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之间有纯粹的友谊吗?我想是有的,但并不多见。更多是一人深爱着另一人,以朋友的姿态出现,或者两人彼此都有好感,但荷尔蒙的系数不够,尚未产生占有欲。 当然还有一种纯属好基友,二人之间无性吸引力,一起吃吃玩玩闹闹,就是一对“小伙伴”。 纪梵希和赫本,属于第一种和第二种的结合。有人说纪梵希是同性恋,因此他不“爱”赫本。我并不同意,因为仅仅是“同性”之间,纪梵希对赫本的付出与守候,也是超越常人的,那不只是“友情”。 ![]() 她情伤、孤独、失意,高光、荣耀、去世……近四十年人生中无数的关键时刻,都离不开纪梵希。 ![]() 1952年,纪梵希建立了自己的'纪梵希工作室'(the House of Givenchy),以其潇洒精致的风格走红巴黎。与此同时,将自己的第一个系列命名为Bettina Graziani——法国的超级名模。简洁的蝉翼纱上衣配棉质百褶裙,清新明朗。 就在纪梵希以自己的品牌展露头角的这一阶段,他遇上了好莱坞女星奥黛丽赫本。那是1953年,纪梵希26岁,奥黛丽赫本24岁。 赫本刚刚因为《罗马假日》夺取奥斯卡金像奖,她的下一部电影是《龙凤配》,被剧组安排找纪梵希设计服装。 两人的初次见面无比尴尬。作为设计师的纪梵希根本没看上身材瘦削的赫本,他以为来找自己设计服装的是另一位风情性感的女明星凯瑟琳·赫本。 但灵巧的赫本显然不肯放弃这一机会。她跑去翻纪梵希的旧衣柜,找出他过往设计的款式,把适合自己的穿上身。没想到,过往被许多艳丽明星弃之不顾的优雅气质款,穿在赫本身上,仿佛天造地设一般。 纪梵希瞬间懂得,眼前这位,才是他设计灵感的最好表达,是他的艺术缪斯。 于是,有了二人在电影《龙凤配》中合作的经典造型。 有了《蒂芙尼早餐》中经典的小黑裙造型。 此后,纪梵希承包了赫本装的40年。无论任何时候她需要,只要张口,纪梵希总能满足需求。 从1953年延续到90年代,奥黛莉·赫本式晚礼服一直是纪梵希服饰的象征与标志。 可这不仅仅是商业上的合作,更是一种彼此的欣赏与深切的懂得。 于是最感人的几个片段出场了。 1954年9月,赫本和梅尔·费勒准备结婚。为了让赫本穿着心仪的婚纱结婚,纪梵希主动提出,要为她定制一套独一无二的一套。 ![]() ![]() ![]() 含两款“心无禁忌”香水 纪梵希限量礼盒 限时抢购 可这是爱情吗?如果拿世俗的眼光看来,这肯定不是“爱情”。 赫本单身的时候,纪梵希没有说过“我爱你”,赫本离婚的时候,纪梵希依旧没有说过“我爱你”。 甚至赫本年华老去的时候,他依然没有说“我爱你”。 他只是用自己的一双手,一支笔,一颗心永远追随奥黛丽赫本。为她设计最符合她的服装,用自己的香水、肩膀和陪同的脚步一生相随。 两人不是爱人,又胜似爱人地从青年走到中年,又步入老年。 他们一起旅行,手拉手在街边散步。 甚至到了晚年,两个人也会相约一起漫步夕阳下,看起来就像是最温柔熨帖的一种“人生伴侣”。 赫本去世前最后一年,奄奄一息躺在病床上……她想去瑞士看雪。家人都极力反对,认为这是一场未知的冒险。 只有纪梵希,马上找来私人飞机,并在飞机上铺满赫本喜欢的鲜花,全部安排妥当后,他邀请赫本去瑞士看雪。 她问纪梵希:为何你总能成全我? 纪梵希温柔地回到:因为我不想你有任何遗憾。 这或许不是爱情,而是爱,是人类之间稀有的“真爱”,只有付出,不求回报,永远慰藉,不必占有。 喜欢是放肆,而爱是礼遇。 1993年1月20日,赫本因病去世。葬礼上,纪梵希亲自为她抬棺,和她的两任前夫及儿子一起。 高大的纪梵希走在最前面,白发低垂,神情悲伤,小心翼翼。 赫本去世多年,89岁的纪梵希为纪念她写了一本书《给奥黛丽赫本:带着爱》。 人与人之间的爱很稀缺,常常带着“需求”和“占有”的面具出现,或许正是纪梵希的同性恋身份,给了奥黛丽赫本真正稀缺的人类之爱。 当你被一个人好好爱过,就不必为某些廉价的“乔装之爱”、“虚妄之爱”以及“内分泌之爱”感到遗憾。 心无禁忌,唯有所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