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雄|外婆在澎湖湾

 万卷作文 2022-08-28 发布于广东
外婆在澎湖湾
——纪念外婆诞辰九十周年小记
吉 雄

十月一日,五年前外婆入土为安的同一天,母亲深情写下了一首外婆诞辰九十周年的纪念诗歌,勾起我对外婆的无限思念。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外婆端庄、善良、坚强、隐忍、操持有方却偶从眼神中闪出一丝忧伤,一丝多年牵挂儿女、艰辛成事的淡淡忧伤——毕竟外婆在艰苦年代、天命之年,外公就因病早逝,而膝下两子五女生计未卜、家业未立,这在当时的穷苦农村,靠一己之力,将膝下诸多子女抚养成人、立业社会,这是一项多具挑战性的伟大工程啊!

可是,时运不济、家事多艰带来的这份淡淡忧伤,却从未在我们孙儿辈前流露。相反,她留给我们的是拥抱生活的慈爱,发自心底的褒奖,是“一个脚印是笑语一串”的金色记忆。

“澎湖湾”畅游

“晚风轻拂澎湖湾,白浪做沙滩;没有椰林缀斜阳,只是一片海蓝蓝……”潘安邦的台湾名曲勾起几代青年沐浴慈爱的美好回忆。也许每一个成长的内心,都有一个自己的“澎湖湾”。

我的“澎湖湾”在淮安市茭陵乡陈圩村,那是一片水系极为发达的鱼米之乡,河网交错,鱼虾盛产,水灾不断。显然,风景如画的外婆家一定是择水而居了。紧挨院子的西侧五十米,是一汪“大水”——当地人称之“窑汪”的大河塘!盛夏之际,这里垂柳依依,碧波荡漾,鱼翔水底,绿荷点缀,这可是全村的水源地,孩子们的天然浴场,远近闻名的渔场。

自然,每年暑假最快乐的事,就是扔下书包,飞奔长圩,投奔外婆家的“澎湖湾”——游泳、嬉戏、摸鱼、捉鸟……

“澎湖湾”嬉游充盈我的整个童年。至今回味有三大特点:首先,就是机动。瞅准机会,随时出动。因为“窑汪”既无安全员全天值守,又无统一水深,大人们经常吓唬河中央深不可测,还有大鱼迅游。这使得一家之主二舅严加规定:“每日只有傍晚,在大人带领下,才能小游一二这太不过瘾了!于是,常常是伙同大哥、小五哥、小四哥、春秋、学继等等,瞅准空子,冲向大河,扑腾一番。可是,每每出动,总是被外婆机警地及时觉察。她果断放下手中忙不完的家务,一溜烟小跑赶到河边,一边嘴上说“赶紧上岸”,一边扶着柳树探身喊道:“就在边上,可别到中央去!”于是,我们嬉皮笑脸,心领神会,肆意在水中嬉戏,真是好不快活。

第二,就是全裸。这是执行机动原则最有效的方案。客观上,当年可没有什么泳衣可穿,一天只配发一条短裤;更要紧的是,只有直接脱了才能保证快捷,而且过把瘾后穿上短裤,衣服未湿,查无对证,有利开脱。

第三,就是刺激了。“窑汪”当年为防范水土流失,在河边种植了茂密的垂柳,这倒成了孩子们绝佳的“跳台”。伙伴们争相如猢狲上树,然后纵身一跃,水浪四溅,顺势潜入水底,摸起河蚌,单手举着战利品炫耀泳技;更有水性高超的哥哥们“踩水”到河中央,摘得菱角、莲子,个中美味,更是美不胜言。

就这样,一阵嬉闹后,我们被撵回岸上。晌午时分,我们故伎重演,外婆又不厌其烦地跑到河边,一直盯着我们游完上岸。

下午,我们又溜着下水了,外婆这个“义务安全员”索性一边看着我们,一边剥起刚从地里劈下的玉米棒子,并高声喊道:“回家烤玉米了!”这一声呼喊,我们竟一个个满身带水争着上岸,因为大家知道“炉膛烤玉米”,那可是绝佳的下午茶! 

姑奶家探亲

外公早逝,一大家内务外勤的重任压在外婆肩上。我虽先后在乡镇、城市生活,但因为农村探亲的缘故,对苏北农村的人情世故也略有耳闻。多少受孔孟之乡的地缘熏陶,苏北的“为人”、“出礼”相对周整,这一方面是社会交往的重要阵地,同时也是考验主人“人员”、“情商”的重要场所。

外婆十分注重维系陈姓亲眷的关系,与外公同父异母的子龙爷爷、外嫁的两个姑姑,都保持非常好的感情联络。那是一年开春,春节刚过,乍暖还寒,没有暖气的眷顾,人一出门就直打颤颤。一天,外婆眉飞色舞地说:“二姑奶家添丁了,这么大的喜事,我要去喝满月酒!”不谙世事的我,搞不太懂满月酒的礼节,反正“走亲戚”,便嚷着要一起去。外婆居然同意了。可随后听说姑奶家远在大胡村,交通方式只有一个,就是地蹦!一言既出,我咬牙跟着出发了。

堆上寒风嗖嗖(“堆”,江苏对“河堤”的特有称呼),路上几近无人。外婆兴致勃勃,一手挽着沉甸甸的鸡蛋、馓子礼篮,一手拉着身着走形大棉袄的我。刚出发时,腿脚哆嗦,一阵打颤。过了不久,一直赶路,我开始冒汗了。于是敞开棉袄,大腹便便,慢慢地脸上渗出汗珠。我有点跟不上了,而外婆依然是步伐矫健,一直在提醒:“孙儿要快点走!”慢慢的,我和外婆渐渐拉开了距离,但仍在她视线的“监控”范围内。

