形图片,考察学生对于其图形构成是否已经掌握,展示一张三明治的图片,询问学生是什么图形,让学生在电子白板上圈画出一个三角形,学生对生活中运用的数学图形的理解也变得更加深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也逐渐构建。

     四、设计动手操作环节,加强学生的理解力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给予学生自主操作实践的机会,培育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以及数学应用能力,而不是照本宣科地告诉学生数学知识点。教师可以依据目标设置学习的任务,控制课堂的时间和进度,避免学生在动手环节中过于兴奋,无法集中注意力听讲。

     例如,在学习认识20以内的数字时,需要学生结合2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数学运算。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摆木棒的游戏活动,当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数字时,则要摆放一定数量的木棒,比如在学习“9”这个数字的时候,在桌子上摆放9根木棒,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拆分木棒,分成两组,“9”由哪两个数字相加就摆放对应的木棒数量,例如“8”“1”“2”“7”,在摆放木棒的过程中学生既认识了数字,也学习了加减运算的方法。又如,在学习时间单位的时候,很多同学不知道怎么准确地读出钟表的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钟表盘,在课堂上根据一定的时刻画出时针、分针,训练时间久了,学生对于钟表的时刻也能够较好地掌握。设计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教学手段上的创新,这个过程需要学生主动配合和积极参与,在游戏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应用的记忆和理解。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必须把握好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小学生数学学习基础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刻分析,利用教具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会解决数学问题,并且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形象思维能力。培育学生的形象思维对于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教师应该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且运用动手实践、趣味学习等方式建立学生的数学形象认知,夯实其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健敏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4)60-60
        [2]
赵平.形象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J].新智慧,2020(17):6+14.
        [3]
陈福.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