“热”马上带来新问题,就是“渴”!大冬天的,地蹦走亲戚,哪来的水喝?我四处打量,灵机一动,看堆下河面的冰,岂不是爽口的“冰棍”?可如何才能吃到嘴呢?我快速盘算着,首先得与外婆拉开距离,这样才有“作案”时间,其次动作要准,切忌掉进河里。

于是,我故意拖慢脚步,找准机会,甩下棉袄,奔下河堤,探脚河边去试着掰动“冰棍”,好家伙,坚硬得很!我尝试用棉鞋跺,结果跺下的“冰棍”飞快漂走了。一筹莫展之际,突然听到外婆急切地大喊:“二平,你在哪儿?”原来,外婆突然发现跟在屁股后面的小人失踪了,她慌着放下篮子,一路回追过来。此刻,我心里一阵吃紧:“冰棍还没搞到嘴呢?”于是,我鼓起勇气,狠力一剁,这可不打紧,新棉鞋一半透水了,我顾不了许多,猛地抓到一片剔透的“冰棍”。事不宜迟,我索性半躺在河边,咔嚓咔嚓地大快朵颐起来,那甘澈溪流天然制成的“冰棍”,真是人间美味啊!

此刻,外婆已经驾到,看到我馋嘴的这一幕,真是哭笑不得。她有点心疼地说:“乖乖想吃块冰跟我说啊,这样多危险,还把棉鞋搞湿了!”出乎意料的是,外婆竟然同意我尝尝鲜,自然,婆孙俩接下的路程就增加了友好互动话题。

终于,落日时分,炊烟袅袅,小小村落,我拖着疲倦的双腿到达了二姑奶家。可外婆经过如此漫长的跋涉,竟一点都不感到疲倦,又是忙里忙外,与姑奶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尽的衷肠。我居然品尝到外婆捎给孕妇的美味鸡蛋羹,但过不了不久,就迷糊着睡着了,而外婆还忙着烤干我白天的湿棉鞋。

大约是半夜,朦朦胧胧中我感觉是非常晚了,姑奶点着油灯,外婆端着热汤,轻声叫道:“二平,起来吃'节飨’了!”我睡意朦胧,看到油灯映照下外婆端庄、优雅的微笑,闻到扑鼻而来的香气,顿时一骨碌坐起来,享用起这宵夜的美味。

要知道,在那个物资紧张的年代,这碗煮着鸡蛋和馓子的佳肴是只有孕妇才享有的待遇。我狼吞虎咽,在煦暖的油灯下享受美味,旁边外婆亲声说;“看看,看看,来二姑奶家走亲戚多好啊!

城里的豆腐脑

大舅家在城里,努力打拼较早住上公寓房,窗明几净,干净整洁,孩子们都感觉很高档。可是,我到大舅家做客,一直藏着一个小秘密,这个秘密外婆是心领神会的。

记得大淼出生不久,外婆赶来照料,我和母亲前来探望。母亲和舅妈谈笑风生,而我却一直不离开院子,不时向门外张望,似乎在等待什么。终于,门外传来银铃般的撞击声,这声响极富韵律,由远及近,伴随清脆的吆喝声:“卖鲜嫩豆花嘞,五分一碗,满口留香。”我有点躁动了,拽了拽母亲的衣角,又不好意思开口。母亲忙着交流与干活,一时未领会意思。

眼看吆喝声渐行渐远,我跑去洗衣房找外婆,看着外婆身穿围裙,正忙着盥洗一大盆衣物,我失望地向门外指了指。外婆定神一看,会心地笑了,她迅速放下手中衣物,掏了掏藏于腰间的方巾“钱包”,然后快步赶往厨房,取了只碗,夺门而出。我也跟着出了门,但是城里的胡同真是错综复杂,很快外婆不见踪影了,我只好悻悻返回。过了好一阵子,外婆一手端着冒着热气的碗,一手擦拭额头上的汗珠,跨进院子,沾沾自喜的说:“来来来,就是要让孙儿吃上豆腐脑!

多亏外婆的追赶,我品尝到美味的豆腐脑。要知道,这一淮安名吃,豆体清香鲜嫩,佐以咸菜、香菜、虾皮,点上麻油、香醋,伴随那银铃般的吆喝声,常年行走于淮扬菜发源地著称的市井胡同,那可是乡村儿童对城市的美好印记。

在一生的绝大多数时光,外婆不知疲倦,勤劳耕作,忙碌着哺育儿女,提携兄弟,照看子孙,接济邻里……总想着给人方便,给人欢喜,给人鼓励,给人满足,连孙儿的一碗豆腐脑都想着尽力达成。这种发自内心的母仪善良,不屈于命运的达观态度,让全家走出了外公早逝的悲困,战胜了经济困顿、子女养育的艰辛,养成了姊妹帮扶、共度难关的可贵家风,结出了儿孙满堂、家和业兴的喜人硕果。

后来,外婆年事渐高,记性慢慢差了,干活也没以前麻利了。在盛邀之下,她多在大舅家、在我家、在二姨家轮流小住,但她最眷恋的,还是伴随她走过苦难岁月、属于自己的那一片“澎湖湾”。再后来,外婆的记性更差了,甚至差得连宝贝孙儿也不记得了。但她依然清楚表达:“我要回陈圩,陈圩是我家!

如今,外婆离我们而去,她带着慈爱,踩着薄暮,走向余辉,抵达自己暖暖的“澎湖湾”。

在那里,依然是寥寥炊烟,小小村落;

在那里,依然是碧波荡漾,跳跃嬉闹;

在那里,依然是打麦扬场,欢声笑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